2021-04-01 11:5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安 宁

 

风雨东塘忆吴适

安 宁

吴适与吴氏宗祠.jpg

前脚刚踏进连江县东湖镇东塘的“吴适纪念馆”,接踵而至的是噼里啪啦的一场春雨,大珠小珠同时而下,演绎出一首澎湃激越的乐章。

东塘是一个远离尘嚣的宁静乡村。村中的吴氏宗祠建于明代,有门楼、天井、回廊、前厅、后堂,厢房等,古色古香。前厅大柱上录吴适诗句对联:“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日亦虚心。”后堂柱联为:“军府磨盾志士佐先驱,广州起义功勋复中华。”这座宗祠是连江光复会会址之一,2001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吴适纪念馆”设在宗祠内。不远处有一座破旧的农舍是吴适的老家。

春雨打在祠堂屋顶青瓦上,滴嗒作响;天井四周屋檐的滴水如注,落地有声。这雨声,这滴水,仿佛穿越百年时空,让人走进晚清末年……

那是一个秋天的早上,有位母亲挑起豆腐筐子,小姑挎上豆腐篮子,出门去卖豆腐,以维持一家生计。小男孩戴上斗笠要跟母亲一起去,却被拦了下来:“孩子,你还是在家看书吧。”看着两位长辈不辞劳苦,风雨无阻地忙碌,小孩眼泪夺眶而出。他擦干眼泪坐到灶前,一边帮助烧豆浆,一边借着灶火看书……这位小男孩就是吴适。

过些年,勤奋好学的吴适弱冠中举,受县咨议局聘为文牍。由于憎恶官场黑暗,不久即愤然离职,外出沿海渔村当一名教师。

为了反清救国,吴适与刘通、林觉民等志士一起加入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之后,受委派返回连江发展会员,来到透堡镇棋盘堂。当时,这里聚集着一批“广复会”热血青年才俊,吴适的胆略与学识,赢得“广复会”会员赏识;他宣传的革命道理,得到一致赞同,被尊称为“大哥”。在他的领导下,“广复会”改为“光复会”,成为福建同盟会一个下属组织。

吴适带领的一支25名连江“敢死队”(有一名敢死队员已先行出发),肩负“推翻清政权,建立共和国”的历史使命,从透堡镇出发,翻过长龙岭与蓝田岭,跋涉六七十里,然后匆忙地在琯头码头登上了开往马尾的汽船,开赴广州参加孙中山领导的第十次武装起义。想不到的是,刚要上船,遇上了骤雨。船舱外,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吴适心想:“难道这场突如其来的风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广州起义吗?不,不管前途如何,我与连江光复会‘敢死队’队员的心意已决,义无反顾。”这一天,是1911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汽船在骤雨风浪中颠簸前进……

1911年三月二十九日下午五时许,广州起义爆发了。由吴适率领的26个连江“敢死队”队员在起义前及时赶到,广州起义总指挥黄兴称他们为“及时雨”,并立即编入由他直接指挥的“选锋队”,攻打总督府。此时,吴适用刀子割去身上长衫的前后襟,变长衫为短衣,手臂缚上白毛巾作为“选锋队”队员标志,拿起枪进入临战状态。在这场枪林弹雨腥风血雨中,连江“敢死队”队员一个个如下山猛虎,冲锋在前,浴血奋战,英勇杀敌。他们表现出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奋斗的团队精神。

然而,广州起义失败了。连江“敢死队”牺牲了10名队员,埋葬在广州黄花岗。吴适被捕入狱,编为第一号囚犯,被判“绞监候罪,秋后执行”。后来,武昌起义成功,广州光复,吴适释放,成了“生还义士第一人”。孙中山先生回忆起那场惊心动魄的广州起义时不由称赞:粤之花县,闽之连江,为辛亥革命,舍生取义,做出了巨大贡献。

吴适获释后继续投身革命。但是,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为此,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进行二次革命,吴适在福州通电全国响应,又一次举起了义旗。那是1916年4月一天,连江境内的云居山笼罩在雨雾中。100多位同盟会会员,在吴适的带领下集会誓师,声讨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复辟帝制的罪行。随后,这支“护国军”转战连江、罗源、古田、闽清等县。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失败与生还的锤炼,吴适由文弱的书生,成长为指挥作战的将军,先被委任为大游击司令,后又被孙中山委任为北伐军大本营十一路军司令。

吴适在南征北战革命征程中,时刻没有忘记葬身异地的弟兄们,1921年4月27日,他来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前祭奠九泉下的英烈们。相传,那天下着霏霏春雨,吴适久久伫立在烈士墓前,心里充满内疚。想到和自己一起出征的弟兄倒在敌人枪弹下,倒在敌人的屠刀下,自己却侥幸存活下来。他口里喃喃絮语,说:“你们叫我大哥,可是大哥没有保护好你们。你们为革命奋斗,为国捐躯,死得光荣,死得其所……”此时,吴适的脸上流的是泪水还是雨水已经分不清了。离开墓园后,吴适写了一首三阕长诗:“男儿赴死浑闲事,最是艰难后死任。敢问年来凭吊者,颂扬歌哭是何心?生髭偏欲吹毛索,死骨还同金鼎看。我笑人心太阴险,墓中应有鬼长叹!十年民国九亡命,心事惶惶狗丧家。汝已千秋吾不吊,前途几欲吊中华。”

吴适的人生,如同一部长篇巨著;他的岁月,如同一首悠长小夜曲;他的革命生涯,如同眼前的春雨下个不停。直到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与世长辞后,他才急流勇退。之后,他拒不接受蒋介石签署的“闽海十县自治军司令”的委任状,他坚守民族气节绝不投靠日寇当汉奸,更没有跟随蒋介石流亡台湾,而是蛰居福州乌石山下,以卖画为生,坚贞自守。

一天,吴适避开哓哓人寰,独自来到永泰方广岩,寻找寂静,领略物我两忘的畅快境界,也就是亲近山野,寄情山水。出其不意,一阵山风呼啸而过,一阵山雨滂沱而至。他连忙避入天然洞穴,置身寺院之中,眼观风云变幻。瞬间,风声雨声山洪喧腾声在山谷里轰鸣,如千军万马奔腾。原先寂寞的山野,竟然惊艳出原始生命的悸动与壮观。原始,野性,自然,神秘,既给听觉又给视觉以强烈冲击。面对着瞬息万变的世界,吴适顿悟:对于自然界来说,只要存在,便是一种美丽。于是,他静静地沉稳地舒缓地走向案桌,展开一张宣纸……1954年,他的写生画《方广岩》被选送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美展。可以说,这幅山水写生画是蘸着那场山雨画成的。解放后,吴适出任第一届省政协委员、省文史馆馆员、福建国画协会名誉会长。1958年病故,享年81岁。

纵观历史,吴适从书生回归到了文人,从东塘走出,又“回”到了故乡,他的人生轨迹好像画了一个头尾相接的圆圈。难道是春雨送他归,又一个自然轮回?不得而知。百年辛亥,春雨机缘,好一个东塘风雨天,值得我们细细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