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9 17:0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李正洪



泰宁古城之涅槃

——记泰宁古城历史与保护开发

 

李正洪

微信图片_20020101034930.jpg

       泰宁,一个很特殊的地名。

查《辞海》“泰”字条,其意思主要可归结为两方面,一是骄恣过甚;一是平安通达。如此落差巨大的两重解释,体现在一个单字上,在汉语中比较罕见。由此演变成《易经》中的“泰”卦,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因为《易经》讲循环,为“否极泰来”。“否”亦是“泰”“泰”亦可为“否”,颇具辩证意味。《辞海》:“宁”字条则比较单纯,主要的意思就是康健、安宁。因此将两字归总可以发现,无论是骄恣过甚还是平安通达,其最终指向或最终愿望都是康健和安宁。如此,深受《易经》思想影响的孔子,其阙里府号,就为“泰宁”。

但泰宁在得到这个县名之前,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蛮荒之地。因此,“泰宁”前面的县名,为“归化”,即蛮荒之地归为教化之邦的意思。针对这一叫法,若按整体的福建历史而言,还是有点冤。《周礼·职方氏》云“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闽是蛮荒的代名词。所以通过读史可以发现,西汉之前,现在版图上的福建,其历史还相当模糊,几近无考。南宋梁克家《三山志》云“初,夏少康封庶子于会稽,二十世至勾践,又六世,无疆为楚所灭,子孙播越海上。七世至无诸、摇,姓驺氏。秦始皇二十六年既并天下,置三十六郡。乃使尉屠睢平百越,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至此,福建这个地方才有正式的行政机构设立,它叫“闽中郡”,郡长叫无诸,为原越国国君勾践后裔。接着,“诸侯伐秦,无诸、摇帅闽中兵从番君灭秦。项羽主命,弗王。以故,佐汉伐楚。高帝五年,封无诸为闽越王,王故地,都冶”。于是,闽越国出现,君王为无诸。也就在这个时候,泰宁的历史发展与整个的福建历史发展保持了一致。这也为泰宁古城悠久的人文历史,奠定了基础。

明朝弘治版《八闽通志·古迹》云:闽越王无诸曾建行宫于泰宁,“乐野宫……在县西隅,今为民居。高平苑在县南,昔越王无诸校猎之所”。又据清朝康熙版《泰宁县志·稽古志》载:“高平苑,汉闽越王无诸校猎之所,在水南状元坊。又名乐野宫”。两处记载虽有不同,却足以证明闽越王无诸行宫在古泰宁的真实存在。其位置大约在今泰宁县城水南一带,至宋朝,遗址犹存,南宋泰宁籍状元邹应龙的儿子邹恕曾为之赋诗一首 :“闽越遗宫蔓青草,萧萧哀柳满孤城。吟余独向荒台望,落日江山万古情。《八闽通志·丘墓》载:“越王冢在(泰宁)县西五里。高逾十丈,相传人触之则有风雨之异”。这个“越王,被普遍认为是闽越王无诸,清朝元和县人施仁济赋诗云“遗窆传疑土一抔,霸图回首冶城秋。入关功在封何晚,横海军来战已收。落日荒原谁下马,丛芜古道自眠牛。耕童荛竖休轻触,风雨能添过客愁。如此可印证,至西汉初年,古泰宁随着闽越国兴起,其人文亦趋开化。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 110 年),“以其(闽越人)阻悍,数反复,改封居股东成侯,迁其民江淮间,遂虚其地”。福建历史几乎陷入沉寂。东汉建安元年(196 年)立建安县(今建瓯县),泰宁为其校乡。校乡这个名称的来历,主要是指西汉闽越王曾在此射猎。三国吴永安三年(260 年),建安上升为郡,辖十县,其中的绥安县就包括现在的泰宁、建宁、宁化等地,县治在建宁。之后,绥安县几经废立,于东晋义熙元年(405 年)更名为绥城县,辖境不变。隋唐时期,绥城县又几经废立。唐太宗贞观三年(629 年),经裁撤后改设为金泉场。《新唐书·志第三十一·地理五》“金泉有金,又有银、有铁”,周边地区,只有泰宁产金银,金泉得名于此,所以当时的场治就设在泰宁。《宋史·志第四十二·地理五》“(泰宁)有累磜金场、江源银场”,此金矿一直开采到宋太宗至道元年(995 年)三月才废弃,旧址在今大田乡垒磜村。所以在隋唐时期,开采金矿或在金溪淘金应该是泰宁走向繁荣的重要因素。唐高宗乾封二年(667 年),今宁化县从金泉场析出另置。唐武后垂拱四年(688 年),金泉场改名为金城场,场治依然在泰宁。唐肃宗乾元二年(759 年),金城场分为黄连(今建宁县)、归化(今泰宁县)二镇,直属建州(州治在今建瓯)。如此,古泰宁完成了一场乾坤大挪移似的地名转换。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作为闽西北的一处城镇而存在。就地理位置而言,泰宁地处闽赣交界,是福建进入江西抑或江西进入福建的重要孔道,其人员往来频密,加之泰宁产金银,为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员入住提供了条件,所以隋唐时期的泰宁,在福建辖区内的作用显而易见。这也为唐末五代时,古泰宁崛起为福建重镇埋下了伏笔。

五代初,后梁开平三年(909 年,王审知为闽王,派左仆射邹勇夫镇守归化镇(今泰宁。因战乱不息,当时的归化镇境况萧条,“榛芜亘野,烟火仅百家”。但由于邹勇夫的大力整治,及招揽人员入住和屯垦,归化镇很快变得繁荣。而这次的繁荣,为此后的两宋人文腾飞,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内部环境基础。可以说,今天的泰宁之所以被称为泰宁,邹勇夫的这次屯垦,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这是古泰宁的第一次涅槃,它将很快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山区古镇,演变成为雄视四邻的科举强县。

南唐保大三年(945年),闽国为南唐所灭,但就在第二年,归化由镇升格为场,中兴元年(958年),再由场升格为县。从此,泰宁县域除了县名之外,再不处于漂泊状态,其行政区域,一直维系至今。

两宋时期,伴随着闽北人文崛起,闽学开始逐步形成。作为大闽北区域中的一分子,泰宁亦快速融入其中,并最终在科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北宋泰宁籍状元叶祖洽称其曰“以名荐于天子而爵列王廷者,相继不绝”。于是原县名“归化,在这位状元眼里看来,就显得很不相称“有负于兹土,乃拜托当时的右司郎中张汝贤将此事上奏朝廷。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朝廷以县名“泰宁”相赐。明朝弘治版《八闽通志》曰,这是“嘉其(学风)郁郁近鲁也”。叶祖洽《诏改泰宁县记》曰“泰宁者,阙里之府号也。泰之为言,贤者以类进,而志通乎上之时也,夫然后宁”。其大致意思是,泰宁二字,原为孔子阙里府号,即贤者辈出,辅佐君王实现大治之世,使天下安宁。此后的泰宁学子,也的确不负所望。南宋,邹勇夫后裔邹应龙再中状元,由此完成“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科举壮举,历代省、府志称其“冠于诸邑”,一时才俊云集,风生水起。

然而此后的泰宁,似乎就进入了“泰极否来”的怪圈。它的几次人文兴起,皆来源于乱世,如秦末汉初的无诸校猎,唐末五代时的邹勇夫屯垦,都让这地方迅速走向繁荣。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地方稍显偏僻,正当外界干戈不断的时候,它能保持一定程度的安宁,故四方百姓咸来避居,再加上有清明官吏的管理,人文就快速兴起。但同样因为偏僻,它又最经不起战乱的打击。李渔《笠翁对韵·九青》曰:“危对乱,泰对宁”,这几乎成了泰宁的宿命。

宋亡之后为元。元朝统治者采取奴役汉人的政策,民族矛盾激化,泰宁人文亦快速沉寂,如此一直延续到明朝中后期,方稍见起色。如曾举荐袁崇焕戍边的御史江日彩,统管天下兵马的兵部尚书李春烨等,皆出自于那个时期。现泰宁古城尚书街保留下来的古建筑群,也多建于那个时期。虽然历史已离我们远去,但这些气势恢弘、工程浩大的土木建筑,能让我们想见它曾经的辉煌。

清朝泰宁人文再遭打击。顺治三年(1646 年),清帅李成栋于泰宁城北石辋寨斩杀避乱民众万余,如此直接造成泰宁人文的沉沦,清朝统治的 260 余年间,泰宁科举仅考中一名进士,连举人也是寥若晨星,一个曾经以科举强盛而雄视四邻的县域,就这样走向了科举的末路。其人文亦一蹶不振,人心开始乖戾,民风也变得颟顸。然后又是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豪强争霸,如此纷纷扰扰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初,这地方俨然已成了一个土匪窝,本地豪强与从江西溃退下来的残匪相互勾结,藏身于深山密林,与新生的人民政权对抗。他们残害百姓,劫掠商行,无恶不作。读当时的剿匪传记,其严峻与惨烈程度,绝不亚于湘西大剿匪。

一座曾以诗书教化为荣的古城,就这样在连番的战乱和杀戮中,沦为充满暴戾之气的罪恶之地。文化落后,经济萧条,泰宁古城一片破败景象,它在风雨中飘摇。

它在等待着又一次重生,等待着又一次经过漫长艰困后凤凰涅槃般的重生。

20 世纪 50 年代,匪患肃清后,泰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极大的热情建设国家、振兴家园。经过数 10 年不懈努力,泰宁再一次走向了繁荣。特别是 20 世纪 80 年代后,由于旅游快速崛起,泰宁更是走出福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雄奇俊美的泰宁山水,让走进它的人们,在一片惊奇声中,一次又一次发出由衷的赞叹。泰宁旅游迅速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并且最终成为 “双世”(即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级风景名胜区。作为旅游主体中的一部分,泰宁古城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以其悠久灿烂的历史,厚重古朴的人文,为泰宁旅游的迅速崛起,提供了文化软实力方面的强劲支撑。

为使古城历史与文化得到更形象清晰的表达,旅游发展之初,泰宁县委、县政府即提出“要将城区当景区来建设”的方略,以配合旅游的整体发展,这是古城保护与开发的远大目标,同时也是泰宁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于是,相关的文物保护工作逐步展开,一批城市基础建设工程稳步推进。

1982 年,以明朝兵部尚书李春烨宅第“尚书第”为中心的古建收储与修复工作全面展开。同年 6 月,尚书第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 年 10 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 年 1 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一次文物保护级别的提升,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泰宁古城保护与开发向前迈进的过程。这是一次历史的见证,它见证了泰宁旅游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迅速崛起的光辉历程。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为能更全面、更集中地反映泰宁的历史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世相,围绕尚书第主体建筑,“尚书第”建筑群保护和修复工作全面展开,泰宁风情演艺馆开始组建,仿古一条街投入运营。

其中,“尚书第”建筑群以尚书第为核心,将相邻的明代中早期建筑世德堂、李氏宗祠等囊括进去,组成时空跨度大、建筑品相好、时代特征强的明代古建筑群。1996 年 9 月世德堂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 年 6 月,世德堂与尚书第合并组成“尚书第”建筑群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后再以此为中心,将相邻的江氏宅、梁氏宅、邹氏宅、李氏宅、邱氏宅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形成了古城区明清建筑群落。其间庭院深深,墨瓦高墙,巷道曲折,尽显泰宁古城幽雅风采。

同时,泰宁风情演艺馆的建设,为土生土长的世俗文化,找到了尽情施展的舞台。梅林戏、傩舞、泰宁风俗表演等,让泰宁古朴而神秘的世俗生活得以形象体现。

为使古城保护、开发与建设更有序地向前推进,2002 年 5月,泰宁旅游部门在原“尚书第管理处”的基础上,更名成立“泰宁古镇管理处”。2003 年 5 月,再更名为“泰宁古城管理处”。相应管理部门的设立,为古城规划、管理和建设提供了行政方面的保障。城区内,严禁乱拆乱建,对古建筑、古遗迹等进行严格保护。2002 年 6 月,城区中心位置建成一条“古今时空一线牵”的状元街,以适应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和加快旧城改造的需要。它成功地将泰宁明代民居的传统文脉有机地融入到现代建筑之中,这就是后来被称作“新徽派”的建筑模式。此后,城区所有在建工程皆积极吸取这一设计手法,从而为整体保护古城风貌奠定了基调。

2004 年 9 月,《泰宁古城基础设施规划》《泰宁古城历史文化价值评估与风貌保护》由天津大学城市设计研究所、北京中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完成。规划中,对古城建设、开发、保护与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科学而翔实的要求。其中,着重关注古城的总体风格设计,并将之定位在合理传承历史与协调现代生活、保护与开发并举、新旧建筑风格统一的基调上。沿街的建筑形式,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手法,将尚书第、世德堂中的马头墙、走廊、栏杆、屋脊、窗棂、台阶等造型元素加以提炼,运用到新建筑中去。在建筑色彩上,以“尚书第”建筑群为中心,由灰色逐渐向白色、淡黄、粉红等暖色系过渡,与泰宁古城独有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构成完美画面。由此,独具特色的“新徽派”建筑模式应运而生。

经过几代人不懈的探索和建设,一座历史风韵与现代气息高度融合的古城,正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屹立于杉溪之滨。它像一本无言的书,不仅向走进它的人们述说它曾经的辉煌历史,也述说着它即将走向的宽广而美好的未来。

据说凤凰必须在经过烈火的煎熬和灼烧后,才能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得到升华。曾经在历史中起起伏伏历经煎熬的泰宁古城,它正像一只凤凰,浴火而重生,一次又一次完成它令人惊叹的华丽转身。

(本文选自于《走进泰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