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6 22:5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黄丽奇


·“福文化概论·

 

  30.坚持道德修养

 

 

《现代汉语词典》对“幸福”定义为,幸福就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如果个人生活与境遇是称心如意的,就可以称得上幸福。这里说的主要是个人的心理体验,可事实上中国的福文化理论和幸福观远远超出这种个人经验的范围。因为既然是社会的人,他的幸福感受和福祉观念,就应有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认知。修养道德守护我们民族精神的“根”与“魂”,孕育出福文化,使人们随时随处造福并感受幸福。幸福的根本来源于为人与做事。做事体现为人,为人要和善处世,坚持道德操守。

第142页-120.PNG

陆康“福”字印鉴扇面

    (一)道德修养是福报之源

中国人认为,道德修养能带给我们持久的福报,是我们的福报之源。古人重视道德,认为立身行事要以德为先,守分修身是幸福的根本。社会风气不正、物欲横流,会导致民风不善、浮躁险恶、道德滑坡,人们的幸福感因此而大打折扣,这是社会的不幸。蔡元培在《谈修养》一文中说 “知识所以高尚吾人之品格也,知识深远则言行自然温雅而动人歆羡……其发于言行者,自无所凝滞,所谓

诚于中形于外也。”要成事,先做人,成功需要勇气和智慧,尤其需要高尚的人品、正确的为人处世方法。道德修养是我们的福报之源,也是我们高质量生存的基础。多疑招祸,少事为福。“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待人处事礼让不争。

安分守正,可以让人做到明哲保身,享受该有的福分。中和为福,偏激为灾。幸福是为别人多想一点,甘心付出,这是在追求幸福目标时应该记取的。幸福对个人而言,是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但又不是一种简单的自我满足,也不是对物质的占有,而是有界限的,须是止于法律与道德的雷池,即对二者应有敬畏与遵守之心。

    (二)道德修养是幸福之基

幸福是个人心理满足和思想的平衡状态,要想保持稳定的平衡,就要夯实自身道德修养的基础,不为物欲所动,不为贪心所惑。《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传统道德观关注的是修身、德行、秩序、礼仪、伦理、法制等,旨在制约人心与理念,在福祉面前尤其要注意。

“德”与“才”是相互统一的,《庄子·德充符》说 :“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说德让人保持思想意识上的中和状态,虽说无形,但人不能离。才能是指人的智慧和做事能力。品德是人性的内在规范,人的做事能力与态度的发挥受品德制约。司马光“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的论断,正确阐明了德才的关系。因此,人应该尽力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努力保持高尚品质。

道德修养可以增进我们的幸福感。修养达到一定程度,能形成待人接物的良好习惯和风格,增强人格魅力。正所谓“学问深时意气平”,多读书才能突破自我意识局限,克服浮躁情绪和短浅目光,易于做到心平气和、心安理得,表现出温、良、恭、俭、让的与人相交态度。

美德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道德修养是幸福之基,在人对幸福的一生追求之中,道义教育不可忽视。当今社会,救赎道德人心的最好办法,就是回望历史,从先哲的身上寻找良知和榜样,安顿无处安放的心灵,弥补个人在道德节操上的缺憾。

    (三)道德修养是信仰之灯

道德是个人的品行修为,它的最高境界往往与信仰有关。道德修养的目的在培养个人崇高的气节和操守,如孟子所说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是极高的道德情操和完美人格。君子身上的气节是其精神的脊梁,深知要做到对人问心无愧,才能“心安理得”,心平气和,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中国历代儒家代表人物都向普通民众倡导敬天、法祖,以维护传统“道德秩序”,保持社会安宁稳定,创造幸福的环境和氛围。

功名一时,气节千秋。古代士大夫的理想信念是“独善其身,兼济天下”,以自己的德才济世惠民,去除贪欲和机心,能忍自安,彰显聪明智慧。人能够去机心而树信仰,便会向着远大目标迈进。中国社会讲究伦理道德,让人际交往充满人情味,使人际关系变得融洽而健康。

人们应该注重精神修养,淡化物质享受,养成崇尚勤俭的习惯,努力让道德修养的信仰之灯,照耀我们的前程,引导我们冲破迷雾、走向光明未来。这样自会感觉幸福就在身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不必多计较,当忍则忍,当让则让,须知吃亏也是福。胸襟坦荡,随遇而安,乐事多而福自至。古代中国文人总是寒士居多,他们信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勇毅精神,坚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处世信念,秉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宏伟抱负,所以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善于自处,“人不堪其忧”,他们却“不改其乐”,常享自己心灵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