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5 18:1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陈慧瑛



鼓楼三山寻贝叶

 

陈慧瑛

 

 

无论你是何方人士,走过福州这片土地,那浓荫匝地的老榕和无处不在的茉莉花香,在你心间,是否总是挥之不去?但在无数次邂逅福州的记忆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却是——古称冶城今称鼓楼区的那一片江山,那是福州的发祥地!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把她打造得雍容华贵、珠围翠绕、仪态万方:三坊七巷的古色古香古韵如兰;闽王祠、文庙的文脉深远气势辉煌;林则徐、严复、林觉民、邓拓、冰心等一大批英杰名人,如巨星闪烁与日月同光……更有千年古刹如开元如西禅如华林等等,贝叶声声化甘霖,给千家万户带来风调雨顺福泽安康!

 

      开元:古佛由来皆铁汉,凡夫但说是金身

 

2013年秋末,我到寿宁县拜谒三峰寺。住持顿超法师告诉我:“福建的药师佛三大道场分别是本寺、厦门石室禅院和福州开元寺。”于是,拜访开元寺的念头,一直存留心中。

此后不久来福州,黎明时分,我按图索骥,来寻位于芝山脚下开元路的开元寺。甫未进寺,远远地便见高耸壮观、题写着“萧梁古刹”的外山门,巍然屹立于市井之中。

进了山门,在曦曦晨光里,沿内山门、药师殿、铁佛殿、毗卢藏经阁、观音阁、四面佛阁、明旸法师图书馆、宝松和尚纪念楼、提润和尚纪念楼、罗汉堂、观音苑、禅悦斋一路瞻仰礼佛,心中慨叹,如此民居蔼蔼、市声扰扰的红尘闹境,居然有如此清幽雅静、古意森森的道场!

八时许,本性方丈来迎。方丈见我拂晓诚心拜谒开元,分外高兴,延请我至二楼禅堂,娓娓道来——他说,开元寺是福州现存最古老的寺院,是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著名道场,始建于梁太清三年(549年),距今已近1500年历史。开元寺曾为皇家寺院、宗庙,是唐时日本真言宗祖师空海大师、日本天台宗祖师圆珍大师、印度密宗高僧般若怛罗大师入华修学之地,也是闽王王审知、王鏻父子极力护持之古刹。

“芝山不见山,有刹开元古”,作为福州九山之一的芝山,一直以隐形的文化象征为历代墨客文人抒写吟诵。方丈吟诗一首:“城里青山闻梵音,灵源高阁影沉沉。鸟边祗树人烟近,象外云花野照深。苔色满廊行履迹,月明空界印禅心。自怜人代多氛垢,未得焚香礼遁林。”他说,药师佛是健康之王、长寿之王、消灾之王、吉祥之王,历史上,药师佛灵验事迹数不胜数。因此,开元寺自古香火鼎盛,也就顺应天心民意了!

方丈告诉我,本寺最为珍贵的“开元双璧”——铁佛和毗卢打藏经,是中国佛教文化史上值得浓墨重彩抒写的篇章。

开元寺铁佛是福建省最大的铁佛,称“阿弥陀佛”,叠掌跏趺坐于莲花台上。据考证,铁佛铸于北宋元丰年间,高约六米,重达十万斤以上。铁佛殿前立柱,刻有明末举人曾异所撰楹联:“古佛由来皆铁汉,凡夫但说是金身。”

铁佛灵应不胜枚举。据寺中老僧回忆,1941年日本侵占福州时,准备将铁佛搬到日本去。一天,一帮日本兵在铁佛旁边搭起架子,想把铁佛佛头先卸下来。没想到第一个人刚爬上去,就从高高的架子上摔下来;换一个人上去,还是摔下来。日本兵本来就敬畏大佛,如此折腾便更加害怕了,连忙撤退,于是,铁佛得以保存完好如初。

《毗卢藏》又称《毗卢大藏经》《开元寺大藏经》《福州开元寺本》,始刻于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完成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全藏以千字文为序,收经1452部、6359卷。《毗卢藏》是中国私家刻藏之始,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极大影响,是中国刻经史上的重大事件。

除了“双璧”,开元寺还有不少特色和灵异,诸如僧医降服癌魔、四面佛、千年灵芝等等。

开元寺前住持宝松和尚,曾在开元寺创办福建佛教医院。后继者提润法师,十几年间,以中草药及自制秘方降伏癌魔,声名远播海内外。为此,省佛教协会任命他为省佛教中草药医院筹委会主任,并由他出资,在寺内创办了全国首家佛教中草药肿瘤门诊。从此,求医者络绎不绝。与此同时,提润法师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并远涉重洋到美国、东南亚各地,为癌症患者传播福音。

泰国曼谷的爱侣湾酒店旁,有世界著名的四面佛。世界各地的信徒与游人,源源不绝前往朝拜。福州开元寺,也有一尊四面佛。据悉,这是曼谷四面佛的分身,在曼谷开光后又在福州开光。

“萧梁寺观今余几?尚有芝山迹可寻。”可是,当年盛产灵芝的芝山,如今在高楼大厦的包围中,哪里还能觅得深山老林里的灵芝芳踪?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新世纪本性师升座方丈那一年,斋堂前面,多年前因雷击而枯死的龙眼树,竟然发出新芽,而龙眼树桩里更神奇地长出一棵硕大的灵芝!这朵灵芝直径20厘米,形态古拙、气象浑厚,真是中兴佳兆现,枯木出灵芝啊!

开元寺之行,更令我心生欢喜的是——认识了年轻有为的方丈本性法师。本性师生于霞浦山区,长于海边,兼容了山海刚柔相济的性格。他少年即学佛,青年剃度出家,先后毕业于南京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北京中国佛学院、科伦坡国立凯拉尼亚大学研究生院。剃度恩师为悉明上人,授法恩师为明旸长老。悉明上人,为常熟兴福寺首座和尚;明旸长老,是圆瑛大师的入室弟子,生前住持上海圆明讲堂,兼任上海龙华寺、宁波天童寺、福州西禅寺、莆田梅峰寺、北京广济寺方丈。

本性法师良好僧格的塑造,有赖于悉明上人、明旸长老的精心雕琢;本性法师为学的刻苦与严谨态度之养成,则深受赵朴初居士、茗山长老、传印长老的影响。明旸长老为之传法,授定他为禅门临济正宗第42代、曹洞正宗第48代的法脉传人之一,并付予法卷、祖衣、朝珠为证信之物。

法师少时爱好诗文、书法,而今,除住持寺院之外,还担任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寺务、会务繁多,法师却能于百忙中挤时间,勤于著书讲学,陆续撰写并出版了禅思录《如何安心》《如何自在》《如何解脱》,论文集《佛教的基本观点》和中译英的《佛陀和他的十大弟子》等专著。其文词清新,多寓哲理于故事,寓奥义于公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其书法清奇脱俗、别具一格。

法师经常应邀于国内外团体、院校举办禅学讲座,启迪后学,励志人生。法师还创办福建省开元佛教文化研究所,组织专家学者整理研究佛教文化典籍,弘扬佛教文化精神。

本性法师是真正的空门才子、佛界精英,他除了深修弘法、文化慈善之外,岁岁年年,借助开元寺和省佛协平台,他努力扶贫、助学、助残、赈灾、行医救世……1988年,在为民办实事的白内障“复明工程”活动中;2008年,在“海西春雨行动”中;2009年,在“服务社会、服务海西”活动中……他先后得到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的嘉奖。本性法师虽然已经脱离世俗,却依然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不遗余力地践行着“人间佛教”理想!

我请教本性法师,他办教的宗旨是什么?他说:“我以为,立教的根本是:回归信仰,重建道德。佛教的优良传统是:爱国、爱教。爱教,就是荣佛耀祖;爱国,就是佑民、护国,就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我问法师,开元寺的“寺标”里有水滴、火炬、种子、莲花瓣,还有毗卢遮那手印,那是什么意思?他说:佛教里,水,意味着生命,是慈悲之水;火,代表光明和智慧;种子,是生存、发展、开花、结果、奋斗、希望;莲瓣,佛从莲花生,七品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纯洁、神圣;毗卢遮那手印,毗卢遮那佛是佛教中的法身佛,佛有千万亿化身,但法身只有一个。

他说,寺标,只是旗帜和象征,作为僧人,关键是住持好寺院,让理念不断成熟,让功能得到更大发挥。

他说:“心灵的禅修,是一朵芬芳的奇花;灵性的溯源与回归,是其异果;而东西方文明,则是其肥沃的土壤。本人,愿作浇水人!”

本性法师是一位有大理想、大思路、大作为的僧才,自踏入禅门以来,他热爱环球禅旅,不断出访世界各地,或讲学,或参访,或参与学术研讨,足迹遍及四十几个国家,为中国佛教文化的弘扬和国际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日已近午,我怀着崇敬之心和本性师握别,他赠我菩提香珠一串、开元寺创办的佛学杂志《21世纪禅文明》一册、法师墨宝“日新其德”一幅。

我珍重本性师的吉祥赠予和美好祝福,我会乘愿再来!

 

      西禅:“荔树四朝传宋代,钟声千古响唐音”

 

福州鼓楼区文物保护单位中,我最常瞻仰之地,是西禅寺。

西禅寺的那一份恢弘大气、清寂灵气、儒雅文气,那一份古佛神圣、古树沧桑、古迹琳琅,实在是一般寺庙难以比拟的。走进西禅,有一种陶然物外的颖悟,有一种古今不辨的幻觉,有一种消弭俗念的快乐,那是我心灵的福地之一!

微信图片_20240605184026.jpg

                   

999789df05c963b7e6211adb993b46a3.jpg

福州西禅寺

西禅寺名列福州五大禅林之一,为全国重点寺庙,位于西郊怡山之麓。古刹大门坊柱上,镌刻楹联:“荔树四朝传宋代,钟声千古响唐音。”清代周莲撰写,点明西禅寺建于唐朝。

相传南北朝时,炼丹士王霸居怡山“炼丹成药,点石为丹”。每逢饥岁,便靠卖药换米救济穷苦百姓。后来,王霸在皂荚树下“蝉蜕而去,羽化成仙”,人们便在他的故居建寺,此为西禅寺前身,寺于隋末废圮。

唐时,有禅师大安(793—883年),于福建黄檗山出家,后至江西参拜百丈怀海禅师,又在湖南沩山居住30年,接任沩山密印寺住持。兴建西禅时,大安回到怡山,从者甚众。咸通十四年(873年),唐懿宗赐大安“延圣大师”,并赐西禅寺紫袈裟和开元藏经。是时,西禅寺有僧人三千,大安圆寂后,谥号“圆智大师”,葬于楞伽山(今祭酒岭)。灵骨塔内留有唐刻《塔内真身记》石碑,1953年出土,成为研究西禅寺历史的珍贵资料。

梁开平三年(909年),住持西禅的是慧稜法师。唐长兴三年(932年),慧稜圆寂后,葬于怡山方丈室后。今寺内尚存慧稜禅师纪念塔及碑记,成为西禅寺重要文物古迹。

自宋天圣年间至清朝初期,西禅屡毁屡修。

清光绪三年至十五年(1877—1889年),是时祖庭破旧,当时住持微妙禅师多方集资,对其进行重修。1876年,微妙师赴京,光绪皇帝赐《龙藏》一部、康熙御书《药师经》一部。随后,微妙禅师募集善款,主持新建藏经阁,重建大雄宝殿、法堂、天王殿等三十多座殿堂,形成今天西禅寺的规模和格局。因此,西禅寺在海内外久负盛名。海外廨院如新加坡的双林寺、马来西亚槟城的双庆寺、越南的普陀寺等等,至今与西禅寺保持着密切联系。

抗战期间,西禅寺被日军飞机炸毁,后由该寺监院证亮等积极募款修复,基本上保持了原有风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禅寺又屡加修复,焕然一新。

十年“文革”动乱时期,西禅寺再次遭劫。拨乱反正后,省、市政府落实宗教政策,迁走了两座工厂;海外华侨闻讯,纷纷回国朝觐,为修复各殿堂慷慨解囊——创建玉佛楼,修建报恩塔,重建西禅寺,千年西禅得以重光。

198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西禅寺为全国重点开放寺庙。

春秋佳日,步入题写“安步来看,六朝胜迹;回头且望,五代名蓝”的第一山门,谒莲池观音,穿花度柳,再入“碧涧生潮朝自暮,青山如画古犹今”的第二山门,进天王殿,再到大雄宝殿。每见画栋雕梁,古朴恢弘;龙像庄严,金光灿烂,青灯古佛,依然笑对人间,有一种平和与感动,流漾心间。

从大雄宝殿左行十步进玉佛楼,楼前柱刻:“宏法大雄,胜迹重开存宋荔;安禅贞志,空门高讽隐诗僧。”

大雄宝殿后通向法堂前庭,麻花石埕清净无尘,四季花卉红绿蓝紫。埕中有石柱撑起一硕大石球,人称“姻缘石”。石球中有小孔,据说来参善信,若有求男女佳缘者,焚香礼佛后,以眼观石孔,便可见神奇影像,难怪香头簇簇,香烟氤氲不散。

出法堂,绕过后墙,新建的华严三圣佛殿富丽堂皇,大殿中的释迦牟尼大佛、骑狮文殊、驮象普贤,高大庄严慈悲,让你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感。

三圣佛前往右十步,便为观音阁,阁中一尊千手千眼观世音佛像,用黄铜铸成,重达29吨,为全国罕见。

穿过花庭甬道,来到报恩塔前。这塔高67米,15层,塔内八厅,外造九廊,八角飞檐,屹立蓝天之下,为国内最高石塔。塔旁一座罗汉堂,塑有五百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附近还有一座藏经楼,藏有清康熙御笔《药师经》、刺血缮写《法华经》等,均属于珍贵文物经卷。

除唐代开山祖师大安禅师塔内真身铭碑外,西禅寺还有白龟吐泉遗址、五代慧稜法师塔、唐代七星井、弘一法师放生池碑。

西禅寺最具特色的是荔枝树。唐慧棱法师在法堂前后种植四株荔枝,现尚存一株,俗名“天洗碗”,为千年古物。前庭右侧另有一株荔树,盘根错节,高三米,粗则双臂难抱,标名“宋荔古迹”。当年赵朴初先生首次访谒时,曾题咏一绝:“百柱堂空观劫后,千年象教话当时。禅师会得西来意,引向庭前看荔枝。”

1928年,住持智水、监院证亮重修寺院,开辟寄园和放生池。在寄园种荔枝数百株。西禅寺荔枝,“皮光而薄,味清而甘”,自唐以来,历代文人墨客,每当荔熟时节,争先前来品荔,留下许多轶事和诗词,诸如“山光湖色荔子荫中开法席;松涛竹籁,昙花香里普慈云”,“来啖荔枝,此地合留苏子带;闲翻贝叶,真源参澈柳州诗”等等。千载以来,西禅寺年年举办荔枝会,四方名人、雅士、游宦、高僧均来此吟诗作画,篇翰不绝。“怡山啖荔”成为西禅寺风流韵事,享誉四海。

现任方丈赵雄法师十五岁出家西禅寺,转眼三十年,除弘扬佛法之外,为赈灾、扶贫、助学、希望工程等等,也乐施善助。他的禅房,卷轴盈架,书香满室。书法是他修心养性的功课,且他的古篆、隶、行、草俱佳。他抚琴弹奏的《平沙落雁》《阳关三叠》,幽寂绵邈,撼人心弦。

 

      华林:人世百岁化轻尘,华林千年不老木

 

2016年7月6日中午,我跨进华林寺大门。一目了然的是宽阔洁净的石径,两旁开阔青葱的草地,一座飞檐翘脊孑然独立的大殿,与一般寺院的建制完全不同。

经寺中讲解员杨晓蕾女士介绍,方知此寺的高贵和价值。

被誉为国宝的华林寺,位于屏山南麓,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至今已跨越千年。当时,吴越国国王钱镠割据闽浙等地,福州郡守鲍修让为祈求佛祖保佑郡境安宁,拆除闽王宫殿,利用拆下的材料修建越山吉祥寺院,内有文昌祠、普陀岩、正殿、法堂、祖师殿等,都以屏山(越山)为背景。

此后,后人又在附近建造数座禅院,规模宏大。宋高宗曾赐该寺御书“越山”“环峰”。明正统九年(1444年),御赐匾额“华林寺”,一直沿用至今。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附近的罗汉院、越山庵等并入,华林寺规模更大了,后又增建了御书阁、环峰亭、绝学楼、胜会亭等建筑物。清嘉庆至道光年间(1796—1850年),重建大殿、天王殿、山门、廊庑、客堂、僧舍等。

但今日,其他亭台楼阁均无迹可寻,仅存大殿。殿外现有的石板甬道、山门、走廊、东西配殿,以及绿化植树,都是1988年8月大殿修复后完成的。1982年,华林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殿虽经历代重修,但主要构架还是初建时原物,这是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更是研究我国南方木建体系的珍贵实物。

大殿为单檐九脊顶抬梁式木构建筑,高15.5米,面积574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四间,为八架椽屋,共用18根巨柱支撑,在构造和艺术处理上,如柱子的上下卷杀做法,云形驼峰,昂面的双枭双混曲线,圆形断面的月梁,柱头方、罗汉方和撩檐方上镌刻团窠等,都具有唐宋风格,也带有明显的地方特征。

大殿的整个架构中,没有使用一颗铁钉,这是华林寺的独特所在。这种框架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使大殿经受了千年风雨的考验,至今保存完好。这种木柱风格流行于南北朝时期,隋唐以后已不多见。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建筑技术和艺术风格,使华林寺在唐宋时代的木构建筑中独树一帜。

大殿落架大修时,对各主要部位构件取样,经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技研究所碳14测定,受测样品普遍达到一千二百多年、最高一千四百多年历史。据现存史籍文献研究及科学测定,大殿的建造年代确认为964年,若按建筑年代排序,它列于山西省五台县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芮城县广仁王庙,平顺县天台庵、大云院,平遥县镇国寺大殿之后,居全国第七位。前六座建筑,均保存在气候干燥的西北高原地区,而华林寺大殿,则是存留长江以南多风多雨的福州城里。

华林寺大殿的建成,比《营造法式》这部建筑史上有着里程碑之称的官方典籍,要早200年;比浙江宁波的保国寺大殿、莆田的元妙观三清殿,要早半个世纪。

经中日专家学者考证,华林寺大殿对日本镰仓时期(12世纪末)的建筑风格,有着巨大的影响。可见,华林寺又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

1984年国家拨款落架重修,采用有机化学灌浆等新技术工艺,保存了原构件各种精美造型和特色,整修如旧,并配建附属建筑:山门、东西配殿、回廊及工作室等等。1989年10月全部竣工,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寺内存有宋代高宗赵构篆书残碑,清康熙《华林禅寺香灯碑》、民国《林森纪念堂碑》等。

我浏览着四壁悬挂的福州唐宋明清的古寺古佛古桥古建筑诸多图片,听殿外鸟声啁啾,南风如水,清净、寂寥,感悟历史的厚重与轮回,以及古城福州建筑文化的大气与辉煌!

1990年6月8日,当年的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曾专程来华林寺调研。

福州三山寻贝叶,古寺老佛梵经,除了让我清净身心,也让我为福州城珍贵的人文史迹、古老的文明感到由衷的骄傲!

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鼓楼》;图片来源于“鼓楼新闻网”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