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4 22:4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黄黎晰


·“福文化概论·


11.《孔子家语》中的福祉观

 


孔子作为儒家之祖,对福祉的认识是朴素、简单的,著名的就是所谓“孔颜之乐”。孔子称赞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还有所谓“孔门三乐”,即学习之悦、交友之乐、君子之乐,表明孔子倡导的福祉观主要是在精神上的愉悦,而非物质上的享受。孔、颜的幸福观,实际正是他们所宣传的作为君子或追踪圣贤者的幸福观,都是基于个人的追求与感受而言。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凡二十七卷),孔子门人所撰,原书早佚。

《孔子家语》中保存了许多关于先秦儒家的原始材料,其中很多内容涉及孔子对福祉的认识以及对民生幸福观念的理解。此书记载,孔子认为,在道与德两个基本观念的指导下,明君应当实行“七教”和“三至”。“七教”是 :居上位者即人君,应当尊敬老人,平民百姓才会遵行孝道 ;人君尊敬比自己年长的人,百姓则会更加敬爱兄长;人君乐善好施,百姓才会变得宽厚;人君亲近贤人,百姓就会择良友而交;人君注重道德修养,百姓就不会隐瞒自己的私心;人君憎

恶贪婪的行为,百姓就会以争利为耻 ;人君讲究廉洁谦让,百姓就会以不讲气节德操为耻。“七教”涉及社会治理和精神文明,涉及人们的和谐相处和幸福生活,体现儒家的道德理想与福祉观念。

第61页-47.PNG

《孔氏家语》,清光绪刻本

第62页-48.PNG

   (宋)马和之《孔子讲学图》,见故宫博物院藏宋高宗书《孝经》册页

在书中,孔子提出“三至”的主张,周密而细致地论述了“福”与“德”的关系。孔子回答曾参的提问说 :“至礼不让,而天下治 ;至赏不费,而天下士悦 ;至乐无声,而天下民和。”孔子认为最高的礼是自觉履行而不推诿,国家就会大治 ;最高的奖赏不是大量财物,却让有识之士都感到满意 ;最美妙的音乐是没有声音,因为天下的人都实现了和谐。这是儒家学说中设想的美好社会的场景,是向当政者规划的幸福社会生活的图景。

接着孔子还回答了曾参的“此义何谓”追问,指出:“所谓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亲也。所谓天下之至知者,能用天下之至和者也。所谓天下之至明者,能举天下之至贤者也。”孔子解说“三至”旨在指明君王治政之要,“是故仁者莫大乎爱人,智者莫大乎知贤,贤政者莫大乎官能。有土之君修此三者,则四海之内供命而已矣”。孔子的论述,具有严密的逻辑辩证关系,指出达到和谐人际关系的极致之法。“至礼不让”等语迄今还是社交活动的常则。孔子提出的“至乐无声”与老子的“大音希声”一样,都是对艺术规律的独特体验,也是认识论的重要命题。这些阐述对儒家治国理政思想具有指导性价值,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追求幸福生活也具有借鉴意义。

《孔子家语》中还记载了鲁哀公与孔子的一段对话。哀公问孔子:“夫国家之存亡祸福,信有天命,非唯人也。”孔子对曰:“存亡祸福,皆己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孔子不赞成鲁哀公关于天命决定祸福的说法,明确指出,国家的存亡祸福,都是由人自己来决定的,即使天地灾害、妖孽作祟也不能加害于国家。 孔子还举例说,君王如果正派有为,是能够“以己逆天时,得祸为福者也”。所以孔子给出重要的论断 :“夫贤者,百福之宗也,神明之主也。”说明贤者是百福之所由生,神明之所由主,强调人的主体作用。这种“反求诸己”“自求多福”,强调事在人为的思想,较之以往一味只靠祭祀祈祷求福、期待上天降福的求福思想,显然大大前进了一步。这也体现出儒家不信鬼神而自信人力、积极作为的进步观念。

总而言之,儒家经典中关于“福”的评说,在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中,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人文情怀更为充分而厚重。它既沿袭以往对福祉的初始概念,又与儒家的仁爱思想、仁政德治观念相契合,还将福佑的来源与道德修为相联系,形成古老福祉理论的基础,把福文化引向道德人文的积极方向,成为关于福文化的指导性论述。由于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这些福祉观念后来都成为中国人从古至今广受推崇的社会生活理想和人的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