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传统的福文化”百题·
43.与海的约定
福建枕山卧海,先民以海为田。唐宋元时期,福建航海和海上贸易相当发达,泉州是中国第一大港,享誉世界。明清时期,福建民众乘船泛舟,跨洋过海,大批 向台湾和东南亚地区移民。近代,福州、厦门都是对外通商口岸,成为中国对外交通重要枢纽。渔民和航海者平日出没于喜怒无常的大海之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船覆人亡的悲剧。明末卢若腾《哀渔父》写道:“哀哉渔父性命轻,扁舟似叶泛沧瀛。钓丝垂下收未尽,飓风乍起浪纵横。月落天昏迷南北,冲涛触石饱鲵鲸。是时正值岁除夜,家家聚首酣酒炙。唯有渔父去不归,妻子终宵忧且讶。元旦江头问归舟,方知覆溺葬东流。二十余舟百余命,妻靠谁养子谁收!人言岛上希杀掠,隔断胡马赖海若。那料海若渐不仁,一年几度风波恶。风波之恶可奈何,岛上渔父已无多。”为了祈求一帆风顺和化险为夷,福建地区的海神信仰特别强烈。除了崇拜四海龙王外,还创造了许多具有福建地方特色的航海保护神,如福建泉州通远王海神庙,晋江真武海神庙,莆田的灵感庙、祥应庙、大蚶光济王庙,福州的演屿庙,闽清的武功庙所供奉的神灵都有平定海道风涛、保护航海一帆风顺的职能。
在福建乃至衍播至世界各地,影响最大的海神是妈祖。妈祖,莆田湄洲屿人,原名林默娘,相传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卒于雍熙四年(987)。传说妈祖生前能“预知人祸福”,身后被当地人奉为神灵,建庙祭祀。北宋时妈祖信仰得到朝廷认可,并迅速对外传播。南宋时,妈祖先后被赐封各种封号达十四次之多,封号的等级也从“夫人”一直晋升为“妃”,从而确立了海神地位,各地纷纷建立妈祖庙。绍定二年(1229),妈祖庙不但在莆田有很多,而且分布在东南各省。如霞浦松山妈祖天后行宫,就始建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历史上有很多别称,“妈祖行宫”“靖海宫”“阿婆宫”,据说是继湄洲妈祖祖庙之后的第一个天后行宫,素有“行宫之尊”的美誉。
妈祖传说故事图
宋以降,凡是朝廷与航海有关的活动都要祭祀妈祖,以祈求平安。元时,大运河再次疏浚,南北货运畅通,妈祖也成为漕运的保护神,得到朝廷的大力扶植,妈祖信仰传到北方,辽宁营口、天津、山东烟台等地先后出现妈祖庙宇,都是按照福建的标准建造的。至今,在全国沿海、沿江河的不少地区都还可见妈祖宫庙。武夷山星村镇的天上宫据说是闽北一带最大的妈祖庙,庙中有一副对联:“地隔湄洲虹桥可接,门临曲水鹤舣常留。”心仪湄洲妈祖祖庙的虔诚苍天可鉴。每年正月初一,九曲开排船工均来此上香祈求平安。
武夷山星村镇天上宫
明代,妈祖除了庇护海上渔船、商船外,还常常为朝廷的使节和水师等航海者护航。明末清初,福建、广东沿海百姓移居台湾以及明清册封使的船上都奉祀着妈祖神像,以保佑船只平安。官船开航之前举行隆重祭祀仪式,返航后官员详细著录天后显灵应事。
由于妈祖的形象颇具慈母色彩,是一位有求必应的海上守护女神,不但民间祭祀信奉妈祖,朝廷也派大臣礼祭,并且载入国家祀典,妈祖的封号直至“天上圣母”。福建航海活动涉足之地,皆有妈祖信仰,从福建,而全国,再日本、东南亚等地,而闽台是妈祖信仰的中心区。随着福建商人辗转内地,妈祖信仰也被带到了一些内陆山区,妈祖崇拜进一步光大,妈祖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一位无所不管的神祇了。龙岩新罗区大池乡南燕村天后宫有楹联:“慈意恩波荣昌海内,丹心浩气施福东瀛。”
在福建,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信奉妈祖扶危济困,福佑众生,沿海地区一些渔民春节过后第一次出海时都要到当地的妈祖庙占卜择日,求得平安符。佳期确定后,渔民要将神庙中的香火带到船上。福建渔船规模稍大者都设有神龛,奉祀妈祖,小者贴平安符,有的也同祀关帝。出海之日,渔家要备三牲,带香烛、金箔、鞭炮等物到海滩上祭神,由船主烧香跪拜,祷告神灵保佑顺风顺水、满载而归。祭祀礼毕,带些香烛、纸钱上船,以备途中祭日使用。下海捕鱼期间,每逢初二、十六,渔民在船上还要“做牙”祭神。海上气候变化多端,一旦风起浪涌,渔民们一边收网返航,一边跪求妈祖显灵解难。出海打鱼,短则数天,长则个把月甚至数月,前景难卜。渔船满载而归,亲人们便欢天喜地聚集在岸边,燃放喜炮,迎接远航回港的渔民。卸完货物,船主要备三牲、香烛、纸钱、鞭炮等供品,去妈祖庙酬谢神灵,俗称“送福礼”,有的船主在家里设有神龛,还愿妈祖,感谢航海过程中天神庇护。如今,妈祖祭礼更多地与现代文化生活结合起来,2022年的连江开渔节,渔民们敲锣打鼓护佑妈祖金身出巡,载歌载舞,畅想海洋经济大发展的未来。
郑和下西洋邮品
海边人的生活与妈祖信仰密不可分,并形成独有的信俗。比如,霞浦的松山半岛,端午节龙舟赛当然是要在海上举行的。海滩上的盛事开始之前要有隆重的“妈祖走水”仪式,即龙舟上的龙首要被抬到天后行宫朝拜妈祖,打理清洗,系上红绸带,再重新安装到龙舟上。然后众人抬着妈祖神像绕村一周,一路上鞭炮震天,民众恭迎,随后到海边,把妈祖神像抬上停靠在岸边的彩船上。彩船沿村庄绕行三周,此时只见四条龙舟从妈祖神像的正前方缓缓驶来,形成“四海龙王朝圣母”的盛大情景,顿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祈求平安。
郑和下西洋以及福建的海洋活动大大推动了妈祖信仰在海外的传播。郑和七次下西洋,每次都在福建长乐太平港候风放洋。郑和下西洋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诚荷朝廷威福之致,尤赖天妃之神护佑之德也”。据载,船队航行中遇险,天妃灵光一现即可化险为夷。福建还为郑和船队供给各种物资。首先是军需品。郑和船队规模庞大,船只众多,仅维修船只一项,就需要大量的木材,建造更不必说了。闽江上游是重要的木材产地,闽北木材可以沿闽江顺流而下,为船队建造、维修提供大批木料。郑和船队在长乐太平港休整期间,船上的火器、弓弩、刀牌等兵器多由福建都司辖下的三个“成造军火器局”提供。其次为日用品。郑和船队出征人员多达二万七千人,在太平港驻扎时要消耗大量粮食;出征后还要带上足够两年使用的粮食、盐、糖、油、酱、茶、酒、烛、炭等等。这些物资相当一部分是福建地方提供的。第三为交换品。郑和下西洋还肩负着商业贸易的使命。船队携带大量中国特产商品,换回宫廷所需的香料、犀角、胡椒等稀缺品。据载,郑和船队带有大量丝织品、印花布、瓷器、铜铁器、雨伞、草席、樟脑等40多种商品,其中不少商品是福建特产,显然要在福建置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