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7 11:2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马照南



宋 

 

马照南

 


延平,古称南剑州。历史上一直是福建与中原来往的水陆交通要道,有“八闽锁钥”之称。两宋时期,这里经济繁荣、文化教育发达。史书记载,城区“五步一庠,十步一塾,家弦户诵,文风鼎盛”,出状元、进士多。著名学者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因同属延平府,被称为“延平四贤”。“延平四贤”倡道东南,极大地促进了福建文化繁荣发展,引起世人瞩目。

南平剑津中学校内屹立着距今800多年的“南剑州重建州学记”石碑,记载了南剑州重视教育,“独天下兴州学”、育人为先的这一段历史。

“南剑州重建州学记”碑,后人又称“宋碑”,立“宋碑亭”以纪念。“宋碑亭”坐落在延平西山之巅,南剑州州学遗址之上。西山位于古延平府治西面得名。碑亭高约七米,飞檐琉璃瓦面,风格古朴。周围树木花草簇拥。亭的上方悬挂黑底金字匾额,“宋碑亭”几个字十分醒目。两边石柱镌刻楹联:“独先天下兴州学,屹立西山励后贤”。碑亭坐北朝南,气势伟岸。此地凭高望远,天朗气清,双溪如练,闽江南奔,九峰高耸,景色秀美。

亭内矗立着“南剑州重建州学记”碑。查看碑文,此碑立于南宋绍兴丁卯年(1147年),碑身用将乐产的黑砚石雕刻,高3.12米、宽1.64米,奠花岗石龟趺基座。碑额双行竖写篆书“南剑州重建州学记”。碑文真书28行,满行49字,全碑连额总共1115字。篆书秀丽,楷书工整,雕刻精细。碑记由北宋宣和年间进士、显漠阁待制张致远撰文,进士出身的抗金志士罗荐可书写。历经800多年,碑文字迹依然清晰可辨。

碑文曰:“延平郡治,当七闽之冲,而旧学跨西山,特踞形胜。九龙、双旌、演仙、文笔诸峰,皆秀拔摩云,环顾如列屏障。建、剑二水,会而南流。风雨晦瞑,神物吼跃。潭静天开,想紫光犹隐牛斗间。异时,伟人辈出,其冠巍科、跻膴仕,术业足以师世。循良忠烈,足以动宸极,而猒绅笏者相望也。”碑文首段全景式描述了南平山川秀丽、人才辈出,盛赞南剑州州学培养众多人才,让人对州学充满敬意。

独先天下兴州学的是曹修古。这位建安(今建瓯)才子,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中进士,天圣元年(1022年)擢升为监察御史。因力主改革,严肃吏治,受到排挤,被调任南剑州知州。从监察御史到知州,作为一位忠直敢言、有政治远见的官员,曹修古没有怨天尤人。他认为这正是为民办实事、为培育人才办实事的机会。他到任后第一件大事,就是选择了西山这么个好地方建州学。“始建学馆,市田饩士,为诸君倡”,这短短十二个字包含了创建州学的艰辛和努力。建成的南剑州州学的规模相当可观:大殿、楼阁、学堂、学庑等建筑雄伟壮观,还建有十排朝南的书斋与生员居住的学舍,另有礼殿、射圃、庖厨、仓禀等附属设施,四面以墙垣围筑,是一所可供200名生员住宿、学习、锻炼、娱乐的大学府。曹修古还千方百计筹措州学的持久经费保障,规划了学田一年可得米九百多石,供生员常年食用,从而保证了州学常年的经费支出。

南剑州州学于宋建炎年间被乱兵烧毁。绍兴十七年(1147年),经过三任太守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原址重建成功。为纪念这一事件,张致远书写碑记,这位被《宋史》高度评价“鲠亮有学识,历台省、侍从,言论风旨皆卓然可观”的南宋名臣和碑文书写者罗荐可都是沙县人,年轻时都在州学攻读而后考中进士。张致远在碑文中写道:“致远自束发已游息于斯,固尝惜其废而幸其复。”说明州学在他童年的记忆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张致远的碑记中,不仅记叙重建州学的缘由始末,还着重回顾论述了地方官学体制的演变发展。上古时代,地方学校称为乡校、庠序。郑国子产劝说国君不要毁乡校,被人们传为美谈。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亲自讲学授徒,弟子有3000员之多。汉代继承孔子教育思想,整理经籍,私家授徒。后来,汉王朝制定了中央办太学的制度。隋代首创“科举制”,为平民入仕打开了门路。但一直到五代,都是中央办官学,地方没有官学。虽然也有一些开明官员在任时,由官府出资办了一些学校,如汉朝文翁曾在四川办学,唐朝韩愈在潮州办学,福建的王审知也曾在福州办过“四门学”。可是,中央政府对此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制度。宋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任宰相,向朝廷提出兴学的主张,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全国各州县都要办学,由地方官兼管学事,划出学田供养学生免费读书,设置教授、教谕、训导等学官,应科举考试的读书人预先要进入各州学、县学接受相当的教育方可报考;二是改革科举,扩大名额,以儒家经典和道德伦理作为学习考试的科目。宋仁宗皇帝采纳了范仲淹的建议,下诏颁行天下。南剑州州学建于1025年,比宋仁宗皇帝诏令各州县办官学早了整整20年。而且,无论体制、学田的设置、教授的配备都和范仲淹的主张一模一样,属全国的首创。

独先天下兴州学,比其他地方早20年办州学,这可能是南宋时期南剑州科举兴盛,一跃成为福建科举的发达之地的主要原因。早期获益是明显的。其时南剑州人口不多,据志书统计,州学从首创到重建的一百余年间,全郡共有126人得中进士,宋建炎二年(1128年)李易榜,竟连中17人。著名词人、状元黄裳,理学家杨时、罗从彦,以及碑文作者张志远、罗荐可都是这一期登第的,这是南平历史上罕见的文教发达昌盛时期。如果从宋天圣三年(1023年)创建州学起,直到宋末,南剑州所属的剑浦(延平)、沙县、尤溪、顺昌、将乐等县共有428人考中进士,其中半数以上是剑浦人。宋咸淳年间一榜,南剑州的进士多达30人!有个叫范迪简的,父子6人都先后中进士,后人把他家叫做“六桂堂”。这些进士,有的做了朝廷的达官显贵,有的当地方官,不少人是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诗人。可以说,办学办教育对一个地方的文化经济发展极其重要。

独先天下兴州学,更有意义的是不仅出了状元,而且出了在文化史彪炳千秋的“延平四贤”。“延平四贤”之一的杨时考中进士后,不满足于已有成就,同游酢一道,到河南拜理学家程颢、程颐为师,留下“程门立雪”的尊师故事。作为北宋道统、理学南传始祖的杨时,把学问传给南平的罗从彦,罗从彦又传给李侗,李侗传至朱熹,经朱子“集大成”,形成了一个“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规模庞大、影响十分深远的闽学思想体系,为我们民族文化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溯源追本,人们由衷感佩这所古老的南剑州州学!

我们把眼光放大些,可以认识兴办教育兴办州学,养成读书之风对一个地方的发展,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多么重要。“地瘦种松柏,家贫子读书”。宋代福建,包括南剑州,州学县学发达,书院林立,学子刻苦读书。整个社会重学崇文,“家弦户诵”,“巷南巷北读书声”,弥漫着浓郁的读书之风。社会精英与庶族平民笃志进取,嗜书如命,惜纸如命,勤学苦读,蔚然成风。许多人因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不少还成为文化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的一代名臣贤相或学界名流。近人所言宋代福建经济文化繁荣,诸多成就,都离不开勤奋读书精神和笃志苦学的不懈努力。由读书默默积蓄了惊人能量,突然爆发,使一向受中原地区忽视的蛮荒之地,转瞬间成为文化高度繁荣的地区。宋太平老人《袖中锦·天下第一》罗列了28件“天下第一”,福建的建茶、福州荔枝、兴化军子鱼之后,把“福建出秀才”也列入“天下第一”。史书记载,福建举子“负笈来试于京者,常半天下,家有庠序之教,人被诗书之泽,而仕于朝为天子侍从亲近之臣,出牧大藩持节居方面者亦常半。而今世之言衣冠文物之盛,必称七闽。”据不完全统计,在宋朝三百二十年间,福建历届进士人数多达6,869人,占宋代进士总数35,093人的近五分之一。其中,官至宰相、执政者,不少于五十位。

独先天下兴州学,体现了地方有抱负官员的远见卓识。据介绍,到了宋代,州学这个制度才确定下来。这一制度为元、明、清的教育、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打下了基础。宋室南渡后,高宗皇帝又继续提倡儒学。他书写《六经》,印成拓本,发给每所州学一套,于是各州学又相继修建“尊经阁”存放这些御笔经书。南剑州州学就在这个时期重建了一次,扩大了规模。直到元代,南剑州州学还作过整修、改拓,仍是生员众多,书声朗朗,连邵武府、汀州府的生员都到此就读。近代成立的南平剑津中学保持了州学办学的优良传统,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对福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做了很大贡献,还产生了著名的全国院士。

宋碑亭,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见证,是研究我国古代的教育史、地方史和书法艺术的重要文物。它详尽记载了古代地方办学制度的这一演进过程,强调地方政府办学的重要意义,颂扬了宋代教育、科举的盛况,是古代教育史的一座丰碑。1961年经省政府批准,定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至2005年间,剑津中学基建工地陆续出土了四块巨大的宋代覆盆状莲瓣纹石柱础。经专家确认,这四块柱础也是南剑州州学建筑遗物。

剑津中学校内还有别致的“龙涎亭”。“龙涎”之名由“双剑化龙”的传说而来。据传延平湖双剑化身为龙飞去时,落一滴涎水于西山,化为一泓清泉,终年不竭。后人建“龙涎亭”,成为一处佳景。步入亭中,树荫之下、清泉涌动,凉爽宜人。“双剑化龙”“龙涎”的传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独先天下兴州学者的无比敬重,也寄托着教育持续发展的关注和期待。

(本文原载于《走进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