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禾溪的思绪里
禾 源
日子一天覆盖一天,经历如同一条线又把一天天串在一起,翻阅记忆,思绪成了一条无形的溪流,桩桩往事一湾一潭,一瀑一濑,便是自己走过的历程。
我走到禾溪,驻足岸边,无意中看到映在溪水里的影子、老屋的土墙黑瓦、溪边的草木古树、偶尔的行人,等等。活在溪岸上的也都活在溪水中,且那种活的姿态特有意味,挪来挪去而又根深不拔。要是一个哲学家,在此境中定有哲慧遗篇,于我则只能把情感投在其中,跟随着溪水的思绪去感受着映在溪里的禾溪村。
风沿溪行,吹皱溪水,还传来风声。临水看景,听许老师说古,乡村的掌故就是代代禾溪人传下的风声溪语。他说,禾溪古称“湫溪”,后因为一次发了水灾,溪流成患,大家认为“湫”字带水,水多成灾,便有人提议去“湫”之水,称作“秋溪”。可改名不久,水去火来,“秋溪”村又发生过一场火灾,他们便又下决心,让“秋”字再去火患,唯留“禾”字,说是“禾”生谷物,贻养苍生。就这样“禾溪”正名,一直延续至今。
溪的故事,水一样活脱穿村而流,水一样的智慧流淌在溪边许氏人家的血脉里。水,走谷穿滩,一路流连,又一路向前,带着一股股为生息而奔流的意志,在一个个山坳间滋养着一个个村庄。禾溪许氏家族的迁徙之路,长途跋涉的履痕,就如这溪流一般,来到了这里,用一堵堵土墙立起姓氏的标记,用一缕缕炊烟燃起代代生息的希望。许氏后人说,许氏入闽始祖延二公,原籍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新安村白马渡。唐朝宣宗年间(847—859年)任银青光禄大夫,与兄长延一公一道掌管皇室库钞,大中九年(856年)遭奸臣诬陷,被贬为楚州山阳县令,兄弟看透官场,决定弃官隐居,于第2年来到福建的政和县,至明成化元年(1465年),许氏又从政和楼下村徙居禾溪。许氏入闽肇基祖延二公的18代孙秦一公成了禾溪村许氏的开基祖,至今已逾500年,繁衍后裔18世。于我,许家的历史渊源,是一段家族史。于禾溪的许家则是一条延绵不绝的血脉之流。
溪水潺潺,家脉长长,禾溪之水的思绪里,不仅抒写着许氏家脉源远流长的寓意,也抒写着许氏家族生生不息的奔流意志,还流淌着他们的智慧选择。我在村尾的拓祖殿前,看着那殿下禾溪之潭,深蓝的水色,让人无法见到溪骨,满满蓄着许家人的智慧。他们说禾溪地处政和、寿宁、周宁三县交界之处,当年祖上移居此地是为逃征避税,各县官府来征时,说另一县已征,再给一点跑腿小费便能打发,便能规避严苛的赋征。我感觉这一说法的合理性,陆游有过“地僻临湍濑,门幽长绿苔。客书疑误达,僧刺媿虚来”的诗行,僧人都如是,何况官兵。且说许氏入闽时就是遵循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的大计而行。再往上溯源,读许家赘婿,唐代诗仙李白,为许氏家谱作的序,便知许姓家族,一向就有着趋利避害,甘居其下的善水之德。李白序中这样写着:“许氏系出高阳,高阳后有由者,尧让天下不受,逃隐箕山。司马迁登箕山曰:箕山顶上有许由冢焉。由之后有夷、齐贤德,武王封其孙文叔为许男,封地颍川许州也。”虽说历经数千年,可基因不变,禾溪的许氏血统纯正,善水之德长传,水的智慧一样福祐着他们。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运时而为,运势发展,正是这个三县交界之地让禾溪村的许家发达起来,成了三县周边一个集散区。人来气旺,物聚业兴,禾溪的流水里流淌出集镇的脾性,情绪中高涨着兴土木,建华构的激情。私家建大宅,大家修功德。修桥、建庙、兴祠、起宫。禾溪里人影晃动,长衫、短褂,堪舆、度量,抬石、扛木,夯土、架木……喝诗阵阵,礼炮声声。一天天,一年年,禾溪村的高高马头墙一端昂首邀云,挺立起一家家的骄傲,一端扎根溪中,钓云成景;一大片一大片的黑瓦铺起日行月停的驿站,风吹雨淋的过道;一对对石门立起家门的威严,刻在门前的对联,镌下源远的家脉,永久不衰的家风;宅院中的木雕灰塑、石雕砖刻,笔笔留韵,典雅幽居。这一切又借助袅袅炊烟燃起向天地感恩,向世人昭示禾溪人富足与安详。
静水流深,击石波起,禾溪人的善水之智就是一块玉石,小家要有大家护,他们把玉石投到溪中激起了一层层波纹,一纹纹扩大,随着这波纹行走,便会村中、村边、村外,看到一座座明清古建,三仙桥、许氏宗祠、显圣宫、保生宫、湫云庵、奶娘宫,村外的寺院、茶盐古道、百岁亭,一样一品,一寝一厦,端端孔安,不仅让禾溪村栖下了许多信俗文化,承载起不老的教化之功,还承载着禾溪人传统建筑工艺。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原名“澄明桥”的三仙桥,是一座木拱廊桥,它的营造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在其中,虽听不到当年斧凿与杉木的对话,听不到当年上梁时喝诗声,但可体会鲁班尺的精准尺度,榫卯严丝合缝的牢靠,体会到清明上河图中的桥搬到山村而更显风采。三仙桥,桥上加厝,厝上中间与两端加台,重檐构架,大有三台挺秀之貌,在禾溪的水上架起一道亭台美景,水里映照龙门之境。三仙桥不仅风雨无侵,桥中神龛端坐杨、柳、倪三仙姑和颜悦色,含笑迎接过往行客,日日倾听桥中小坐的人畅谈家事国事,一座桥架通了多维空间。回首桥北侧的保生宫,“叠罗汉”造字法撰写出的创意对联,再看到东侧民居壁板上的村民自题小诗,字字笔笔都彰显着禾溪人对文字的倾情与文化的内化之功。“三仙”“陈靖姑”“齐天大圣”等信俗,在禾溪村仿佛多了一份文心诗情的福祐。
或许是地利元素,更多是禾溪人的包容,禾溪成了小区域的中心,曾经一度为寿宁县纯池区公所驻地。禾溪的大气,如同溪水的汛期,这水一漫,就难以岁月静好,湫溪去水去火的禾溪还是历经了一场场的风雨。再添清末民初时局动荡,禾溪村匪患不绝。村里人说当时村中有5座炮楼,4座把口,村后最高的一座统领四方,防护着村庄的安全。我看着那座保存完好高高立挺的炮楼,心绪难平,好在消烟早已散去,看禾溪之水,是那样祥和平静,留下的一所炮楼权当一段历史的见证。
禾溪之水虽源源而来,但并没有给这里冲出一块大平地,禾溪村山多平地少,那所民国期间建起的禾溪小学要拾级而登。学校规模不小,操场、教室、礼堂兼宿舍楼、厨房,四大功能设施合围其中,总面积达到7500平方米。整个建筑采用四合院格局构建,教学楼单层建筑,中间天井,走廊环绕,两面采光。如今教室里陈列的当年课桌椅,这些桌椅连体,一个方向出入,且有靠背,学生不端坐也不行。我在摸摸拍拍中会找到那时代的秩序。教学楼之后便是一座两层建筑,一层礼堂,宽敞与高层构成了庄重的空间感,正厅设台,师者可以训导,学生可以表演。楼上是老师办公室与宿舍,外围足两米多宽的长廊环绕,土墙齐腰,站在长廊视野开阔,正面俯瞰全村,别的三面青山、梯田、园地尽收眼底,站在其上,可以用范仲淹的“登斯楼也,则心旷神怡”来描述。这座楼的后面是一块菜园与花圃,接着才是一排厨房。看着这块占尽一个山头的校区,看着这里有识之士陈列了许多农耕的生活和生产用具,看着那些禾溪村先人留下文房书墨,一浪浪的想法就像禾溪里的清流不断涌来。这里可以办研学基地,可以办美术写生基地,可以办拓展教学基地,可以办企业研修班,可以办的太多,太多。
站在校园的大门口前,我又把禾溪村揽到视野里,山静静晒在7月 的阳光下,老屋也静静卧在山脚下,溪水的思绪是一股股暖流。那天正是农历七夕,村中有人在溪边化纸钱祭祖,真是赶巧,看着那燃纸钱腾起的烟,腾起,消失,纸灰跟着腾起又落到溪里顺水而去。归去来兮,归去来兮!禾溪的思绪日日流着他们先祖传下的基因里,轻波荡漾,漾着美好的梦呓。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