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14 16:0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

华安仙字潭探秘


汽车从闽南名城漳州出发,往北行34公里便到了华安县沙建乡汰溪下游汰口的仙字潭。汰溪发源于汰内盆地西北侧的甲指尖,蜿蜒而下,在盆地缺口处许田村弯曲回旋,遇峭壁折向东汇入九龙江,积水而成深潭。隔着汰溪而望,对岸的蚶盘山高耸屏立,山脚下是高数十米的危崖峭壁,上面刻有六处文字,共20字,分布长约20米,大者一尺多见方,小者五寸大小,字形奇特,有的像武士盘踞,有的似舞女蹁跹,有的如剑戟兵器,有的似人面兽形,既非画图,又异行文。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苔披藤挂,无人能识,历代传为仙人留下的笔迹,故称“仙字潭”。

仙字潭风景迷人,其山势陡峭,云雾缭绕,原野如绣,是远古先民繁衍生息的好地方。从汰口迤西便是汰寨,它宛若一座山堡守住汰口,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寨上树林茂密,居住十几户人家。由汰寨沿溪逆水迤西,便是汰内,这是个群山环抱的山盆地,流水潺潺,清澈溪水里游鱼历历可数,向东流入仙字潭,青山绿水相映成趣,站在高处远眺汰内,炊烟袅袅,每逢春天,溪岸桃花盛开,男耕女种,宛如一幅“桃花源”胜景。

现代学者对仙字潭石刻进行考察,始于岭南大学黄仲琴教授。1915年,他不避风险,沿溪乘船到仙字潭,写成《汰溪古字》论文,说这是“盘瓠之后畲族祖先的文字”,在国内引起轰动。建国后,郭沫若及中央民族学院陈兆复研究员等许多学者都精心研究过,并撰写10多万字论文。1957年,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教授到仙字潭实地调查,认为“这是当地土著的一种遗迹”,探讨石刻文字产生年代、作者和内容,从而使研究走向深入。1961年,仙字潭被福建省列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专家游人纷至沓来,仙字潭成了令人瞩目的游览胜地。石钟健、刘蕙孙,林钊等一批教授相继前往考察,石钟健教授认为“这是古代越人的民间文字。”福建师范大学刘蕙孙教授(清末《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的孙子)将它与甲骨文、金文进行比较研究,译出这里石刻有两处金文通读为“吴战越战番”,这一考证如能定论,则汰口就是古代战场的遗迹。

尽管研究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我国学术界已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是仙字潭石刻年代为商末周初,距今约3000年。由于岩石硬度在摩氏5至6度之间,非金属工具不能镌刻,应是青铜时代的杰作。在仙字潭对岸的龟山上,已发现商周时期的遗址,出土一批印纹硬陶,石斧和砺石,砺石上留有金属磨砺的痕迹,因此可推断是商末周初少数民族的一种原始象形文字。有趣的是,有人认为远古番族在仙字潭战争失利后东渡台湾,成为今日高山族,因而仙字潭文字就是高山族最早的文字记载。

仙字潭摩崖文字是中国东南沿海各省上古人民仅存的石刻遗迹,对研究当地民族生活及考古学,民俗学等研究,都具有很高价值。

如今,仙字潭的研究探索还在继续进行,总有一天,人们将会揭开它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