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芦 飞 雪
俞宸亭
“秋芦飞雪”这个景名缘自于征名而来的“秋雪飞芦”,正在西溪宾馆评审征名的王翼奇先生突然击掌而起,说是不如改为“秋芦飞雪”,又有韵律感,又有灵动感。这一移动,将西溪芦花的神韵淋漓尽致于眼帘,引来了众人的一片掌声。
西溪有“三雪”,桃为绛雪,芦为秋雪,梅为香雪。金秋时节,登秋雪庵弹指楼,观秋芦遍野,赏芦花胜雪,乃西溪一绝。芦苇作为西溪湿地当之无愧的“首席”水生植物,几乎生长在视线所及的任何地方,也是西溪“领衔”的保土固堤植物。西溪的芦苇也是一个十足的宝贝。书上说,苇秆可作造纸和人造丝、人造棉原料,也供编织席、帘等用;嫩时含大量蛋白质和糖分,可为优良饲料,嫩芽也可食用;花序可作扫帚;花絮可填枕头;根状茎称为芦根,中医学上入药,性寒、味甘,功能清胃火,除肺热;有健胃、镇呕、利尿之功效。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本草纲目》、《本草图经》、《王楸药解》、《本经道源》等古代14种药物书籍上都有详尽记载。如《本草纲目》即记载芦苇能“解诸肉毒”。 说起“秋芦飞雪”这个景致,一定得说说周庆云这个隐居在秋雪庵的南浔儒商。他生于1864年,逝于1933年,字景星,号湘龄,别号梦坡,吴兴南浔人,祖先世居余姚,清乾隆间迁浔。发家致富后,建大宅于南东街南安弄南首,里人即以周申泰称之,为南浔“八牛之一”。他兴修铁路、创设银行及开办丝绸公司。周亦兴学,开办多所学校。平时爱好诗词、书画、文物、藏书,书画金石家吴昌硕,国学家沈涛园、朱古徵、王文濡等均是他的座上客。他放意山水,超山、莫干山均有别业。作诸游记,有《天目游记》《京江避寿记》《汤山修楔日记》。从游记而修方志,有《西溪秋雪庵志》4卷、《西湖灵峰寺志》4卷、《莫干山志》13卷。他还修建西溪两浙词人祠以及临安济川桥、宁波天童玲珑岩石经等。他的《秋雪庵志》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介绍西溪历史与文化的重要文献。他还收藏古琴、琴谱甚多,堪称“江南第一”。
西溪赏秋芦飞雪,顾名思义,说的是赏芦苇最好的景致,就是在西溪景区内唯一需舟楫才能到达的景点秋雪庵了。秋雪庵,初名大圣庵,始建于宋。陈继儒取唐人“秋雪濛钓船”诗意,题名“秋雪”。自宋而元、明,屡有兴废。清南浔商贾周庆云重建大殿三楹及弹指楼,复以旧制,并增三楹置为“两浙词人祠堂”,奉祀唐张志和以下词人1044人。
吴本泰的《秋雪庵八咏》道尽了秋雪庵的意象万千。我总是认为,千百年涤荡下来还能口口相传的唯有诗词歌赋,“文能传世”真是件令天下儒士尽欢颜的乐事。你看看,《仙岛荡》的“絮絮香云出讲台,层层湿翠带潆洄。虽无弱水三千里,不是仙人不到来”;《幔芦港》的“月魄风痕共悄然,四围苍菼半垂天。路迷不放渔舠入,只许沙鸥自在眠”;《秋雪滩》的“风颭云衣水寺秋,荻花飞絮满汀洲。数声柔橹一帆白,可是山阴乘兴舟”;《莲花幢》的“缚屋开畦乱水洼,法幢也似涌金沙。炉烟自袅蒲轮寂,匝地能开四色花”;《杨柳城》的“曳雨拖烟曲涧隈,宛如百雉护香台。东风忽漫分开绿,却放青山入户来”;《薝匍篱》的“小白花山是也非,一袈裟地众香围。若为金翅来栖宿,只有穿篱蛱蝶飞”;《护生堤》的“凭将慈愿作金汤,流水前身施象囊。莫道方塘才半亩,十千天子礼空王”;《弹指楼》的“半空清梵落云头,乍可凭高见沃州。我已同龛弥勒久,不须今日始开楼”。这八首七言绝句,将西溪秋日观芦的各路风景“一网打尽”,依我说来,就是“梵语,云天,花香,蝶飞,方塘,曲水,沃土,田畦,楼阁,雅士,莲座,荷池”了。
我一点也不隐瞒对徐志摩先生的尊崇,在以前的一些文字里,只要有可能,我就会录一些他的语句,在我看来,哪怕是一个标题,都是旷世才子的所为。他对西溪也情有独钟,曾作《西伯利亚道中忆西湖秋雪庵芦色作歌》,文字之优美,可见一斑:
我捡起一枝肥圆的芦梗,/在这秋月下的芦田;/我试一试芦笛的新声,/在月下的秋雪庵前。
这秋月是纷飞的碎玉,/芦田是神仙的别殿;/我弄一弄芦管的幽乐—/我映影在秋雪庵前。
我先吹我心中的欢喜—/清风吹露芦雪的酥胸;/我再弄我欢喜的心机—/芦田中见万点的飞萤。
我记起了我生平的惆怅,/中怀不禁一阵的凄迷,/笛韵中也听出了新来凄凉—/近水间有断续的蛙啼。
这时候芦雪在明月下翻舞,/我暗地思量人生的奥妙,/我正想谱一折人生的新歌,/啊,那芦笛(碎了)再不成音调!/这秋月是缤纷的碎玉,/芦田是仙家的别殿;/我弄一弄芦管的幽乐—/我映影在秋雪庵前。
我捡起一支肥圆的芦梗,/在这秋月下的芦田,/我试一试芦笛的新声,/在月下的秋雪庵前。
西溪的“秋芦飞雪”是由来已久的雅事,不只是秋雪庵周边能看看芦花胜雪的景致,秋雪庵外“在水一方”的芦苇更有一番独乐乐的自在从容。在水中央的芦苇并不纤弱,杆子通直,雪白雪白的穗子垂挂一边,并没有风摆杨柳的随意。叶子绿绿的,是不偏不倚的那种正绿色。有的只有那么几穗,看来也不孤清,一望过去连绵迤逦,不消说的颐指气使,就像“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银装素裹。
又有,在楼里,廊下,亭前,屋后,四处可见的楹联匾额,点拨了你的昊天心语,梅竹山庄“虚阁”的“溪漾轻舠,昼邀竹影夜邀月;韵催白雪,秋着芦花冬着梅”;西溪草堂“快雪堂”的“烟水一泓梅乍放;荻花四面鹤频来”;高庄“和鸣书屋”的“清酒边,满纸春云润屋;芸窗外,一溪秋雪摇空”;洪钟别业“浮碧轩”的“杨柳清风,此地系舟几度?蒹葭白露,伊人在水一方”;蕉园“瑶华斋”的“瑶圃梦蕉,无觅闺中秀质;华斋咏絮,长怀林下清风”;曲水庵“洗心斋”的“九曲通幽芦笛远,一庵环翠梵音长”……读着蔡云超新作的西溪十景诗所描写的《秋芦飞雪》,“秋色邈云汉,扁舟野水寒。澄观溪上月,飞雪曳前滩”。那秋与云平,棹舟清溪,明月澄怀,风曳芦花的情景,如画般呈现眼前。“秋芦飞雪“,就这样引领了新出炉的西溪十景。
更有,在别处的逍遥。说得出来的西溪风光里,总能找到几株芦苇,几叶蒹葭,几穗芦竹,几许芦芒,说是西溪的水中精灵是再为贴切不过了。行在西溪,走在西溪;不管你是去开会,还是去游赏;你一个人也好,两三个好友也可;或是携妇将雏……用尽了你的全身解数,左一眼的芦花漫漫,右一眼的秋荻瑟瑟,看你怎么逃得出芦花对你的一见钟情,再见深情,三见倾情。
你,逃,还是不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