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5 19:0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唐 颐



杨鸿斌与采峰别墅

 

   

 

 

2015年初,福州市台江区政府斥资5000万元人民币购下采峰别墅,之后不久,又投入200多万元修缮这座省级文保单位。2016年的白露季节,我慕名拜访采峰别墅,别墅闭门谢客,仍在修缮。负责修缮技术指导的池工程师告诉我,修旧如旧工作必须“磨洋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质量,争取年底竣工验收,新年对外开放。我徜徉于这座百年老屋,细细品味沧桑岁月留下的痕迹,久久不忍离去。

杨鸿斌(1884—1974年)原是采峰别墅的主人。他出生在台江长汀村,即现在的宁化街道,这里当年属于福州的贫民区。那时的福州已是“五口通商”的口岸,闽江上外国轮船川流不息,热闹非凡。杨鸿斌家境贫寒,他七、八岁时就提着篮子到码头卖光饼,肯吃苦又机敏,而且他家光饼从不偷工减料,逐渐在台江码头一带小有名气,小本生意倒也红红火火,这光饼一卖便是10年。

至于杨鸿斌19岁那年为何漂洋过海下南洋,则有好几种说法。有的版本说,他经常登船卖光饼,结识了不少船老大,有位船老大见他聪慧勤快,便收他为徒,带到马来西亚槟城经商。有个说法最富戏剧性,说他有一次登船卖光饼,没有卖完,舍不得下船,结果船开走了,他就这样“漂”到了南洋。

据原福建师大历史系教授林精华描述:杨鸿斌19岁随友赴马来西亚槟城谋生,进商场当学徒。因聪颖好学,勤奋干练,深受老板器重,被破格升至商场经理。不久取得老板允诺,多方集资独立创办“振光”公司,经营进出口贸易,兼发展橡胶林、椰林种植业。因经营有方,历数年艰苦创业发展成为槟城的商业巨擘。

杨鸿斌生性慈祥,谦恭待人,热心公益事业。为团结、联络在槟城的福州籍华侨乡亲,他发起成立“槟城福州会馆”,担任永久理事长,并出资购买地皮建会馆。人们为表彰他对会馆的贡献,把会馆大礼堂命名为“杨鸿斌礼堂”。

我于2016年元月走了一趟马来西亚,也造访过槟城。槟城号称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和新山市之后的全国第三大城市,华人众多,据说人口与马来人平分秋色,所以华语在这里畅通无阻,让你丝毫没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那日,槟城的福州乡亲陪同我拜访福州会馆,一眼望见“杨鸿斌礼堂”巍巍耸立,它历经百年沧桑,不仅依然充当福州十邑乡亲聚会的场所,也已成为一座历史文物,更是一种精神标志,标志着南洋华侨华人勤劳、勇敢、智慧的传承。

福州乡亲告诉我,杨鸿斌是槟城著名的爱国侨领。他当年为使福州籍华人子女受到良好教育,同时将中华民族传统和福州民俗文化代代传承,出资创办槟城“三山学校”,自任校建委会主席。那天,我在福州会馆遇见两位年近古稀的福州乡亲,他们均毕业于三山学校。他们一开口说话,我便听到带有亲切的福州口音的普通话。两位老人告诉我,他们均儿孙满堂,儿孙分布在好几个国家。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通晓4种语言:华语、福州话、英语、马来语。

1920年,37岁的杨鸿斌衣锦还乡,此番回乡的目的是要建造一座大屋。他选中了登临可南望闽江的彩气山肇基。据说有人将彩气山挖出的土过称,竟比石头还重;放到火中烧,泥土干后成蜂窝状,孔隙中似有水银渗出,这是聚财吉兆。杨鸿斌的大屋占地面积约3.5亩,建筑面积520多平方米,从动工至落成仅花费5个多月的时间。大屋取名“采峰别墅”。“采峰”寓意着采5座山峰之灵气,指别墅坐落于彩气山东麓,背靠乌石山,面对藤山,左鼓山,右旗山。其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住宅“风水”之说,天人合一,阴阳和谐。

彩气山与大庙山连成一体,如果说大庙山为龙首,彩气山便是龙脊。大庙山净高虽才31米,但文化底蕴深厚。它又被称作越王台,因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汉王册封无诸为闽越王,无诸在此筑台受封而名。至今山上保留有“全闽第一江山”碑刻。明末曹学佺诗云:“山河原属越王台,台下江流去不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围绕着大庙山,这里商店民居、会馆祠堂、拱桥街巷逐步形成,鳞次栉比,成为闽江之畔最繁盛的商贸中心,名曰“上下杭”。上下杭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福建省海洋文化和闽商精神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福州传统商业博物馆”之美称。采峰别墅便是上下杭古城的一颗璀璨明珠。

推开上杭路122号一扇不起眼的紧闭的柴门,一条宽3米多、长60多米的甬道出现在眼前,青色大理条石铺设,缓缓上坡,两侧高墙耸立,那宏大气势让人眼睛一亮。甬道当年又称“马道”,供马车通行,因为在汽车尚未普及的年代,大户人家出行以坐马车为主。

踏上湿漉漉的条石,带着几分神秘感轻轻前行,穿过照壁,一座两层高的灰色砖楼豁然展现在眼前,在大榕树和高高的玉兰树掩映下,爬满紫薇藤的大门微微开启,似乎向你打开尘封的往事。

这是一座典型的20世纪初中西合璧的建筑,连名字都是中西合璧,“采峰”为中国文化,“别墅”乃舶来品。大厅宽敞透亮,彩色花纹瓷砖铺地,光影照人,完全可以办舞会。据池工程师介绍,别墅的主要建材如地砖、楠木、钢材等都是从海外运回的。地砖都有百年历史了,还鲜艳如新;就连外墙的砖头,也是海外专门烧制的,刻有“采峰”两字;大厅之所以这么宽敞且不立柱子,是引进了钢筋混凝土技术,解决了建筑大跨度、大出挑等技术问题,而且设计时将工字钢藏入隔层中,使之外形更加美观。

修缮所用的脚手架已经拆除,上二楼的楼梯精雕细刻,连踏板用料均是楠木。每一扇窗户样式也是中西合璧,上半部采用中国古典镂空花格,下半部饰以玻璃,外面安装百叶窗,皆是珍贵的楠木。二层以开敞式的挑廊相连,并设以半圆形的观景阳台,视野开阔。庭院小巧玲珑,假山、流水、亭榭,却也曲径通幽,有着江南园林之典雅,又透出热带南洋之风韵。是否可以这么以为,20世纪初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诠释的是传承与批判、改革与开放、实业救国等理念?

遥想杨公当年,事业如日中天,英姿勃发,登楼凭栏,眼前的滚滚东流水通海越洋。他一定是想到一水相通的槟城虽是事业发祥之地,但自己的根还是在闽江之北的上下杭。

衣锦还乡,不仅为了风光无限,更为了报答桑梓,杨鸿斌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家乡的慈善事业。他在福州创立慈善社,资助孤苦无靠、生活穷困的贫民,给困难产妇发“产粮”,给赤贫者“冬赈”,向孤儿院、平民医院、佛教医院提供巨额资助。1926年,军阀张毅的部队在闽侯瓜山一带烧杀掠抢,村落被夷为废墟,萨镇冰将军筹资为难民建庐舍,辟“南通路”,修“苏州桥”,得到杨鸿斌全力相助。竣工之日,萨镇冰与杨鸿斌携手并肩剪彩。此事在福州传为美谈。1948年6月,福州洪水泛滥,灾情奇重,杨鸿斌慷慨解囊,救助灾民,灾后又捐资修复水利,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长期做善事的杨鸿斌老人于1974年去世,享年91岁。

百年岁月,风云激荡。如今,人去楼空,唯有南面的一江之水向东流。所幸的是,老屋历尽沧桑,老而弥坚,但愿修旧如旧的采峰别墅如期开放,并能多方收集陈列老主人海内外岁月的珍贵资料,让这座伫立闽江之畔的百年老屋和滔滔不绝的江水一起为南来北往的游客叙说闽商荣光。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