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闽菜
张 厚
我1966年高中毕业,1969年首批上山下乡,到闽北山区插队,1971年底因父亲突然病逝,母亲长期病卧在床而被“照顾”回城,到福州市饮食服务公司工作。1972年的春节就在福州名气很大的聚春园菜馆卖年糕。当时饮食业网点凋零,货源紧缺,品种单一,服务态度生硬。餐馆里卖的菜品,名为“大众化”,实际是简单化。如市面盛行多年的“角六面”,每碗1角6分钱加3两粮票的,几滴油,数根葱条、肉丝,三五片青菜叶,加上清水、面条,煮熟即成。“荔枝肉”可不管肥肉瘦肉,剁成小块,加上土豆块(土豆比肉多),沾上粉糊,油里炸过,加糖醋熘一下即成,徒有酸甜之味,而无“荔枝”之形,更不用说“神似荔枝”了。“醉排骨”光有骨头见不到肉,美其名曰“上溜排骨”(“上溜”为福州话“尝过即丢”的谐音)。所有服务取消了。服务员成了交警,站在门口,嘴中发声,手势比画:“这里排队买签,那里拿筷子,柜台那儿取货,自己找座位坐下。”当时我认识的闽菜,就是这些。所以听说分配到饮食行业,心都凉了半截。
机会在于1972年下半年,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向国务院打了一个报告,说这样不行啊,华侨和国际友人非常有意见,建议整顿服务工作。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同志,批转了广东省的报告,要求全国各地都要开展“整顿服务工作”的活动。福建省革命委员会以福州聚春园为试点单位,抽调当时还在各“牛栏”学习的二十多个商业系统的中层干部组成工作组进驻聚春园,我有幸作为单位代表,参与整个调查过程,借此认识了聚春园的厨师、服务员和管理人员。通过与他们的对话,我才知道福州市饮食业概况、聚春园的发展历史、郑春发的生平事迹,才知道闽菜的博大精深,才知道“做食”不简单。
行内技术工种大体分为砧板、企鼎、包担、烧烤、甑鼎、出街、跑堂,统称饮食业的“七条椅”。
砧板司掌刀工。上等刀功可在纱布上切里脊丝,脊丝一根不连,纱布完整无损。聚春园有道名菜叫鸡茸金丝笋,先把冬笋切成5厘米的段,再把段切成纸一般薄的片,最后把片再切成头发粗细的“金丝”,所有“金丝”要求精细均匀,长短划一,不断不缺;把这些“金丝”用上汤煨制软润入味,再与鸡茸、蛋液搭配,急火快炒,使其紧密相依,相黏成糊。成菜颜色金黄,质地松软,润爽唇齿,留香喉舌。若不细品,还不易发现笋在何方哩!
企鼎司即煮手。聚春园创始人郑春发提倡重“汤”,做到凡是需要加水烹制的菜肴都用有滋有味的“汤”来代替,以增强菜肴的“内功”。郑春发把“汤”在做菜过程中的作用发挥到“一汤十变”“无汤不行”的地步。所以吊汤是企鼎司的基本功。百余年来,聚春园每天要调制的“汤”有四种:
一曰“上汤”。系用老母鸡、牛肉、猪里脊每斤加水三斤放于蒸笼中蒸5—6个小时制成。名为“上汤”,实际是用于烹制一般菜肴的“清汤”。
“双强”在探讨烹饪技术
二曰“高汤”。用鸡骨、鸭骨、猪腿骨或猪其余部位的大骨,用大火熬数小时,待骨头中的胶质全部溶解,汤呈白色时即成。主要用于制作煨、烧类菜肴,如蟳肉烧豆腐、冬菇笋等。
三曰“奶汤”。用大鱼的鱼头,甚至于用整尾鱼如草鱼、鲢鱼、鲫鱼、黄瓜鱼等,用大火熬制到汤呈白色,再另起热锅,倒入少量麻油、加入葱白、姜片和两三粒花椒,将奶汤冲入,盖上锅盖,再烧几分钟,既增白色,又去腥味。奶汤用于扒烧、奶汤制品,如“奶汤草肋”等。
四曰“茸汤”。在上汤的基础上精制。把鸡脯肉剁成茸,加入鸡血,捏成团放入上汤内用微火加热,鸡茸团会将漂浮在汤中的残渣吸附,使汤汁变清,汤味更浓。再讲究的,则用鸡脯肉、牛脊肉、猪里脊肉合剁而成的茸团放入汤中,再用微火炼制。此汤称为“三茸汤”。将此汤点在舌尖上,与上腭相咂品味,连咂七下还有余味,又称“七咂汤”。汤清如水,其味醇和,是制作鸡汤氽海蚌、鸡汤鱼翅等高级菜肴的必备原料。
由于长期讲究汤的调制和使用,人们渐渐把聚春园的菜肴称为“功夫菜”。聚春园的烹饪又影响了闽菜,使闽菜有了“内功菜”的名声。
聚春园的烧烤技术据说是由左宗棠的老家厨传授的。老家厨随左帅出兵新疆时,学得塞外游牧民族烧烤技术,后吸收满族及粤南烧烤技法,将所学融会贯通,改北地的挂炉烧烤为地炉烧烤。以烤乳猪为例:在地炉上平铺木炭,将乳猪全身抹上麻油,用铁棍贯之,置于火上翻转,烤到炽炭近化为灰时,乳猪全身呈金黄色,其皮不发泡,肉到口里酥脆欲化。老家厨把技术传给聚春园“彬师”,强木根的伯伯强祖淦是彬师的高徒,可惜后来强祖淦被调往安泰楼,使聚春园烧烤一度中断。
包担,现在称为白案。包点既能配合主菜上席,又可供门市销售。1972年聚春园朝八一七路大门内左侧还有一个“包柜”,早上九点左右专售包点和卤货。聚春园包点制作颇讲究,有葱花油饼、蟹黄饺子、芝麻烧饼、四方饺、萝卜饼、千页糕、寿迈、银丝卷等。包柜热卖的还有“方圃”和“肉包”。“方圃”是加了一点白糖而制成的方形甜包,由于控制了面团发酵,口感甜润而又紧实;聚春园的肉包馅饱面松,个大色白,不露馅不漏油,很受市民欢迎。
大菜馆厨房内还有专司蒸饭、蒸菜的“甑鼎”,专司小吃冷碟、花色拼盘制作的“碟仔司”,分工甚为细致。
“出街”专司外出采购原料、收款及接洽“出杠”业务和接受定席。
跑堂,即堂倌,也有称“小二”的,是旧时对服务员的称呼。堂倌要熟悉厨房的操作过程和菜肴制作常识,更要和蔼可亲,讲究礼节,有礼貌,在服务过程中做到“望、闻、测、问”四个字。“望”即观颜察色,“闻”即听话听音,“测”即推测心理,“问”即当好顾客的顾问参谋,巧妙应答释疑,提供相应菜单。堂倌基本工资低微,要靠小费弥补收入,只有服务到家,令客人满意,才能得到小费。有一句行话,叫“坐过七条椅,不怕没饭吃”。
饮食业服务项目也有许多名堂。
一品钴:钴,是锡制的扁圆形盛器,按钴中的分隔,分四格、八格、十格等不同规格,每格可盛一道菜,多为全鸡、全鸭、鲍鱼、刺参之类的上等菜品,是馈赠亲友,孝敬长辈的绝好礼品。送礼者可按需挑选菜的数量和品种,指定时间地点,由店内小工提着送去。受馈者自行加热调味。
出杠:杠,是一种专门制造的圆形木质担子,上有圆盖,中间用一条木杠穿过,可挑可抬。凡有顾客要求上门办菜的,就按菜单将原料洗净、切好,装上盘碗,一盘盘放于圆木担里,叫小工或挑或抬,跟着“企鼎司”,到顾客家中现场烹调。如果顾客只要几盘熟菜,就在店中加工好装盘,再放在用木制的四周有边的长方形盘子(福州叫桶盘)中送上门去。由于木盘保温,即使在冬天,菜送到客人家中时,还是热气腾腾的。出杠业务在旧时聚春园的营业中占有较大比重。现任高官有不便外出饮宴的,退居林下的显宦欲在家中宴客的,有的富商为避喧哗要在私宅聚友商谈的,均可呼聚春园出杠。巨绅陈宝琛、郑锡光家住螺洲胪下,离店二十多里路,聚春园也是唤之即去。东家除付筵席费用外,只需另付一些彩钱而已,甚是方便。
席票:席票系一种礼券性质的有价证券。票面金额不同,买者可根据需要购买,馈赠亲友。因赠者在购买席票时已付清价款,受赠者可以不拘时间到店享用,既可一次性用完,也可分多次使用。每次支用若干,在券面标明金额,支用完毕菜馆将券收回注销。席票并无记名,受赠者可将券转赠亲友。彼此投报往来,席票的用途越来越广,不但流行于福州市面,亦时见于京、津、沪、穗各地交际场中。一票售出,有的辗转数年始来支用。此项业务在清末极为盛行,民国后才渐渐衰落,但仍有持券者前来请兑者,可见当年发行盛况。
点菜:有两种,一是店内备有菜品介绍并印制成单,客人到店,服务员递上菜单,由顾客自己点;一是客人到店,服务员口述本店招牌菜及其特点,由顾客挑选。
和菜:指与顾客点菜不同的经营方式。一般由顾客指定价格后由厨师开列菜单,征询顾客意见,或作个别改动。以聚春园20世纪20年代经营为例,一般和菜有四个档次。最低的6角钱三道菜有二都蚶、煎糟鳗、杂烩汤,量够2—3人进食;1元钱的有五味菜,如荔枝肉、炒肝胗、生炊蟹、三仙燕和大杂烩,够4—5人进食;最高的4元钱,就可围一圆桌,上10道菜,供12人共享了。据传“和菜”方式从上海传来。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有“小酌之和菜”记有:“小酌者,二三知己之小饮也,不足为宴客,沪上所宜者为和菜。和菜,酒楼有之,碰和时所食也。凡四碟、四小碗、二大碗。碟为油鸡、酱鸭,火腿、皮蛋之属,小碗为炒虾仁、炒鱼片、炒鸡片、炒腰子之属,大碗为走油肉、三丝汤之属。碰和,赌博之一种也,仅四人。谓之和菜者,言仅足敷四人之便餐耳。”
唱堂叫菜:旧时饮食店服务方式之一。跑堂将宾客点的菜和口味要求、分量大小等用极有韵味的唱腔传给厨房,又把厨房送出来的菜用“来啦!……”唱给宾客听,达到渲染气氛和加大宣传目的的服务方式。
市声:不少肩挑手提、走街串巷的点心摊(担)个体户,不靠大声吆喝来吸引顾客,而用特殊的“市声”。如鱼丸,是用汤匙和碗相撞击发出的“亢、亢、亢”的清脆响声招徕顾客。卖面条的在夜间肩挑小食担者,以敲打专用木制响器发出“朴、朴”声,吸引顾客,以猪骨为清汤,现煮现卖切面或扁肉,每次只煮一小碗,实惠可口,是人们喜爱的宵夜方便食品之一,俗称“朴朴面”。还有一种卖“软糕”的,以米粉、糖蒸制而成,雪白色,片状,松软香绵,不粘牙,用纱布包好,置于甑中,卖糕者头顶甑子,肩扛木支架,沿街叫卖,一路吆喝“哦——”,声音拖得很长,浑厚而低沉。在人多的地方,放下木架支起甑,即成摊点。卖时用秤称重,以两计价。这种“软糕”从闽南传入福州,制糕卖糕者多是莆田人。福州曾流行一句顺口溜:“兴化兄,卖软糕。”
改革开放前,每到深夜,所有的餐饮店都关了,只有那特殊“市”声在空荡荡的街头回响,夜归人循声而往,为城市增添了生意。
这次调查整顿进行了近两个月,最终由我主笔,写成了聚春园整顿服务工作的总结。这个报告有关部门转发到全省饮服行业参照执行。当时的氛围不宜传播这些内容。直到2002年,福州市政府整合全市国有饮食服务企业,组建聚春园集团,我整理了相关材料在《百年聚春园》一书中出版。2009年我参与《闽台文化大辞典》编委会,任“饮食卷”主编,也把这些名词收入词目。
(原载于《炎黄纵横》杂志2024年第3期,作者为福州市聚春园集团原总经济师,福州市烹饪协会原副秘书长、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