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楼,时间之外,无人能为你加冕
金麦子
多年前的一个夜晚,我突然从家里的一扇窗口,看到一座金碧辉煌的楼宇从黑暗中浮现出来。有那么一瞬间,我恍惚以为是出现了幻觉。定睛细看,我的精神立马为之一振——从方向上判断,它立于屏山之巅!这座神奇地出现在视野中的楼,应该就是传说中一直存在、现实中刚刚完工的镇海楼!
现在回想,那一夜的灯火,应该是镇海楼即将竣工之前的试亮灯。因为不久之后,即2009年初的某一天,各路媒体争相报道镇海楼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
镇海楼
镇海楼的这一次隆重亮相,是它历经六百多年风雨沧桑后的欲火重生。
从明洪武四年(1371年)初建到1970年的拆毁,这六百多年的时间里,镇海楼几经重建重修。其中,三次是遭雷击,两次因失火,一次被大风吹倒,两次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最近一次是人为拆除。
镇海楼因何而来?为何屡毁屡建,绵延屹立几百年?它对这一方土地上的人们意味着什么?……
一
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委任驸马都尉王恭为福建行省参政,也就是派这个女婿到遥远的福建兼任最高行政长官。明初期的驸马,皆授予驸马都尉职,列于伯爵侯爵之间,位高而责重。
朱元璋时期的驸马,多是“勋戚子弟,资貌洁修,仪正详谨”,就是说,尊贵的驸马爷,多出自文武勋臣之家,从相貌到品行都要经得起严格考量。在到福建之前两年,王恭就亲自率领精锐部队,一举平定了浙江的兰秀山反明武装。他对东南沿海的形势了如指掌。镇福建后,正值泉州府惠安县陈同作乱,占领永春、德化、安溪三县。泉州卫姚得、龚胜等率兵讨伐,败下阵来。指挥周渊又督兵进击,还是战败。于是,驸马都尉王恭亲自率兵征讨,大获全胜,并活捉贼首陈同。从史籍中对这两次战役简洁有力的叙述,我们可以一窥王恭不同凡响的将帅之才。
王恭于朝堂受命后,日夜兼程到达福建。此时的福建首府福州,经受了元末的腐朽统治,加上连年的天灾、战乱,已是百业废弛、民生凋敝。他目睹着百废待兴的一切,看到连年征战已毁坏殆尽的城垣,心头涌起的最为急迫的事,就是筑城墙。在那样的时代,作为一个率领过千军万马征战沙场的人,他最明白,坚固的城墙就是最有效的防御外敌入侵的工事,同时,威武雄壮的城墙本身,也是威严统治的象征,具有现实的威慑力。
从这一刻开始,王恭的名字,就与福州城墙永远联系在了一起。
二
在王恭到来之前的一千四百多年间,福州历朝历代也都在不断地修建、改建、扩建着城墙。
最早的记载,是在闽越王无诸时期,先人们在越王山东南麓冶山一带筑城建都,称“冶城”,这是福州的城垣之始。当然,限于生产力水平,那时的城墙,是用黄土夯筑,冶城可谓一座土城。位于冶城之北的越王山,当时古木参天,羚鹿相逐,像一道碧玉妆成的屏风,每到冬天,还能为冶城挡住北面来的寒气,由此,人们把它形象地称为“屏山”。闽越国严禁在屏山樵采,有效保持了森林的原始状态,涵养了丰富优质的水源。屏山成为冶城的风水宝地,也成为未来福州城市文化发祥的摇篮。
此后,福州古城在筑城、毁城间轮回。冶城毁于汉武年间。后来,晋武帝在闽设晋安郡,郡守严高建子城,规模比冶城大。
唐王审知筑罗城,把子城围成了内城。后又筑南北夹城,罗城进一步扩大。
宋初,赵家王朝顾虑南边有反,下令废毁城垣。
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程师孟知福州,动工修建福州城。这次的修筑,超越了以往,成就了福州历史以来最大的一座城池。城上建楼阁九座,同时疏浚内河与护城濠,架桥12座,使福州形成了“山在城里边,城在水中间”的独特美景。
不幸的是,这些美好的筑城修垣工事,在元末再次被废毁。
历史走到了明初驸马王恭镇福建时段。
1371年,王恭开始了他生命中也许并不算太耀眼但对福州影响深远的重要工作——筑府城。
王恭是个军事家,他对筑城的考虑,首先是有利于军事防卫。福州古城建设,自北向南形成南北中轴线的格局。城北为屏山,海拔仅72米,可谓无险可守。王恭将福州城墙的北段从以往的屏山脚下,延筑到屏山上。这为城北设置一道人造天险,而且站在屏山之巅的城楼上,即可俯瞰全城、审时察势,做到攻守自如。
往南,则把乌山、于山环抱于城墙之内。府城广袤方圆十余里,由接近圆形的城墙所环绕,其道路水流,均体现藏风聚水的原则,按传统的说法,这样的规制,风水奇佳。明代时人对福州府城就有高度赞誉,王世懋在他的《闽部疏》中生动描述过:天下城市,最好辨认的莫过于福州。群山罗抱,小山坐落于其中,乌山、于山东西相对。城外,东面是鼓山,海在鼓山之外;西面山岭迤逦,像展开的旗帜,称为“旗山”。东西旗鼓相配……在城内登乌山远望,闽江乌龙江,历历在目。山川如此明秀,实在难得……明人王应山在《闽都记》中也是类似表述。
三
那时,刚刚建于屏山城墙上的城楼还不叫“镇海楼”,而叫“样楼”。王恭借鉴了各地城楼的优点,精心设计修建了这座样楼。之所以叫“样楼”,是因为府城的其他各座门楼皆以此楼为标准样板。
因为有样楼的存在,屏山也被称为“样山”。
当样楼建成的那一天,我们想象着,王恭意气风发,携众登临。眼前稻浪层层,随风起伏;四围河网交错,渔舟点点;极目远眺,晴沙万顷,浩浩闽江奔来眼底;更远处喜茫茫空阔无边,在那里,闽江奔腾入海……此时,镇海楼四面吹来的风,也一遍遍吹拂山脚下这座吉祥的府城,滋润着这方有福之州。
那时,即将入港的船只遥遥可望府城制高点的样楼。它醒目地突出于城市的天际,从建成之日起,便成为进出闽江口航船的“准望”。航海者可以凭着样楼的指引,找到进港的方向。
正因为如此,这座样楼一建成,就与大海建立了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因为福州城历来多受台风侵扰,那个时代的低矮木构建筑,常常在肆虐的风雨中,倒塌倾覆。而城北山巅上的样楼,以大石砌成,坚固伟岸。人们从府城的每一个角度都能仰视它,一次次目睹它在风灾雨祸中屹立的雄姿,渐渐地,它就被赋予了神力,先人们认为它不仅掌控着海陆交通,更具有镇海之功!于是,样楼的“镇海”之名,不胫而走。“越王山拥海潮流,山上嵯峨镇海楼”,诗词歌赋一时传扬,镇海楼之名为天下认可通用。
历经六百多年岁月洗炼,镇海楼早已不仅是一座楼,它更抽象为一种符号、一个充满意味的象征。后来的屡毁屡建,都在形制上沿袭着最初的标准,它就像一个不可替代的基因,永远植入到福州的精神内核之中。
2006年的重建,平面尺寸依然按旧制,只是根据屏山周边楼宇的建设状况及山形的略有变化,为再现镇海楼当年屹立于屏山之巅的宏伟气魄,而把基座提高了十米。新时代的镇海楼,是更为坚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吸取了古建筑中诸多美的元素,外观为歇山顶加腰檐、城门式高台二层楼阁,雄伟壮丽。城楼朝南面的匾额上,写有“镇海楼”三个大字。匾额正下方的台阶中间,置一幅巨大的高浮雕石刻“双龙盘海”——两只栩栩如生的巨龙压着翻滚的海浪,“镇海”之意,韵味深长。
当你走到镇海楼西侧,会被一组排列成神秘图案的石缸石柱吸引。这就是传说中的“七星缸卦阵”!是镇海楼几百年来的“必配件”。七口石缸按天象上的北斗七星方位图排列,成斗勺状。古人以为,斗勺盛水,可伏火灾。对古人而言,水火之患皆猛于虎,防火与镇海一样重要。把伏火之阵摆在镇海楼旁,是人们认知范围内的切实必要。如今依然保留七星缸卦阵,是向历史致敬,向先人致敬,也是以实景再现的方式,讲述镇海楼无数动人故事中的一个。
四
现在,你如果走进镇海楼,还会发现,它拥有一个令人惊诧的巨大地宫。这个地下空间,就是由特意加高了十米的镇海楼的基座而产生,它被独具匠心地设计为名城馆——集中展示福州两千两百多年历史文化的现代化高科技展馆。在这里,你可以从巨幅的3D投影屏幕中,从地面上井然有序的实体模拟社区间,从墙上的软木画、油画里,从玻璃地面下的模型中,直观地看到福州千百年来的建筑变迁史、城市演变史、文化演进史。
在这个现代化的多媒体展示馆,当你看着冶城的土城墙,看着府城中屏山之上的镇海楼,看着古老的安泰河边,市民们怡然自得的生活情景,看着惟妙惟肖的鱼丸老铺……你的脚步忍不住要停下来,等一等自己正在穿越千年的纷纷思绪……
从名城馆走出来,你拾级而上二楼的观景台,此时,偌大的福州城在眼前展现如画。
“群山罗抱”的景象依旧在,只是眼前无数的高楼大厦与纵横交错的路网,让远山更远、黛色如烟。闽江依然在浩荡奔流,只是站在这里,我们的视角已不能与它相接,可它知道,它所养育的这一方土地上的人们,正在创造着更多美好奇迹。
此时此刻,我们多么幸运,和镇海楼站在一起!它跨越六百多年的时光,带着历史的见证而来,它凝结着千万人的智慧、审美与情怀,寄托着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海晏河清的平安世道的向往,对风调雨顺的美好生活的祈求……面对它,我们似乎找不到足够明亮、足够厚重的词语,以匹配它的荣光,我们的每一句赞美都显得那么清浅无力。默然中,一个声音从心中响起:除了时间,谁还能为它加冕?
我与庄严宏伟的镇海楼站在一起,在阳光下,在星光下,瞰有福之州,正天地澄明、春程万里。
(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鼓楼》;图片来源于“闽都文化研究会”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