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1 00:1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黄河清



三山会馆听足音

 

河清

 

 

三山会馆在古城大西门磡头街的西段,在一条满是鹅卵石的南浦溪的岸边,在一棵棵桂树堆里,在香飘十里的桂花丛中。

浦城是桂树下的一座古城,桂叶上的家园,通过桂花的倾诉,我才得知这座飘香的古城,通过桂树我要去叩问桂树边上的故事,探究古城悠远的历史。早在旧石器时代,一支原始部落就栖息在南浦溪流域两岸的山丘上,他们在森林里用石锛、弓器追逐、射猎禽兽,在曲折的溪流间捕鱼捉虾,在溪流两岸的盆地中,用石斧、石刀锄地掘土,开垦长满荆棘的处女地,在溪岸边的平地上,搭架茅屋窝棚,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日益繁荣,遂成巨镇。一直到了1800多年前的东汉建安初年正式置县,是福建古代最早建县的5县之一。自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后,中原入闽路线多经运河达钱塘,溯须江至江山,越仙霞到浦城。由于浦城地当孔道,物流人走,遂成福建与中原交往的必经之地。《读史方舆纪要》曰:“凡自入闽者,由清湖渡(今浙江江山市南),舍舟登陆,连延曲折,逾岭而至浦城县西,复舍陆登舟,以达闽海,中间二百余里,皆谓之‘仙霞岭路’。”唐代以来,仙霞岭路是福建物资出入中原的主要通道。当时浙、赣、皖盛产丝绸、瓷器、茶叶等,大都通过仙霞古道进入东南沿海的福州、泉州、广州等港口运往异国他乡,从而连接起“海上丝绸之路”。顺着南浦溪而上,一条砌满石阶的仙霞古道穿行在桂树之间,走在落满桂叶的石径上,轻轻的、静静的,宛如走进了从前,扫开路面的层层桂叶,便能看到密密麻麻的石块挤满了小路,肩并肩,脚挤着脚,千百年来一直承载着南来北往的商贾脚客、达官贵人,“负担尽游估,攀缘如蚁集”。置身于此,仿佛时空倒流,在一个拐弯处,我们隐隐约约地看到了古代商贾的身影,大家试图想跟上,但始终跟不上他们。我想,前面一定会有一个茶亭,他们总会歇脚休息吧。果然不出所料,爬上一个山坳,有一亭子跃入眼帘,可是亭子里并不见休息的商贾,我又在想,他们一定是在继续赶路,为了生意的兴隆、家道的兴旺,他们只能行走匆匆,可他们的汗水却渗进了亭子的石墙里,层层的石阶上,结出了一朵朵斑驳的石花。

商业的繁荣,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横向交流,各地商人穿梭于水陆运输线上,往来于异地和家乡之间,为了联络乡谊,互相支援、救济,共商贸易活动,于是便在异乡组织营建会馆。传统的会馆无不带有强烈的同乡帮会以及宗教的色彩,尽管在客观上会馆是由于近代商业的发展才兴盛起来的,但在组织的形式和操作上,却处处能见到来自中国传统社会中乡村和庙宇里的影子。明清以来,外籍商人在这座古城里共建有5座会馆,前街的江西会馆、瑞龙巷的盱江会馆、江山街的全浙会馆、水南大路沿的江南会馆、大西门磡头的三山会馆。于是古城的卵石街巷中,那翘角的屋檐、雕花的横梁,一块块深底阴刻文字的仿古招牌,一副副立意高远的木刻楹联,流淌着古城的繁盛与温婉,喧腾与平和……一点一滴渗进心田。

时光的流逝和一次次的城建中,一座座的会馆灰飞烟灭,唯有三山会馆从灰头土脸的大杂院里起死回生。这座在清乾隆年间由福州旅浦同乡建起的会馆,取名三山,这是结在古城的一缕乡愁,这里有乡音乡俗乡谊乡情,它就是家乡的一个缩影。200多年来,它默默地矗立在南浦溪畔,依偎在仙霞岭下,静静地向人们述说着那个时代商道驿站上“去时若流水,来时若连云”的景况,展开双臂拥抱着南来北往的游子,“敦亲塍之谊,叙桑梓之乐”,慰藉着一颗颗漂泊的心。会馆是一座河院式的建筑,整座建筑为青砖山墙围合,上覆“几”字形墙帽,飞檐翘角,横斜云天,让人想起福州的三坊七巷。门楼平面“八”字形,似一双厚实而又温暖的手掌,门楼为宏伟壮观的九间九楼仿牌楼式,正门长方形,门框砌青石,上方嵌以横形石匾,阳刻“三山会馆”四个大字,再上方嵌以雕花竖石匾,中间呈现“天上圣母宫”五字,“三山会馆”与“天上圣母宫”同时出现在一座建筑上,这在别的会馆中难得一见,表明这里既是福州同乡集会商务之地,同时又兼作祭祀天后妈祖之所,以祈求在他乡生活生意一帆风顺。两侧为圆拱形的小门,门额分别为砖雕阳刻“海晏”、“河清”。这些字笔力遒劲,令我有“高山仰止”之感,跨过那道高高的门槛,手抚那两扇厚重的朱红大门,心中总会发出一阵阵感叹:三山巍巍,岁月悠悠。

敞开的大门,是一纸公开的邀请函,我们可以任意地参观所有的空间,门楼之内,连接内门廊顶部为如意形四架轩梁,梁背斗拱支替,替木做成琵琶形状,恰与门廊内的戏台相对应,这些泛出沧桑光泽的门板让我亢奋,它们每日以缓慢的节奏开启和闭合,洋溢出世外桃源般的诗意。想象让我忍不住惬意地靠在斑驳的门板上,成为一张照片的最佳背景。飞檐翘角,装饰华丽的戏台是整组会馆建筑的精华所在,戏台分上下两层,内外两区,单檐歇山顶,屋面陡峻,总高约9米,平面略呈方形,四角立四柱,表演区顶部,做八角形藻井天花,藻井由底部三层如意斗拱内挑,再经三层立板层层内收,居中则悬饰一硕大层层绽放的牡丹,那精细和炉火纯青的工艺,几乎让所有美丽的语言都黯然失色。戏台前檐在立柱两侧挑檐位置,有4处垂柱,其中两侧垂柱为三足炉形,朝前的两处垂柱每面雕饰精细的戏曲人物,垂柱的前立面及前伸的梁头侧面,也都雕有神态各异的人物形象。前檐额枋的立面,雕出鲤鱼跃龙门,两侧雀替则雕成两条漆金大鳌鱼。此外,檐角各处的梁头、雀替、隔架,乃至三面飞檐板的底部,都雕有各式各样的图案,惟妙惟肖,华丽之极!这么精美的舞台还蕴藏着一个画眉女子的动人故事,也就是因这位女子的爱恨情愁,她的远去曾使南浦溪两岸的桂花一夜落尽,给了许多文人墨客以无数灵感,无限的遐想。于是人类智慧与人类美貌成了这座楼阁舞台久唱不衰的主题。

长条形的中庭,相对宽阔,脚下的古石板,全是从深山里挑来、扛来的青石铺就,百年来,来来往往的或坚实或轻盈的脚掌,把它们打磨得油光发亮,脚踩其上有如同一个饱经沧桑、知识渊博的老者对话,不经意间,思绪就多了份厚重,心目中也发出不胜的感慨:同样的石头缘有建设者的选择,用来砌墙,它就得遮风避雨,无怨无悔;用来铺就路面,它就得承受千斤重负,默默无声。石头尚能如此,而人又有几个能以坦荡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一些不平与挫折呢?中庭两侧是一排镶有精致木窗的厢房,木刻的雕花门窗透出典雅的韵味,那“悬梁苦读”,“读书做官,衣锦还乡”,“卧冰求鱼,孝敬父母”等精细的工笔彩绘,沾满了岁月的烟尘;厢房里的一盏青灯,褪色的桌椅,在追忆着似水的流年,清风中飘洒着几片桂叶,带来了百年墨香的回忆,当年林则徐进京赶考就曾住在三山会馆的厢房,会馆有幸,见证了一代俊杰林则徐的飒爽英姿,一院桂枝,萦绕着先贤抚琴的低声吟唱……

拜亭位于大殿的中轴线上,如意斗拱层层外挑,其檐柱、额枋、雀替等分别有狮子戏珠、太狮少狮、龙凤双飞,以及“空城计”等人物故事,还有各种飞禽走兽、花草虫鱼等精美木雕,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左右两侧是钟楼和鼓楼,仿佛百年前的钟鼓声还在上空久久回响,让我无法扭动钟鼓声停止的机关,朦胧中,我好像又看到了当年那位敲着钟鼓的壮汉,坚挺着腰板,挥动着钟鼓锤,涌动着激情,把满山的桂叶飞扬着,向着遥远的家乡报送着声声平安……拜亭里面就是大殿,是三山会馆的主体建筑,也是会馆内主神天后娘娘神像的供祀场所。大殿重檐歇山顶,高度近13米,内部柱梁、减柱、屋面形式极富地方特色,殿内的木雕、彩绘、灰塑等巧夺天工,叹为观止。大殿锃亮的青石板已告诉我,当年有多少商人学子在这里顶礼膜拜,他们用整个身体与大地接触,让心去感知大地的深度,这是对神灵的敬仰,更是对大地的崇拜,人间有苦,他们因虔诚而饱受身体之苦,人间有乐,他们也因虔诚而享受心灵之乐。

行走在三山会馆的暮色里,聆听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足音,我的思维悠远而宁静,在这里,我知道留下的是终生难忘的感慨,带走的是匆忙的脚步。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