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口冒着热气的温暖
傅 翔
武平地处福建、广东、江西三省结合部,南邻广东梅州蕉岭县和平远县,西接江西赣州寻乌县和会昌县,古时隶属汀州管辖,是典型的客家县。汀州古称“闽西”,和梅州、赣州一样, 皆为客家人聚集区。
客家人号称“中国的吉卜赛人”,也称“中国的犹太人”, 其实就是历朝历代南迁的中原汉人的统称。他们逃避战乱,背井离乡,筚路蓝缕,历经千辛万苦,扎根异乡,白手起家,他们以客为家,以他乡为故乡,从无到有,艰苦创业,耕读为本,勤俭持家,发奋图强,给一处处蛮荒之地带去文明,带去希望。和北方的中原汉人一样,他们身上的智慧与美德客家人都有,经过战乱与逃亡,开拓与重建,这些优异品质得以发扬光大,在不断的淘洗中,更显熠熠生辉。客家人也因此成了赫赫有名的一支民系,成了南迁汉人的优秀代表。他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团结和睦,热情好客;他们谨守传统,尊师重教,与人为善,聪慧过人。这样一个杰出的群体,创造出来的美食与文化肯定是不用怀疑的。
北方种植小麦,小麦磨成粉变成了面粉,面粉加工成的小吃便是北方美食最重要的构成。同样,南方种植水稻,大米磨成粉加工成的小吃也就成了南方美食最重要的构成。北方有面条,南方就有米粉;北方有馒头、窝窝头、包子、馄饨、水饺等各种各样的面食,南方也有米粄、捆粄、簸箕粄、肠粉、糍粑等各式各样的大米做成的小吃。北方有高粱、玉米、土豆、山药等,南方有地瓜、芋子、大薯、木薯、南瓜等,它们和小麦、大米的待遇一样,同样可以加工成形形色色的美食。民以食为天,人类的智慧在饮食上面,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我是土生土长的闽西人,从小就对客家美食了如指。论客家小吃,最有代表性的,总是离不开大米做的粄,还有就是各式各样的“干”。“干”有米粉做的“粉干”,肉做的“肉干”, 菜做的“菜干”,其中著名的闽西八大干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闽西八大干”也就是“汀州八大干”,它涵盖了汀属八县最具代表性的特产:长汀豆腐干、连城地瓜干、上杭萝卜干、武平猪胆干、永定梅菜干、宁化老鼠干、清流明笋干、明溪肉脯干。“干”是佐酒配饭的佳品,也可作闲吃之零食。在童年的记忆里,各种各样的“干”总令我们垂涎欲滴,欲罢不能。而粄则更像是日常生活里的绝对主角,在饥肠辘辘的年代里,做粄就像是一场盛大的节日演出,有一种庄严而隆重的仪式感。每当农闲或阴雨绵绵的日子,闲得发慌的大人们便会变着花样做粄,从磨米浆与找馅料开始,小孩子们心中无比欢欣的节日也便正式鸣锣开场。在乡间,在田野,苦难的童年记忆里总离不开这些温暖的舌尖回味。如今,时过境迁,粄已经遍布城乡的每一个角落,只要你喜欢,天天皆可饱餐尽兴,儿时的期盼与乡愁也因此消失殆尽,荡然无存。
武平的粄最为著名的自然是簸箕粄。簸箕粄又名“卷粄”“带子粄”,因用米浆均匀摊在铝盘中蒸熟后脱在簸箕中包馅而得名,簸箕粄细嫩可口,多食不腻,就像连城的捆粄与广东的肠粉一样,武平人的早餐,也是从一盘簸箕粄开始的。
当晨光初照大地,一碗肉汤,一盘捆粄或簸箕粄,便是如今客家人习以为常的早餐。粄是现做的,白白的米浆是事先准备的,在以往,磨米浆就是一个复杂而隆重的劳动场景,经过清水浸泡过的籼米,在两个成人的默契配合下,在厚重的磨盘上磨成黏稠适中的米浆。如今,有了电磨,手工磨米浆的场景几近绝迹。米浆准备好,把米浆浇在铝盘之中左右摇匀,再轻轻平放在沸水中将其蒸熟,一两分钟后将铝盘取出。一股米香味扑鼻而来,热气腾腾的粄皮被划成了若干份,张张晶莹剔透,柔韧又绵软。当软糯滑嫩如薄纱的粄皮轻柔地把炒制好的馅料层层卷起, 再抹上些许金黄焦脆的葱头油,白中透绿的粄皮顿时光鲜亮泽。作为簸箕粄的灵魂酱料,鲜香油亮的葱头油将食欲提至满分,让人直吞口水。
簸箕粄的制作(李国潮 摄,下同)
芋子粄
经过世代的传承与创新,簸箕粄已不局限于大米的纯白、苎叶的绿、苋菜的红、南瓜的黄、甘蓝的紫,大自然缤纷耀眼的色彩,都是它光鲜亮丽的外衣。不同色彩的簸箕粄,都蕴藏着蔬果独有的香气,糅合其中的米香,更是温润爽滑。以往是逢年过节的餐桌美食,如今是飘香大街小巷的特色小吃,无论在哪里,一盘浇上葱油的簸箕粄就能激活沉睡已久的味蕾。美食的精妙之处在于平凡的食材与简单的烹饪方式,它一样可以创造出源远流长的经典味道,而看似质朴的簸箕粄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个中韵味是客家人对故乡难忘的记忆。
同样,在武平与多数客家人的记忆中,苎叶粄、艾叶粄、白头翁粄、黄粄一样是唇齿留香、刻骨铭心的惦念。苎叶粄、艾叶粄、白头翁(学名“鼠曲草”,又称“清明菜”,客家也有称“白头婆”)粄做法相似,都是用一种植物煮熟捣烂和米粄混合揉制而成。因为小孩常常参与采白头翁的缘故,白头翁粄在大多数客家人的记忆里如死坚强,挥之不去。清明时节,白头翁粄的字眼便浮泛在客家人的唇舌之间,浓重的乡愁令人猝不及防。
与白头翁粄一样,黄粄则在秋冬的日子里带给人们更多的富足与香甜的回味。“黄粄祭灶,新年来到”,只要到了腊月,软糯Q弹的黄粄便萦绕在唇齿间,令人垂涎欲滴。黄粄的制作较为讲究与复杂,常常要提前几天准备。它的原料为粳米粉,关键是天然的植物碱,要将鱼骨树的枝杈、叶子烧成灰,用开水淋灰,纱布滤去灰烬,再将灰水与粳米粉掺和后,搓成大小不等的粄团,放入饭甑蒸熟后,倒入石臼,用木槌反复捶打后取出,做成各人喜爱的形状,再根据不同的口味,淋上酱汁。每年一到农闲时节,从小雪到雨水,客家人便开始制作黄粄,并在小年前达到高潮。腊月廿三,人们要祭灶,就要用又嫩又滑的黄粄“粘住灶王爷的嘴”,以此期盼灶王爷能够“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在大米做成的美食中,武平还有一道小吃不容忽视,那就是珍珠粉。珍珠粉外观晶莹透亮,赏心悦目,吃起来嫩滑爽口,鲜香不腻。作为一道历史久远的客家美食,珍珠粉系永平镇帽村人先祖在蜀地做官时传入。它的特色在于做工精细,有着严密的制作流程,要经过选米、磨浆、挤压、晾晒、反复筛等多道工序, 煮时再加配料,味道更佳。在武平北部片区,过年时,珍珠粉是必上的一道佳肴。
至于另一道风味小吃——薯包子,它对于武平人民就好比烤鸭对于帝都人民。不论在家还是在外,只要能捣鼓到本地大薯,武平人就会心心念念地想自己动手做上一道薯包子。其实,薯包子的制作并不复杂,把大薯用牙钵磨成薯泥,再炸成一个个丸子,就算大功告成。之所以难忘,一是用牙钵磨薯的记忆无比温馨,深入骨髓;二是油炸的扑鼻香气能把儿时的馋虫勾起。客家人小时候都有做薯圆薯包子的深切记忆,个中原因不仅在于吃的垂涎,更在于做吃的过程,有那么多令人难忘的温暖与美好。
在客家众多美食之中,除了大同小异的酿豆腐、豆腐渣、客家捶圆、磨薯圆、搅粄子等风味小吃外,还有一些大菜的做法也极为相似,如白斩鸡、白斩鸭、白斩兔等。在武平,白斩象洞鸡便是不可或缺的招牌美食。象洞鸡是武平的特产,与长汀的河田鸡一样,以非凡卓越的品质著称。白斩象洞鸡一般都用香葱淋制,这种做法保持了鸡肉的原味,口感熟而不烂,皮脆肉滑,味美鲜香。
最后,我们不得不提及武平猪胆干,这道武平人酒桌上必不可少的风味菜能够名列“闽西八大干”之一,必然有其过人之处。其实,这道名菜已有100多年历史。它的制作要经过洗料、配料、腌制、晾晒、压扁、整形、检验七道工序。每年秋末冬初,天气晴朗,是生产猪胆干的好季节。先将猪的肝和胆一起酱浸,加上适量白酒、五香等配料进行调味,然后再用温炭火烤熟。这样制成的猪胆干色泽紫褐,香而微甜,且有生津健胃、清凉解毒的功能,是宴席冷盘名菜。吃时,只要将它蒸熟,趁热抹上一层芝麻油,待冷后切成薄片再拌少许蒜片,便香气四溢、韵味无穷。
舌尖上的家乡美食,传承着生生不息的乡土眷恋与热爱。簸箕粄、黄粄、薯包子、猪胆干……独有的烟火气是人们时时惦念的家的味道。四季三餐,风味长存,当蛰伏舌底的馋虫被唤起, 只是一口,便觉人间值得。那一口冒着热气的温暖,是治愈每一次思乡的良药。平常的人情与风味,就像是灌注了万千情愫的簸箕粄与猪胆干,一口口惊艳,一缕缕惦念,是一直深刻在记忆里的,也是人间最绵长动人的存在。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