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月天,遇见千年古镇
苏 静
中山,千年古镇也。
我在人间最美的四月天,初入这座位于闽粤赣边界的千年古镇。中山旧名很多,秦汉之前称“溪源”。公元前195年的南海国时期,南海王织以他的爵位南海武侯的“武”字分封给溪源,改名“武溪源”。“武溪源”,这么富有诗意的地名,会令人联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几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可以想象,千年前的南方小镇,远离北方政治中心,人民自给自足,过着世外桃源般的恬静生活。迨至隋朝设里时,称“武溪里”。此后自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开始至清代,先后有武平镇、武平场、武平县、武平千户所、武平所(简称“武所”)等名称,1940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乡”。自此,以伟人名字命名的中山古镇走进了历史的视线,一直沿用至今。
中山距武平县城不远,仅11千米。驱车从县城去中山,不到20分钟。甫一落脚,一座古塔映入眼帘,随车陪同的中山镇党委宣传委员小朱说:“只要看到塔,中山就到了。”车停镇政府大院,走过一段田间乡道,只见一座石砌拱门矗立古镇中央,斑驳的墙体城砖与条石交错,门额“迎恩门”三字清晰可见。
中山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明初朱元璋称帝后,开始择要害之地设卫所,抵御山匪海寇。1391年,武溪里因扼闽粤赣之咽喉,再次被看中,朝廷在此设立武平千户所;为保境安民,汀州卫指挥黄敏督建了武平所城,俗称“老城”;1506至1540年的30 余年间,又在老城南北隅增筑新城和片月城。当年老城建成后, 开辟4座城门,东曰“迎恩”,西曰“平定”,南曰“永安”, 北曰“常乐”;新城也有4座城门,东曰“朝阳”,西曰“永清(水门)”,南曰“文明”,北曰“通济”;而片月城则建在老城南门外,状如半个月亮,实为一座瓮城。从此武所三城并立, 构成闽西南边界极为完备的城防体系。岁月沧桑,历经600多年的风雨洗礼后,古城墙、城门以及城楼几乎被毁殆尽,仅留下一座迎恩门独立于芒草苍苔间,守护着古城民众。抗倭名将俞大猷曾在迎恩门顶建楼阁读易轩,日居其上,教士人读书击剑,可惜楼阁毁于战火纷飞的年代。“风动鳌头阔,展滨河破浪;云踞鹤顶高,看雁塔题名。”城楼上尚存的一对石柱和石刻联语,就是历史的凭证。
从迎恩门延伸出的古街叫“九曲街”,街宽3米许,两边商铺林立,灯笼高挂,尽可享受“左手买烟、右手买火(柴)”的至高待遇。古街民房在20世纪初改成骑楼式样,虽无小桥流水的意蕴,但老屋夹道的街巷,依旧散发着古韵幽香,难掩往日风华。行走青石板上,足下踏响的皆是历史的回音,也仿佛看到了商贾云集的旧光景,便是应了那句 “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挨家挨户门上挂有姓氏楹联,镌刻木板上的文字有的早已褪色,但字里行间都依然彰显当地独特的百姓文化,向外人呈现各姓祖上的无上荣光。今日的中山虽还在蝶变中,没有商业化的浮躁与喧嚣,但那市井长巷、粉墙黛瓦、花朝月夕、烟火食事,万般风情浓缩于这方寸之地,分明就是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诗与远方。
中山一马平川,山水环绕。若说水是中山的血液,那么井就是古镇的眼睛。中山自古有“九井十三灯”之说,至今存留许多古井。农妇提桶吊水、淘米洗衣,古老的院落里依然延续着旧时的生活方式。几百年来,这里的许多老城人都曾饮用过井水,井栏石上磨出的一道道索痕,映照出昔日中山人汲水的生活场景。担任讲解员的镇团委书记小林介绍说,以前古镇每逢新人结婚或妇女怀孕,这些有喜事登门的人家都纷纷主动出钱出力疏浚古井,播撒善行的种子。
而在弄巷的转角处总有一盏天灯,暖照夜行者。武德侯王庙(又称“武侯祠”)里至今仍立着一盏石制的天灯,正面刻有“火树金花,天磨玉镜,市剔银灯”字样。这些古井、天灯,无不传递着古镇的人间温暖,这是多么和谐的尘世生存理念呀!前脚刚踏进武侯祠,一位村妇就用客家话招呼我们:“来来来,喝茶喝茶!”一杯武平绿茶,着实触动了内心柔软的部分,她就像一位久违的老乡,在人间最美的时光送来一股和煦春风,让我感受到客家人的热情。
山村调色盘(李国潮 摄)
伫立中山的一处制高点眺望古镇全貌,可见武龙山挡住北来的风,武溪河穿境而过,滋润着两岸人家。有了水,中山就有了灵气。有水就有桥,走出古街,不远处便是建于武溪河上的永安桥,桥长113米。永安桥初为木桥,原名“通济门桥”,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建桥者据说是中山传奇人物舒经,桥因位于武所新城通济门外而得名。桥屡毁屡修,清康熙年间又一次被洪水冲垮,时年乡绅王穆堂捐资重修,依旧是木桥。1828年仲秋,王穆堂后人秉承母命重建,桥全部选用条石铺砌,历时两年落成,改名“永安桥”,以此寄意百姓安居乐业、永久太平。
现存的永安桥7墩8拱,如长虹卧波于武溪河上。线条流畅优美的船型桥墩,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而桥墩石缝间填满了一个乐善好施的感人故事:相传古桥遭洪水损毁的那一年,恰逢武平进士王启图的母亲八十大寿,王夫人乐善好施,听闻通济门桥被洪水冲毁,便嘱子孙做寿不设宴。王启图遵从母命,将其母寿诞贺金悉数捐赠重建。修成后的永安桥,8 个桥孔面上都镶嵌一块石匾,其中2匾刻着“永安桥”三字,另外6匾则刻有“母命继志,道光戊子仲秋之吉”等字样。
造桥铺路、建亭修渡,自古以来就是民间积德行善的风行之举。可以想见,当王老夫人将子孙的祝寿礼金捐出重建此桥时, 践行的就是“仁爱孝悌”的传统美德。正是这感人的爱乡情怀, 佑护此桥190多年平安无事,也许这就是改名“永安”的初衷吧。如今,永安桥正以静默守本的古老身姿,注视着每一位匆匆过客。
走过古桥,我们最后一站就是去朝拜进入古镇时最早映入眼帘的相公塔。塔初名“武峰”,建于1551年,为七层八角楼式砖塔。每年重阳佳节,古代读书人便相约塔下登高望远、吟诗作对,只因位于新城朝阳门外的相公寨上,又沾染了书生的文气, 便有了“相公塔”的雅名。据说中山古塔曾多达7座,是谓“七鞭打虎”。相传武平县城山势如虎,为制服下山之虎,武所中山遂建武峰、文峰等七塔,就像7条鞭子抽打猛虎。不过我猜想, 也许这是古人为了阻止猛虎南侵而建的“镇虎塔”。
仰望古塔,古朴中透着一些坚毅。不远处的武溪河蜿蜒流过,塔影映水,如诗如画,“塔影晨晖”自古名列“中山八景” 之首。伫立武峰塔下,再看眼前的中山古镇,山水相依,那古街、古桥、古塔与古镇的人融合共生,宛如一幅水墨丹青,令人赏心悦目。
来中山古镇旅游吧,且不说相公塔高耸云表,也不说永安桥下溪流蜿蜒,更不说迎恩门的剑影刀光,武侯祠的不眠宫灯,就说说中山古镇惬意的十二时辰:
卯时正破晓,可去百姓众祠看日出,或去相公塔看云雾缭绕,如临仙界,可让你忘记尘世喧嚣,当一回神仙;辰时即食时,正是品尝美食之际,中山酿豆腐、簸箕粄、十八子糕等特色小吃久负盛名;巳时正隅中,上午9时,古镇人开始一天的工作生活,可选择漫步在中山的大街小巷,感受古街浓郁的烟火气;午时恰日中,可去流连“荷塘月色”,也可去聆听奇石谷的流水,荡涤你的灵魂;未时至日仄,可去百家大院感受姓氏
文化的独特魅力,或去迎恩门坐坐,甚至发呆,感受古镇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申时即晡时,此刻的中山人便会约上三五好友品茶闲聊,畅叙旧时光;酉时正日入,夕阳西下,醉人的晚霞悄然映红古镇的天空,可去武溪河畔悠然散步,享受静时光;戌时已黄昏,万家灯火初上,可去相公塔看古塔与晚霞交映;亥时即人定,去永安桥望星空,此刻银河一览无余;子时正夜半,度过良辰美景好时光,回家酣睡,做个好梦;丑时即鸡鸣,凌晨1时后,整座古镇静谧而祥和;寅时即平旦,远处的天空渐渐泛白, 仿佛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但时光的转轴永远不会停歇,中山,这座千年古镇又将迎来崭新的十二时辰……
(本文选自《走进“八闽旅游景区”·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