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8 09:4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唐 颐



一佛一仙缘在狮岩



 

  

据说八闽大地诞生的大佛与女神数量之多,名列神州之首。然而一位大佛与一位女神都诞生于一座山头,应该也可位居八闽之首。这座山头名“狮岩”,一佛一仙乃是定光古佛与何仙姑也。

癸卯闽西四月天,万木葱茏,鲜花遍野,风和日丽,满目风光。我有机会走进狮岩,拜谒大佛与女神,幸得景区管理人员钟老师陪同与解读,让我深深领悟,这一方风水宝地,果然名不虚传。

武平县岩前镇,有一座岩山,高不过五六十米,坐落在一块平原之中,形如卧狮,昂首长啸,威风凛凛,故名“狮岩”。想来是先有狮岩,后才诞生岩前镇。狮岩山为石灰岩地貌,其间溶洞通幽,石柱笔立,钟乳垂悬,如入仙府,而“狮盆大口”处,正是均庆寺定光古佛的佛龛。

穿越溶洞,从后山拾级而上登顶。极目远眺,闽粤边界,山水相连,青绿难分,厂房整齐,园区气派;俯瞰近前,田园平旷,屋舍俨然,阡陌纵横,生机盎然。钟老师有些遗憾地说:“这里原
先可以看到前方有一个天然泉水湖,名叫‘蛟湖’,清澈如镜。‘蛟潭涌月’是岩前有名的夜景。可惜现在新屋越建越多,被挡住了视线。”我笑曰:“屋舍多,人气旺,民众安居乐业,定光古佛不看蛟湖也高兴。”

定光古佛确有其人,他的一生诠释了“从人到神”这个有哲学意义的命题。据林国平(《文化台湾》主编)等专家学者考证,定光古佛原名郑自严,同安县人(父任同安令),生于后唐同光二年(934),卒于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享年82 岁。他11岁出家,17岁后足迹遍及闽、浙、赣、粤等地。31岁来岩前募化,看见何大郎的开基地狮岩(又名“南安岩”)石洞, 四周山清水秀,洞内鬼斧神工,是做道场的理想之地,于是求助于何大郎。何大郎有心允诺,但子孙不同意,特别是他修道的女儿何仙姑坚决反对。郑自严不气馁,用自己的诚意与能力,不久就成为何大郎忘年之交。何大郎终于说服自己儿孙,捐赠出所有家产物业给郑自严。郑自严从此在狮岩设道场数十年,一心弘法利生,名气渐大,终被百姓视为一方保护神。

郑自严和尚在世时,民间就流传着他许多神通广大的故事。

一是除蛟龙伏虎害。岩前镇自古至今就有一个村名“伏虎村”,相传该村有耕牛被老虎伤害,郑自严闻讯后,直奔伤牛现场,立一块木牌,写上偈语,次日猛虎就死于路中。二是疏通航道,寻找泉水。三是祈雨求阳,确保丰年。四是为民请命,神通广大。相传李纲在沙县遇到一个老和尚,两人相聊甚欢。老和尚写一偈语送李纲,偈语曰:“青著立,米去皮,那时节,再光辉。”起初李纲不明偈义,到了靖康元年(1126),金兵包围开封府,李纲应诏入朝,出任尚书右丞,翌年任宰相,偈语预言(青著立寓靖,米去皮寓康)得以验证,才知道老和尚是定光佛化身。而今狮岩洞壁上还留存李纲题刻:“灵洞水清仙可仿,南安木古佛洞居。”

郑自严和尚在世时就受到民众爱戴,被亲切称为“和尚翁”。圆寂后,很快被民众奉为神灵,尊称“圣翁”。宋真宗封狮岩为“均庆院”,使之成为闽西历史上第一座朝廷赐名的寺院。北宋绍圣四年(1097),郑自严被朝廷赦封为“定光”。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定光佛园区(李国潮  摄)

第113页-29.PNG

明清以来,定光古佛影响进一步扩大,特别是闽西、粤东北、赣南的客家地区,把定光古佛视为客家人的保护神,寺院遍
达数百座。有的寺院名气之大甚于均庆寺,如创建晚于均庆寺47 年的汀州府定光院(20世纪70年代初长汀县为兴建电影院而将其拆除)。据专家考证,当年因位置中心,又受到汀州府最高决策者重视和推广,使之成为定光古佛信仰辐射周边的中心。又如清流县灵台山定光大佛,是21世纪初兴建的全国最大的定光大佛铜像,高达45.9米。再如沙县淘金山的定光卧佛石像,由天然巨石雕刻而成,长38米、宽10米、高11米,号称“华夏第一卧佛”。

明清朝代,福建闽西民众迁移至台湾,把定光古佛香火带入台湾建寺供奉。发展至今,台湾供奉定光古佛的寺院有数百座, 他们皆认定岩前均庆院为祖庙。

何仙姑也是从人变成神的。“八仙过海”的神话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我小时候就知道八仙里有唯一的女神仙何仙姑,尚不知晓定光古佛。此番拜谒狮岩才知道,这里真正是何仙姑最初的山头。在狮岩的“腰身”上,矗着两尊汉白玉石雕:何大郎坐像居中,一袭士绅衣装。有趣的是,何老先生架着二郎腿,一副悠然自得状。旁有仿制的龙头牌,上书 “唐赐进士敕授文林郎任宁化县事檀越主何太郎禄位”。右侧是何仙姑双手捧着果盘的立像,真是仙风道骨,飘飘欲仙

据《何氏族谱》记载,何大郎曾任宁化知县,定居在宁化石壁村,后唐天成元年(926)迁居狮岩(又名“南安岩”),后晋天福二年(937)生女何仙姑。何仙姑自幼喜清静,不饮酒,不食荤,隐遁狮岩,专心修道。自从郑自严看上狮岩,何大郎有心助其之时,何仙姑起初不答应,说:我生于此,长于此,岂能舍岩他住?有一天,何仙姑外出,郑自岩乘机入岩趺坐。何仙姑归
来,见大蟒、猛虎盘伏在郑自严周围,十分驯服,便将状告父,同意将狮岩捐献给郑自严修建寺院。

何大郎父女谦让狮岩与郑自严的故事,让我赞叹不已,颇多联想。道教发源于中国本土,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尊崇黄帝和老子的黄老道教,如西汉前期因推崇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事。而佛教最初是“舶来品”,洛阳白马寺被确认为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被国内佛教弟子尊为佛教祖庭以及释教发源地。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汉明帝时期,距今近2000年历史。所以道教源远流长,早于佛教。中国历史上,道佛之争情况固然不少,但两者和谐共存是主流。君不见,现今神州大地不少寺院,释道共存,甚至儒释道共存现象皆可看到。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容乃大的可贵之处。

何仙姑的可贵之处,是信服了郑自严的能力在自己之上,于是毅然让出了山头,于是就留下了一佛一仙结缘在狮岩的千古美谈。改革开放以来,均庆院逐渐成为海峡两岸定光佛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这里每年都举办定光古佛文化节,海峡两岸同胞相聚一堂,祭拜定光古佛祖庙,研讨定光古佛文化,品尝客家美食, 游览闽西风景名胜,同时也推动了两岸科教、农业、经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2017年,均庆寺被确定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钟老师就在基地办公室上班,他送我一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千年定光古佛》一书,我十分高兴,迫不及待翻阅,读到福建省政府原副省长汪毅夫的学术论文《定光古佛与伏虎禅师》,受益匪浅。

狮岩的一佛一仙已成为武平文化的重要元素,经常显现在风景名胜之间。次日,我们到梁野山下仙女湖游览。沿着环湖栈道行走,犹如走入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意境。湖畔有一面石墙,左右各镌刻着何仙姑与定光古佛画像,中间镌刻《仙女湖记》:

仙女者,南岩何大郎之女也。诞于后晋丁酉之岁,年一百五十而登仙,世称何仙姑。宋有自严法师募化,欲造兰若;尽出田舍,与之,得宁洋。法师遂卓锡南岩,得道而成定光古佛。自是仙佛常驻武邑,保境安民。仙姑怜梁野之秀奇,每潜修其间……

此时脑海突然想到著名诗人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