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西山
陈国发
闽赣交界的武夷山脉,纵贯南北,延绵500多千米。北段的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属大家闺秀,举世闻名。而南段的武平县城郊,也有一座山,古称“灵洞山”,现为西山, 与武夷山有两点惊人相似之处。一是均为丹霞地貌,二是儒、释、道共存于一山。“灵洞之山,山重水复,小洞二十八,大洞三十六,千峰列锦绣之屏,万壑鸣佩环之玉”。西山恰似小家碧玉,养在深闺待人识。
仲春时节,我来到武平,登临西山,一睹芳容,一探神奇。从城区兴贤坊出发,20分钟车程即达山口,硕大的牌坊映入眼帘:“灵洞仙境”。牌坊后有一道纯天然的山门,却被称为“水门井”。哦,原来是山涧里的清泉,长期冲刷形成的水门和一口水井,溪水汇集井中,溢满后欢快地跳下山谷流向远方。
伫立在水门井深呼吸,空气中弥漫着清甜,沁人心脾,真是太“氧”了。举目望去,青山叠翠,桐花盛开,万绿丛中片片白,在春日阳光照耀下,愈发晶莹剔透;耳畔泉水潺潺,鹧鸪声声,蛙蝉齐鸣,好一派山野春色。徒步前行相会岭,沿着生日石阶一路攀登,古藤老树不时掠过,桐花洋洋洒洒,飘落一地,银光闪闪,赏心悦目。
为啥取名“相会岭”?是为聆听读书堂传播儒家文化的琅琅书声,而上山与先贤李纲赴约?抑或是为到天竺院与佛祖释迦牟尼相会?还是为和太极仙翁葛玄隔空论道?在此来一次跨越仙凡两界思悠古之情的顿悟之旅,舒爽通透。同时,行走在生日石阶上,一年12个月365级台阶,每个人都可以走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级,并许下美好的愿景。继续一路前行,吮吸着灵洞山之仙气, 竟觉轻盈如风地穿过了春夏秋冬。行至半山腰,眼前一片平地,出现三间平房,这就是灵洞山庙。简朴的寺庙虽然简陋却不简单,不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且历史悠久。五代十国,佛教已渗透中国城乡。这期间的武平信众,在灵洞山的一个岩洞里,建起了天竺院,从此香火日益鼎盛。但随着时光的变迁,天竺院逐渐衰弱,成了残墙断壁。清朝顺治六年(1649)兴建了现存的灵洞山庙。庙门一副对联曰: “灵洞水洁仙人井,院净山深忠定堂。”忠定是宋代名相李纲的谥号,武平人怀着挥之不去的感恩与景仰之情,于佛教寺庙记录下李纲。
山脉延绵(李国潮 摄)
李纲为福建邵武人,曾辅佐宋徽宗、钦宗、高宗3位皇帝, 跨越北宋、南宋,一生宦海浮沉,被罢官、贬谪16次,流放3 次,行程2万余里。宣和元年(1119)李纲两次上疏击中朝政要害,第二次被贬到南剑州沙县任税务官兼武平县知事。据《武平县志·名宦》记载,李纲来到武平,社会动乱,人心惶惶,“伏莽滋漫,草木皆兵。四邻多垒,鸡犬靡宁”。面对现状,他放下被贬的失意,为中兴一方水土,大力整顿社会治安,“团结民心,安内攘外”,使“不轨之徒,闻风星散,四民成登衽席之安,商贾得免裹足之患”,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同时,李纲在充分调查研究后,得出问题之症结,武平民风剽悍,文化落后, “严吏治”更要“敦教化”。
于是,李纲旋即选择了风景奇秀且幽静的灵洞山,创办了读书堂,亲自传播“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和文化。同时为《读书堂》作诗一首:“灵洞水清仙可访,南岩木古佛同居。公余问佛寻仙了,赢得工夫剩读书。”读书堂创办之初,因条件所限, 第一期仅收十名学子。山里办学,纪律严明,规定学生不准游山玩水,不得返家携米、菜,仅准许父母七天送一次。由于学风严谨,教学并举,之后十名学子有九人考中秀才,从此名声大振。宣和二年(1120)李纲官复承事郎,《武平县志》记述着李纲“去任之时,攀辕卧辙,截蹬留鞭,恨不能阻”。众多百姓拉住李纲的马车,抽掉蹬板,夺取马鞕,卧到车轮下,不让他离去。古道长亭,十里相送,真情可鉴。
拜谒了灵洞山庙的如来佛祖,山道弯弯,转过一片森林,一地翠绿,来到了读书堂遗址。平坦处的一棵香樟树下,斜靠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行字:李纲读书堂。在寂静的山林中,仿佛听到从这里传出的琅琅读书声,900多年仍在山谷间飘荡,在武平大地上回响,传入文庙,进入梁山书院,飞入寻常百姓家,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沿着石阶继续前行,来到了道教祖师殿。这里供奉着太上老君神像。祖师殿悬在半空中,上方是千仞丹霞,奇石奇洞,向下望去,万绿丛中,武平县城尽收眼底。遥想三国时期,吴国的太极仙翁葛玄,游历天下后驻足西山,建造祖师殿,开设了道场, 还用仙人井的甘甜之水炼丹,解救百姓之病痛折磨,由此葛玄成了西山的道教始祖,深得武平民众拥戴。时光穿越至东晋年代, 葛玄的重孙葛洪携其侄儿,再次来到先辈开拓之地传道炼丹,造福百姓。有诗云:“燕岩千仞半浮空,旧隐仙人是葛公。留得石棋残局在,世间几度决雌雄。”这是对葛家世代传承的真实写照。
相隔祖师殿不远处的山涧中,造物主出神入化,浑然天成仙人井三叠泉:心泉、螺蛳泉、无底泉。泉水洁净呈翡翠绿,无底泉深不见底,春夏秋冬不断流,喝上一口,清冽甘甜,淋漓酣畅。这就是炼丹之泉、生命之水啊。三叠泉上峰,葛仙翁炼丹留下的残墙、石雕等遗迹依稀可见。
“石耸奇峰开曲径,云攀绝壁隐天梯。”“武平八景”之一的石径天梯,位于仙人井上方山顶的石径岭,为古代武平通往江西的主要驿道。1927年10月, 朱德、陈毅等率领八一南昌起义军由粤入闽,赢得石径岭大捷, 击毙了在此设伏的悍匪,保存了革命的火种,由此地一路北上, 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武装割据的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
西山之神奇,在清代武平的著名诗人、书法家李梦苡笔下可见一斑:“灵洞洞灵灵不顽,玲珑怪石玉连环。烟封谷口雨非雨,云截山腰山复山。”山中儒、释、道共存,人文遗存丰厚,更有那美丽奇秀的丹霞地貌,小洞二十八,大洞三十六,混交林遮天蔽日,云海不时抚摸面庞,置身于山中,仿佛天地人融为一体。尤其是那白如雪的油桐花、黄灿灿的锥栗花,映衬在青翠欲滴的林海中,更是令人流连忘返。忽然脑海中浮现唐代李商隐的诗句:“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前一句与西山美景十分契合,后一句雏凤像是西山,老凤更似武夷山。“偷得浮生半日闲。”亲爱的朋友,信步西山吧,这里有神奇的感悟和体验:葛公炼丹辟道场,佛学源起天竺院,李纲过化读书堂,三教鼎立玉相连,碧水丹山仙人井,相会岭上有奇缘。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