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中国梦 万古下泉诗
——读宋末连江籍爱国诗人郑思肖
去年三月,在全国“两会”结束的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说道,“我是一个爱国者,我的脑子里总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其中“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一句引自我省连江籍宋末著名爱国诗人郑思肖《德祐二年岁旦诗》。原诗为:“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记得上小学时,我们的学校叫所南第一中心校,当时由于年纪小,不知道“所南”的含义,后来才知道是纪念宋末诗人郑思肖的,因他号“所南”。郑思肖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中国文学发展史》是这样记述他的:“郑思肖(1241-1318年),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在他这些名字里,都暗寓不忘故国之意。宋末太学生,宋亡,隐居吴下,坐卧必向南,有一百二十图诗集等。扁其堂曰‘木穴世界’,影射‘大宋’之义。画兰不画土,意谓土已被外族夺去,其爱国之热诚,有如此者。其诗皆清远绝俗,用象征手法,表现怀恋故国的情绪。”
郑思肖生活年代是蒙古大举攻宋和宋亡之际。他从小随当教师的父亲郑起在苏州一带生活,受其父爱国思想的熏陶,又目睹蒙古统治者及其军队的暴行与南宋朝廷丧权辱国的丑状,痛感报国无门,一腔悲愤无从发泄,便创作了大量诗歌和文章。《心史》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南宋灭亡后,他把《心史》这部文集的手稿用锡匣铁函数重密封,悄悄沉于苏州承天寺的一口古井中。直到365年后,偶然被人从井底发掘出来,居然完好无损,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部奇书。
郑思肖一生忧国忧民,所写之诗多是“苦言流出肺腑间”,充满爱国情愫,且富浪漫主义色彩。后人评其作品曰:“其主要风格如老杜之深沉悲愤,但也有太白式的狂放飘逸之作。”读郑思肖的诗,不仅能感受到一股清雅飘逸的文风,还可以了解其爱国心路历程,领略其凛然正气。
诗人青年时期正值蒙军南攻,南宋朝廷尚在,此时诗人正读书励节,作品中亦透露出发愤苦读和仰慕爱国操守的吟唱,如他在《飘零》一诗中写道:“晴天空阔浮云尽,破屋荒凉俗梦无。惟有固穷心不改,左经右史足清娱。”在另一首《此心》中作者写道:“此心期不变,曾洒血为盟。举世无人识,终身独自行。海中擎日出,天外唤风生。净尽去云雾,重开白昼明。”诗人进入中年后,南宋局势危急,走向灭亡。此后诗人爱国意识更为强烈,改原名为思肖,号所南,意即思念赵(趙)姓故国,作品更充满对故园的眷念。在《春口偶成五绝》中作者写道:“山塘游舫接荒城,纵有笙歌耳不清。深忆国家无事日,人心和气是春声。”德祐元年,潭州制置使李芾带领军民与入侵者浴血奋战,拼死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城池陷落,李芾与家人“不可辱与俘”,举家自杀。闻此惊心动魄壮举,诗人热血沸腾,引吭高歌一首《咏制置李公芾》:“举家自杀尽忠臣,仰面青天哭断云。听得北人歌里唱:潭州城是铁州城!”唱出了一首令人感泣、给人力量的“正气歌”。
宋亡后,诗人生活了30多年,在迈向晚年过程中,诗人“甘与草木同朽尽”,过着隐居生活。此时所作的《一百二十图诗集》描绘了一幅历史人物画屏,表面看是吟咏古人,实则寄托作者对故宋的深深怀念。如《屈原九歌图》:楚人念念爱清湘,苦忆九歌频断肠。只道此中皆楚国,还于何处拜东皇!”对爱国将士一腔深情,追慕不已。在《寒菊》一诗中,这种爱国心迹更是袒露无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御寒不藉水为命,去国自同金铸心。”拳拳之心,浩浩正气,堪与日月同光。
郑思肖博学多才,除诗文外,还是一位画家,尤善画墨兰,并题诗赋其灵性:“钟得至清气,精神欲照人。抱香怀古意,恋国忆前身。”“纯是君子,绝无小人。深山之中,以天为春。”咏颂兰之高雅,又寄寓作者所追求之清纯品格和爱国情怀。此外他还研究地理学,并触及地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在科学方面亦有其卓越见解与建树”。后人称其为“人物昂然,气节挺然”。诗人以78岁高龄孤寂地病逝于苏州,一生未娶。前几年笔者曾到连江透堡寻找诗人遗踪,因岁月风雨的剥蚀,遗迹早已荡然无存,只有一幅画像挂在郑氏祠堂里供人凭吊。这位历史上杰出的爱国文化名人,留给人们的爱国精神和不朽诗篇,“万古此心心此理”,将彪炳千秋,光耀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