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6 10:5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叶家松

浅谈李鸿章其人


李鸿章

李鸿章作为晚清的重臣、生前死后都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褒者称之为“同治中兴”的能臣;贬者骂之为卖国者可杀。其功过誉毁可谓欲说还休。

大清帝国的改革者

19世纪下半叶,在经历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正面临数千年未有的变局。内有太平天国的崛起和捻军的起义,外有世界列强虎视眈眈于家门口,原先历世朝贡中华的日本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明治维新运动。在这样的危局之下,清朝政府进行了两次行政改革。然而,政治体制改革是统治者的“自我改革”,尤其涉及统治者的重大利益,阻力巨大,困难重重。李鸿章清醒地认识到“穷则变,变则通”,用“自强”来“求富”,他把魏源、林则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付诸“借法富强”的实践。他积极主张采用西方先进技术、改革兵制、发展海军、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涉及矿业、铁路、纺织、电信等各行各业。在经营方针上,也逐渐由官督商办转向官商合办,客观上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李鸿章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一起创造了所谓的“同治中兴”的局面。诚然,清朝覆亡前的两次变革,结果都是你死我活的政坛恶斗,先是光绪被囚,康有为逃亡,后是袁世凯几被围殴、慈禧甚至想要跳湖,均以失败而告终;诚然,所谓的“同治中兴”充其量也只不过是清帝国覆亡前的回光返照。但是,毕竟在这变局之下,李鸿章全面展示了他在军事、经济、实业和外交方面的才华。

大清帝国的裱糊匠

李鸿章早年投笔从戎,屡建奇功,中年出任封疆大史,推动洋务运动,晚年入值中枢,主持外交,活跃在晚清政坛长达40年之久。李鸿章活跃政坛这40年,正是中华民族一步一步地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过程。他长期处在内忧外患的夹缝中,处在既不能得罪洋人又需忠于朝廷的夹缝中,处在“弱国外交”的尴尬境地,虽小心翼翼,东补西贴,如履薄冰,然终未能挽救晚清大厦于将倾。他主张变革,想以非根本性的行政体制改革代替根本性的政治体制改革,多少弥补明显已不合时宜的政治体制之弊,然而却耽误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时机而导致清朝垮台。李鸿章晚年被罢官僦居贤良寺,对晚清和自己的一生溢于言表,认为所做的事“都是纸糊的老虎”。他痛斥言官制度误国害事,认为“制度如此,实亦无可如何之事也”。这位晚清重臣自嘲是“大清帝国的裱糊匠”。

李鸿章与辛丑条约

大清帝国的替罪羊

晚清处于弱国无外交境地,所以外交事务归洋务,而李鸿章是“洋务运动”主持人,数十年负责晚清对外通商以及交涉事务。他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与这些条约一起,李鸿章成了千古罪人。朝廷斥责他办事不力,免去他显赫职务;国人斥之为卖国贼,甚至有人公开声明要不惜一切杀掉他以雪“心头奇耻大辱”。作为中方谈判代表的李鸿章,长期奉行“和为贵”的儒家思想,确有怯敌、避战的心理意识,客观上助纣为虐,有误国之责,但从未卖国。他毕竟只是清朝政府的一名马前卒,由他承担全部责任,于情于理都不公道。梁启超在他所著的《李鸿章传》中为其所处的境地感到无尽悲恸和同情:“当戎马压境之际,为忍气吞声之言,旁观者尤为酸心,况鸿章身历其境者!”《马关条约》签订的背景是:甲午海战之后,日本海军占领威海卫,向内陆进发,陆军逼近山海关,逼宫北京城。慈禧太后和光绪在此危机之下,不得不接受城下之盟,派李鸿章前往马关和谈,许其割地赔款之权。李鸿章据理力争,并在日本险些被刺杀身亡。他以此照会各国,终于迫使日方做出让步,少赔白银一亿两。《辛丑条约》也是因为慈禧纵容义和团杀洋人报私仇,结果惹来八国联军兴师问罪,慈禧仓皇西逃,并让李鸿章替她找洋人和谈。可见,李鸿章是在为清政府尤其是在为慈禧背黑锅。李鸿章在签订《辛丑条约》回来后大口大口地吐血。《中俄密约》也是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署的。实际上《中俄密约》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李鸿章赴俄之前,条约的内容在清廷上下已形成共识,李鸿章不过是代表签署而已。李鸿章的罪责在于利用与俄人交涉之便,接受俄方巨额贿赂。每一次清朝面临危机的时候,出来收拾残局的总是李鸿章。1901年11月1日,李鸿章在屈辱和病痛中辞世。而李鸿章一死,大清上下就失去了唯一能与洋人周旋的人。所以李鸿章的死,令“太后及帝哭失声”,大清帝国犹如“梁倾栋折,骤失倚侍”。李鸿章的悲剧在于:他披肝沥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效忠的是心狠手辣的慈禧,他作为慈禧宠臣,为了迎奉慈禧才屡屡误国。慈禧贪权恋位,架空皇帝,迟迟不肯归政光绪,这本来是违背清朝“祖制”的,而李鸿章作为疆臣领头人,却带头支持慈禧继续揽权,说明他已被慈禧所绑架,心甘情愿地效忠慈禧。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称李鸿章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19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表示“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在位40年的李鸿章本身就是一部19世纪下半叶近代中国大事记。不了解李鸿章,就不能深入了解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也就不能深入了解和研究中国近代史。

李鸿章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