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6 10:5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赖 晨

受到乾隆嘉奖的福州薯农


先薯亭

1785年10月,福建闽县(今福州)80多岁的陈世元,为了在河南推广红薯种植,拯救灾民,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乾隆帝闻讯,对这位老人报国为民精神大加赞赏,赐谥国子监学政。

陈世元的太祖父(五世祖)陈振龙是长乐县青桥村人(今长乐市鹤上镇青桥村),不到20岁便考中秀才,后乡试不第,遂弃儒从商。在吕宋(今菲律宾)经商时,他发现当地高岗旷野,遍布青藤,家家户户种植红薯。红薯这种粮食作物耐旱易活,生熟可食,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便想到故乡土地贫瘠,水旱不时,每遇灾荒,民众备受饥苦的情况,觉得种植红薯,可以赈济灾民。于是,他不顾西班牙殖民政府的禁令,以重金买通土著,购得薯藤,逃过海关检查,渡海带回福州培植。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闽中大旱,五谷歉收,陈振龙让其子陈经纶向巡抚金学曾呈报吕宋种植红薯的好处,金学曾令他们找地试种。陈振龙父子遵循菲律宾土著传授的方法,在福州达道铺房屋后门的纱帽池旁空地试种。4个月后,红薯子母株连,大者如拳,小者如卵,味同梨枣,生熟可食,可果腹充饥。金学曾于是通令各地如法推广,大获丰收,闽中饥荒得以缓解。金学曾在陈经纶所献的《种薯传授法则》基础上,写出中国第一部薯类专著《海外新传》。福建百姓感念金学曾、陈振龙父子的功劳,在福州、福清两地建保功祠,加以祭祀,并把红薯命名为“金薯”。道光年间,福州人何则贤在城内乌石山上建座“先薯亭”纪念试种红薯有功的先辈们。

陈世元和其太祖父陈振龙一样,亦儒亦商,曾久客于山东胶州古镇口。1749年,胶州久旱,爆发蝗灾,粮食绝收。即使清廷从国库拿出数百万银子进行赈灾也无济于事,当地出现饿殍遍野之惨境。陈世元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决定将家乡红薯北移种植,为当地百姓免除饥饿威胁。1750年,他和朋友余瑞元、刘曦等人,集资购买了犁.锄、铁耙等农具,招募了福州几名种植经验丰富的壮年农民,垫付路费工钱前往胶州古镇口。试种红薯并非一帆风顺。开始时,刚好古镇口遇到严重的倒春寒,导致薯种存活率不到百分之三十。第二年,也就是1751年,陈世元雇人返回福建运来薯种补种,大获成功。仲秋时节,他们从地里挖掘出红薯,摆满园地。陈世元指着红薯对古镇口百姓说:“甘薯可生食、可蒸食、可煮食、可煨食,可为病儿,可制团饴,可如瓠以丝,可如米以碓,可连皮造酒,可捣粉调羹,可做脯以资粮,可晒片以囤积,味同梨枣,功并稻粱。”古镇口民众看到满地块大如拳的红薯,又听了陈世元介绍,一个个笑逐颜开。种植红薯,部分解决了饥荒问题,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天灾。于是,家家户户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都种植上了红薯。

收获藩薯

在古镇口种植成功后,陈世元带领陈雩、陈燮、陈树三个儿子在胶州乃至山东全境推广红薯种植,后来整个黄河下域也开始普遍试种。为了指导红薯种植,陈世元还编写了《金薯种植法》小册子普及种薯知识。

红薯确实给缺食的百姓带来果腹。不少地方官员对种植给予重视与大力扶持。1753年,胶州知州周于智颁出公告,向胶州百姓宣传红薯的“六利八益”。1754年,潍坊举人王某召集亲友,一起向陈世元的儿子陈雩学习种植红薯的技能,而后推广。为进一步推广种植红薯,山东布政使李渭让人把红薯的优点写成山东快板,在全省加以宣传。1756年,陈雩、陈树兄弟来到河南朱仙镇,开始在河南省推广种薯。接着,陈世元的三子陈树到北京、通州一带传授种薯技术。长城内外,林河下游掀起了种薯热。1755年,年迈体衰的陈世元从山东回到福州老家,在家里把种薯经验加以整理和总结,编著出《金薯传习录》一书。书中,还对薯种窖藏过冬,薯秧温床培育等技术问题,以及就近采购注意事项加以介绍。

清乾隆年间,红薯已推广到全国大部分宜种地区,甚至连北方旱寒地带也开始试种。红薯和玉米、土豆、高粱一样,逐渐成为我国黎民百姓的主食。这过程,陈世元一家功不可没。1785年农历十月初六日,年逾八旬的陈世元病故。

福州乌山上先薯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