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31 22:4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思翔



透堡的故事

 

林思翔

 

透堡与我老家马鼻紧挨着,过去两地曾经同属一个乡镇,因此,透堡对我并不陌生。我们那里人管它叫“透街”,不叫透堡。小时候不知是怎么回事,长大后才知道原来这里面有个故事。

debf56dc23a4e045b105bdd9816caa67f5506f4d.jpg

透堡镇

事情还得从透堡古时候的一个状元说起。这个状元公叫郑鉴,生活在南宋高宗、孝宗年间(1145—1182年),至今已800多年。郑鉴生性聪明,会写一手好诗文。透堡背靠炉山,大家都觉得这座山很平常,可在郑鉴看来却不一般,他写了一首《题炉山》的诗,曰:“峙立苍茫紫翠间,疏廉半卷镇长闲。神仙自有祈年术,一缕青烟起博山。”把高大雄伟、云雾缥缈的香炉峰,描述得活灵活现。内行的人说他的诗清新明丽,有温(庭筠)李(商隐)遗风。果不其然,聪明的郑鉴,于淳熙元年(1174年)高中两优释褐。那年他才30岁。释褐就是脱去布衣换上官服去做官。古书上说:“旧制太学上舍生,积校已优,而舍试又入优等者,就化原堂释褐,号‘释褐状元’。”郑鉴是连江县历史上第一位状元,也是连江县空前绝后登上封建社会最高龙虎榜者。四邻八乡高兴自不待说,皇帝也非常器重。皇帝下旨在郑鉴家乡铺设石板大街,街道为南北走向,长达数百米,人称“状元街”。如今尚存的南街、北街,看起来并不怎么样,可在当年却是一条车马穿行的通衢大道。因了这透天的“状元街”,就有了“透街”的地名。

满腹诗书的状元公郑鉴曾任台州知州。他生活在南宋王朝衰落时期,内忧外患,国运岌岌可危,使他短暂的一生无法施展政治抱负。然而,郑鉴爱憎分明、敢于直言的性格一直为人称道。“忠尽极谏,斥骂奸邪,不顾一身,唯为天下虑。当时晦庵、南轩、东莱、文轩诸公,极深敬之。”郑鉴逝世时,理学家朱熹曾写祭文致哀,祭文写道:“伟哉,自明(郑鉴字自明)之为人,信哉,听谓喧啾百鸟之群,忽见秋天之一鹗也。盖其自布衣,而已有忧天下之心,其楫让人主之前,则直欲排妄之朋,而折其角。其言明白切至,磊磊落落,愤怒峻厉,峣峣岳岳。明主则为虚心而嘉叹,群公所为变容而骇愕,善类所为喜幸而心开,邪党所戚嗟而气索。伟哉!自明之为人,凛手其有诤臣之风,求之近世,则措之邹、陈之间,而无怍者也。”可惜这位状元公英年早逝,于淳熙九年(1182年)就驾鹤西去,年仅38岁。如今在透堡除“状元街”外,还有“状元坊”、“状元井”、东里桥等遗迹,都是纪念这位800多年前状元公的。

与郑鉴同时代的朱熹,不仅与郑鉴是好友,而且与郑鉴家乡透堡还有一段渊源。当年朱熹理学被当政者韩侂胄视为“伪学”,在庆元党禁中遭到排斥。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朱熹来到连江丹阳,隐居宝林寺讲学。有一天,官府派兵到丹阳要抓朱熹。得知消息后,朱熹就急匆匆地往东经长龙沿透堡岭逃命,岭又长朱熹心又急,心越急越跑不动,朱熹边赶路边哭泣,好不容易才到了透堡住下来,后来这段岭被叫做“朱哭岭”。据说朱熹过透堡凤溪时远远地听到对面乌山境村传来琅琅读书声,朱熹从这里学子“寓读于馆”的情景中断言该村必定大有作为,遂改村名为“馆读”,并在此传授学问。数百年来馆读村一直沿用这个散发着书卷气的名字,延续着书礼传家的风气。因朱熹耳闻读书声而改村名的故事也传为美谈。

状元故里荣耀的激励与朱熹遗风的熏陶,使透堡读书之风日盛。据史料记载,宋代透堡就出了30多位进士。这些文化人知书达理,爱国忧民,其中状元公郑鉴的后裔郑起、郑思肖父子最为突出。

郑起为郑鉴曾孙,年轻时曾考功名,不第,遂弃举潜心穷理尽性之学,束躬修行。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出游临安(今杭州),朝中辅政大臣慕其名,荐其为官,郑起婉辞不就。淳祐四年(1244年)因愤然登门历数复任宰相的奸臣郑清之罪状,被执入狱。后获释。中年迁居西湖长桥,题“水南半隐”于庐额。后又迁吴门(苏州),学行日著,淮左浙右名门争相延请,先后在诸暨、萧山主持教学,又主“和静”、“安定”两个书院,曾被平江府尹聘为三高堂长,还被请到无锡县学讲课,人称“道学君子”。郑起常教诲儿子思肖修正养德,注重文学,热爱祖国。他为人方直严毅,与人交往言不及利,语不阿媚。居家不蓄银器、古董。唯世藏古今书数千卷。对《易经》研究造诣甚深。著述有《易注》《深衣书》《倦游稿》《菊山清隽集》(郑起号菊山)《易六十卦》等。这位以讲学为生的学者,人赞:“人物昂然,气节挺然,议古喻今,无不的当”,深受尊敬。

郑起之子郑思肖更是一位了不起的爱国诗人。郭沫若称他为“民族意识最强烈的人”。思肖生于杭州,后徙居苏州。自幼随侍父侧攻读,14岁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他生活在宋亡元兴之际。宋亡后,他即将原名少因改为思肖,即思赵;字忆翁,号所南,皆寄意。终身不娶,题其室匾额曰“本穴世家”(以“本”之“十”置于“穴”下即“大宋”)。常向南哭泣,坐卧不向北,闻北语辄掩耳疾走。“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御寒不藉水为命,去国自同金铸心。”浩然正气,堪与日月同辉。他精画墨兰,宋亡后画兰不画土,根无所凭藉,意为“地被人夺去矣”。亲友有仕元朝者,均视为不齿,拒绝往来。一生著作10多种,其力作《大宋铁函经》(亦称《心史》《铁函心史》),用铁、锡、灰等多重封固后,于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沉入苏州承天寺一古井里,直到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因旱淘井始发现,成为历史上一部奇书。温家宝总理2008年3月在全国“两会”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引用的“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就是郑思肖一首诗中的两句。郑思肖对矿物学也很有研究,他提出的矿床成因于地下水岩裂隙中循环而成的观点,比“现代矿物学之父”的阿格里科拉的同样观点,早两个世纪多。为纪念这位爱国诗人,上世纪40年代透堡与马鼻合并后的马鼻乡曾一度改称“所南乡”。

郑思肖身上闪烁的爱国精神在明代透堡抗倭斗争中化为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倭寇登岸入境,大肆残杀、抢掠,透堡被杀俘者达500多人。倭乱还引发了大饥荒。为抵御倭寇,透堡人民团结一心,修筑城堡,建起了周长约93米,高近5米,宽3米多的城堡,设东、西、南、北四门,“透街”有了城堡的护卫,成了“透堡”。透堡之名由此而来。后来,当倭寇大举侵扰马鼻、透堡时,戚继光率领大军采纳陈第用“泥橇”平倭策,在两乡人民大力支援下,歼寇400多,平息了寇乱。透堡人在戚家军安营扎寨的地方建起“保民堂”,感念戚家军保境安民的丰功伟绩。历经400多年风雨,如今城堡、城门遗迹尚存,保民堂香火依然兴旺,当年传递抗倭信息的烽火台仍在山顶上默默地讲述抗倭往事,这些都成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

透堡的爱国主义传统,随着时间推移,愈益发扬光大。时序越过明朝到了清末。此时的清政府极为腐败,民不聊生,国将不国。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透堡人黄忠炳与好友郑瑞声、黄克安等在透堡的一座叫棋盘堂的祠堂式的建筑物里,歃血盟誓,秘密组织“广福会”,并请拳师曾守辉教练武术,定期聚会,切磋武艺,商议反清大计。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成员吴适参加广福会,并被推为“大哥”(会长),改会名为“光复会”,会员发展到300多人。宣统三年(1911年)春,孙中山决定在广州起义,派林觉民回闽招募爱国志士,“光复会”积极响应,遂由吴适带领光复会成员20多人,从透堡棋盘堂出发,到马尾乘船,经香港抵广州,编入黄兴领导的第一路“先锋队”,冲入总督署,与清军血战,72位会员英勇就义。在这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当中连江人士占了10位,其中黄忠炳、王灿登为透堡人。孙中山先生在讲到黄花岗起义烈士时,赞誉“粤有花县,闽有连江”。这是连江的光荣,也是透堡的光荣。这是清末透堡载入史册的一件大事,是透堡人民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作出的一份贡献。

清末辛亥革命的烈士鲜血,教育了透堡人。他们开始明白革命的道理。就在辛亥革命后不久的民国18年(1929年)9月,杨而菖在透堡小学任教期间办起了农民夜校,秘密发展共产党员,成立党支部,并任支部书记,这是连江县第一个党支部。接着透堡又秘密成立了农夫会(农民协会),也是连江县最早的农会。杨而菖率领农民自卫队及农夫会举行了威震八闽的透堡暴动,透堡成了闽东和闽中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这史称“二三革命”(1934年)点燃的革命火种以迅猛之势燎原,迎来了革命高潮:1934年1月透堡召开了连罗苏区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连江历史上第一个红色政权——连江县苏维埃政府;连江、罗源等143个乡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10万多农民第一次分到了土地。后来惨遭国民党当局的血腥摧残,全镇为革命牺牲,后来被追认为烈士的就有58人。透堡人民的优秀儿女杨而菖也为革命献出了年仅21岁的生命。如今尚保存的透堡西门街2号的一座二层小阁楼,就是当年杨而菖与邓子恢、叶飞等领导人议事和住宿的地点。小阁楼已残破,楼梯晃动,楼板吱吱作响,不大的楼坪被分隔成五个隐秘的小房间(房中房)。这座不起眼的普通小楼,当年曾是闽东革命的指挥中枢。小阁楼见证了透堡人在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上曾经拥有的光荣,唤起人们对70多年前那段风云激荡岁月的回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杨而菖的母亲王水莲(人称杨母),这位家道贫寒、早年丧夫的农村妇女,强忍悲痛料理完儿子丧事后,继续投入革命工作。王水莲是党的秘密交通员,她的家就是革命联络点。她三个儿子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二子杨而菖牺牲后不久,当她得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贵安与国民党交火中有300多名战士受伤时,便发动50多名妇女组成救护队,为伤病员换药、喂饭,精心照顾。她还送三子杨与福参加游击队,跟随叶飞打游击,北上抗日,后在解放战争中牺牲。当年在透堡遭受反动派“清剿”时,其长子杨与可被捕,壮烈牺牲。王水莲也被捕入狱,受尽折磨,坚贞不屈,营救出来后又立即投入工作,参与组建游击队,打击敌人。这位传奇式的农村妇女,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晋京,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红心铁骨的革命老妈妈”杨母的故事传遍四邻八乡,小时候的我有幸聆听了杨母讲述的革命故事。

102936wbw0y0z6s5bb5p5t.jpg

透堡镇炉峰茶场

古老的透堡故事很多。仅从以上几个片段,我们就可以感受到,文化犹如一股涌动的泉流,一直在滋润着这片沃土,使透堡充满活力,催生出一拨又一拨优秀人才;我们还能感受到,爱国传统、担当精神就像注入透堡体内的基因,世世相传,代代沿袭。“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透堡人不懈追求的就是圆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梦。而这,正是当今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伟大目标。

(本文原载于《走进连江》,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