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2 15:4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齐上志

 

几多衙署坊巷  一方风水宝地

——福州嵩山史话

齐上志

巷名依旧.jpg

仙塔街西侧的七转弯巷,洁净(静)如初,但七转弯的特色已不复存在。.jpg

仙塔街西侧的七转弯巷,洁净(静)如初,

但七转弯的特色已不复存在。

 

福州别称“三山”,是因为城内多山的缘故。陈衍的《八闽通志》引用明代何乔远《闽书》的说法,称福州城中有九山,即民谚称“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屏山(越王山)、于山(九仙山)、乌山(乌石山)为最大,称“三山现”。其支脉冶山、灵山、芝山低矮,不经意则“看不见”。闽山、钟山、罗山稍高,仍隐而不显。

福州城内还有一山叫嵩山(后来称丁戊山)。明代黄仲昭《八闽通志》曰:“嵩山是九仙山的支脉,因位于城之中心,又称中山。”现鼓楼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津泰路98号)就在嵩山南麓。嵩山的范围,东至仙塔街,西至南营,北至灯笼巷、石井巷,南至津泰路。最高处是七转弯巷中段偏东的塔崎顶。唐咸通年间(861-874年),有僧人在山上创建佛寺安福院,是嵩山最早的建筑。几经兴废,现为近些年重建的大觉寺。

王审知尚未建罗城时,东街口以南到津泰路一带还是一片田野,嵩山是乌山与于山之间的一座小山头。唐天复元年(901年),王审知建罗城,将子城的南门虎节门向南扩展到安泰河北岸的利涉门。门外的安泰河是新开挖的罗城南城墙外护城河,河上架设木桥,称利涉门桥(后称安泰桥)。安泰河的南街两侧逐渐形成坊巷街市。与此同时,安泰河的东南方建起一个城门称通津门(在今天的津门路口),俗称城门头。后来的津泰路,即取通津门和安泰桥各一字组成。嵩山也渐成风水宝地。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王审知被敕封为闽国国王,都城定在福州,福州从此称闽都,成为福建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了适应这一重大的变化,王审知进一步扩大并完善福州的城池。第二年(908年),南北窄东西宽的椭圆形罗城,向南北各扩充半月形地带。原罗城被夹在中间,故称夹城,又称月城。这时,利涉门向南扩至今南门兜的宁越门,夹城把屏山、于山、乌山都围入城中,形成三山两塔的格局。安泰河也从原来罗城的护城河变成夹城的内河。向东出水部门后,称琼东河,可与闽江潮汐相通;向西通西湖,从西关水闸达洪山桥港口,形成福州市中心的水陆交通枢纽。

王审知还在市中心的中山南麓建五洲诸侯馆(地址即现在的鼓楼区委所在地),作为闽国辖下的福州、建州、汀州、漳州、泉州的行政长官来都城的馆舍。王审知是闽国的国王,五个州的行政长官就是诸侯。诸侯馆前面的津泰路俗称馆前街,这是津泰路最早的名称。津泰路南侧河沿的坊巷称涟漪坊,因屋宇树木倒映河水,水波涟漪而得名。利涉门以西隔着南街的安泰河北岸也有坊巷,称利涉坊,南岸称桂枝里。两岸柴埕厝(两层木屋)隔河相见,唐末五代时期,这里演绎了令人感伤的“荔枝换绛桃”的爱情悲剧。现在,南岸桂枝里巷口没有挂牌标明,北岸所挂的“桂枝里”应属张冠李戴。

馆前街地处利涉门和通津门之间,安泰河北岸。利涉门与通津门均有城楼。唐天复初,罗城南关人烟绣错,舟楫云连。到了宋代,此地屋宇民居连片,安泰河“舟楫云连,两岸酒市歌楼,笙歌从柳叶榕荫中出”,酷似六朝古都南京的“秦淮风月,六朝烟花”,一派繁华景象。福州太守曾巩《夜出过利涉门》写道:“红纱笼竹过斜桥,复观翬飞入斗杓。人在画船犹未睡,满堤明月一溪潮。”安泰河因东出水部门可通闽江,西可通西湖,每年端午节龙舟竞渡,鼓乐喧天,热闹非常。

王审知十分重视嵩山这块风水宝地,山南麓建嵩岳观,后升格为嵩岳中山崇福行宫,以为望祀之所。乾化二年(921年),安福院建七级木塔,叫崇庆塔,俗称新塔。新塔位于嵩山东麓,即自通津门向北延伸到旗汛口、井楼门的新马路上,故新马路后称新塔街,又因谐音雅化为仙塔街。七转弯巷为嵩山之脊,向西下坡可到南营。

闽县琅岐人王祖道,治平二年(1065年)进士,曾于宋元祐八年(1093年)、崇宁二年(1103年)两度任福州知府,后官至刑部尚书。知福州期间,两度修建台江与仓山之间的浮桥,奉旨建烟台山天安寺,并让寺僧管理浮桥。他将嵩山东段上的五洲诸侯馆旧址修建为官邸,坊名筹帅。中段叫安济坊,西段唤旌隐坊。到了元代,这三个坊被合称为福星坊。

明洪武年间,驸马都尉王恭为福建行省参政长官时,在王祖道的宅址上建镇守公署。正统以后,各省镇守改用太监,成化弘治间聘黄仲昭编纂《八闽通志》的镇守太监陈道也住在这里。嘉靖初年(1522年)镇守公署改为提学道署。嘉靖三十六年,闽沿海倭寇猖獗,以都御使巡抚福建,开始在这里设立巡抚都察院公署,此地又名抚院前路。巡抚刘焘(字仁甫,天津人),曾亲率将卒千余人,围击倭寇于闽安镇。他发三矢中三酋,倭寇崩溃,落水死者无数,海口防务得以巩固。巡抚谭纶(字子理,宜黄人)、汪道昆(字伯玉,歙县人)等先后启用俞大猷、戚继光、汤克宽等抗倭,接连告捷,取得削平倭寇的彻底胜利。嘉靖四十四年,巡抚公署因火灾而毁。隆庆元年,巡抚涂泽民重建。万历三十二年,巡抚徐学聚买公署西北的名居扩大建筑。万历三十九年,巡抚丁继嗣重修。巡抚衙门前这条军人将士出入频繁的街道,又称“军门前”,但官方文字仍称福星坊。光绪年间外侮益迫,台湾形势危急,福建巡抚刘铭传奉命移驻台湾,为首任台湾巡抚。巡抚衙门公署曾改为武备学堂、后为驻军之所等,解放后曾为海军学校、海军后勤部。20世纪60年代,街前南面临安泰河,还有一座高大宽长的照壁(墙后搭盖着许多破旧的民居木房)。这是古代官衙建筑所特有的形制,大建筑物的衙门前必有大照壁。

嵩山虽不高,但突兀幽深,巷道崎岖。通往塔崎顶的七转弯巷,是繁华街市闹中取静的好去处。明末居士傅汝舟,起初住在朱紫坊,后隐居嵩山深处,居所取名“丁戊山房”。他一生痴情诗歌创作,组织诗社结交诗友。正德年间(1506-1521年),在西湖创建“宛在堂”诗社,造访的人络绎不绝,嵩山反而被淡忘。曹学佺有诗吟:“丁戊无山山转深,春光弥觉气肃森。昔贤迹寄成千古,绝壁古高已十寻。新旧主人无异尚,二三乔木接清阴。闭门只有临池兴,一任墙东碧荔侵。”可见,明末清初的嵩山还是相当清幽宜人的。

南营地名来自宋代兵营,古称贞寿坊。《榕城考古略》:“钓鲈桥折而北为南营,因近南门而称南营,以别西侧的西营里。”南营中军后巷口有大王庙,又称中山境。这是嵩山又名中山所留下来的证据。南营建有宋代塔影楼,左板扉开一窍,日中有塔影倒立,此塔即安福院崇庆塔。顺治十八年,进士郑开极任翰林院编修,康熙年间任满回乡就住在塔影楼。他在此主纂清代第一部《八闽通志》,共64卷,仅用两年时间完成。此书不仅内容丰富,且订正了明代《八闽通志》中的一些错误。其海洋观念前所未有,为后来修志者所仿效。清末民初,塔影楼归永定廖氏家族所有,先后设试馆、祠堂、私塾和大安旅社,抗战期间被日寇所毁。织缎巷,在南营西侧,又称嘉荣坊。宋代福州丝织业十分发达,元代继承,并在此设文绣局。嘉荣坊中有女绣工和众多染漂男杂役。绣女穿行其间,日夜劳作,故称织缎巷。宋初,安泰河就已是名闻遐迩的茶市,这里生产的丝织品就近从安泰桥码头运往海外。

乾隆二十二年,石井巷设嵩山书院,还有朱子祠。灯笼巷原称登龙巷,在嵩山的北麓,因宋代樊仁达、樊仁远兄弟同登龙虎榜而得名,初名联荣坊,后误称灯笼巷。其中7号、8号是西清王氏王庆云的尚书第和他的孙子王仁堪的状元府。与之相邻的是家喻户晓的孝义巷、竹林境,向北与旗汛口的东街交界。

巡抚公署的西边有柏姬庙,是元末福建行省郎中柏帖穆尔的官邸宅第。明朝军队攻入福州后,柏帖穆尔率妻儿家属七人登楼殉难。其女方10岁,清纯端丽,后人在附近立庙供祀,旧称柏姬庙。后来有人讹传为白鸡庙,谬矣。明万历年间,移柏姬庙于公署左边的嵩岳观后,前祀柏姬,后祀临水奶,明巡抚商周祚作有《改建柏姬庙记略》碑文。后人在其对面建嵩山涧,祀五通神,为福州三十六涧殿之一。1934年,柏姬庙和嵩山涧由闽侯县政府改建为闽侯县初级工业学校和职业学校,神像一律移走。1936年教育厅长郑贞文改其为闽侯县立津泰小学,不久升为市立津泰小学。1941年后,福州两次沦陷,巡抚公署和津泰小学遭日寇占领、破坏。解放后,津泰小学在原址复办,“文革”中改为延安小学,改革开放后改为鼓楼区少年科艺宫,由冰心亲笔题名,现为鼓楼区教育局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