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林与杨荣
楚 欣
建溪流淌千年事,瓯月曾经照古人。
万木林中观奇树,登瀛坊前识名臣。
这首小诗是笔者建瓯采风归来所作,虽然肤浅且可能不尽合乎格律,但敝帚犹珍,还是不避粗俗,写在前面。
走进万木林
人杰地灵的建瓯,有座“万木林”的山,被称为“森林博物馆”,很早就声名在外。上世纪60年代初,作为省级某新闻单位的一名记者,我曾到过万木林。时光流逝,近半个世纪过去了,2010年的初秋时节,笔者有幸随团到建瓯市采风,很自然就想起当年的这个“老朋友”,不知它的近况如何?于是主动请缨,前往那里再作一次采访报道。
万木林位于房道镇境内,距市区大约二三十公里。山路崎岖而又弯弯曲曲,汽车跑了近一个钟头才到了保护区。走进林子,浓阴遮蔽,深邃幽远,脚下的路铺满层层的枯叶,松软柔和;裸露在外的根脉四处纵横,似是人的胳臂向外伸展,富有力感。细看过去,林中的树,或并肩而立,或相拥成长,或同根拔起,或彼此做伴,多姿多彩,组成层次分明、结构稳定的群落,给人的印象是,这个林子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绝非等闲之处。
或许是这个原因,早先到此采访的我以为,万木林可能是一片原始森林,后来才弄清楚,这里的树,最初是人工所造的杉木林,而后经过长期的自然演替,向着天然长绿阔叶林发展,其历史已经超过600年,在同类型的森林里,它的资格堪称最老。
据现存的文献记载,万木林的出现,始于元顺帝至正年间(1341—1368年)。当时建瓯(时为建宁府)一带“岁值大旱,乡人乏食”,漈村的开明富绅杨达卿,想拿出自家的谷子救助乡亲,却又心存顾虑。因为元末时期,民族矛盾激化,决意推翻元蒙统治的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如果开仓济民,官府有可能会怀疑你是收买民心图谋不轨,从而引来杀身之祸。为了避嫌,他想出一个以工代赈的办法,即声称要替大富山上的祖坟种植风水林,谁帮他在山上栽一棵树,他就给谁一斗稻谷。周围的老百姓知道后,喜出望外,纷纷前往大富山栽树,你一棵,我一棵,迅速栽满整座山。这一来,杨达卿既遂了救济灾民的心愿,又种了不少树,可谓一举两得。《建宁府志》写道:“随山之高下曲直,皆有木矣。逾数年,木长茂,望之蔚然成林,既之森然成列。”
万木林的出现,充满了故事性,它的保护与发展,更反映了杨达卿身上那种值得传承的人文精神。当他看到大富山上的林木长大成材时,即谆谆告诫子孙,要确保山上的树不能乱砍,不能出卖,只有在遇到几种特殊的情况下才可动用,如建学校,盖庙宇,修桥,造船,或作棺木,等等。他的子孙和乡亲们对此极表赞同,并给长满树的山起名“万木山”,喻义这里的树乃万人所种。杨达卿晚年(已是明代),建宁知府阮德柔久慕他的人品与学问,想请他出来做官,被婉言推辞,转而画了一幅万木林图,把杨达卿救灾、植树的功绩形象地反映出来。几十年后,杨达卿的孙子杨荣在朝为官(大学士、工部尚书),借助高官显爵的权势,万木林载入了地方志宗谱,受到官方的认可与宗族的保护,并逐渐扩大其范围。为了宣扬祖父的业绩,杨荣请同僚胡广作《万木园山记》,他自己也写了一篇《万木图事实记》,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了杨达卿的事迹。如今,这些文章仍保存在《建宁府志》中。
虽然万木林受到了保护,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还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划定为国家首批天然森林禁伐区(自然保护区),但历史上也曾遭到一些破坏,如清乾隆年间出现过的异性“盗伐梔木”,民国时期的某县长勾结地痞大肆盗伐楠木,上世纪“大跃进”与“文革”的两次乱砍滥伐。改革开放之后,万木林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1980年,这里成立了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多年来,管理处的人员辛勤工作,开辟防火道,建立苗圃,培育珍贵树种,进行富有成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教学和生态文明教育等工作,并增修了几条林间道路,以便人们参观考察。管理处的同志向我介绍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委派专家前来实地调研,他们认定建瓯万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由古代人工杉木林自然演替为天然林的保护区。
万木林的植物资源相当丰富,有340多个树种,其中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用材林,如樟木,花梨木,黄杞等达90种,已知的药用植物有500余种,观赏植物156种,芳香植物100种。保护区管理处的小卓告诉我,前些年评“树王”(因高,因大,因树龄,或因奇异珍贵),全省共评出71棵,万木林占了3棵,即“沉水樟王”,树高36.5米,胸径1.87米,为全国之最,以及福建省最大的观光木和最高的马尾松。这个介绍让我惊奇,因为福建省拥有的面积为12万平方公里,而万木林只是区区一座方圆189公顷的山,二者原本很难相提并论,但事实却告诉我们,这座不起眼的山藏着许多宝贝,单位面积的名木古树之多,为世界罕见,绝不可以轻视;何况这里还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猕猴,隐角鹿,白娴鸟,穿山甲,黑狗熊之类的动物。
走进万木林的当天,已是下午四五点钟,此时正下着雨,为了争取时间多看,我奋力攀登,尽管身上的雨水和汗水混在一起,仍没有减弱兴致。一路上,许多精彩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诸如“长相依”,有棵粗壮的枫树,被一根细藤绕着,二者缠绵不休;“红男绿女”,红皮的大叶楠与绿皮的米槠结成连理,相亲相爱,似乎有说不尽的话;“兄弟同根”,八棵同根生的树,犹如八个骨肉同胞兄妹,相互提携,亲密无间。介绍到这里,我问小卓,“兄妹?哪个是‘妹’呢?”小卓指着比较小的那棵说,“粗壮的为男,娇小的为女,这就是妹!”
林子里,到处是藤蔓,粗的,细的,长的,曲的,各色各样,遍布于地面、树上和空中,一条条,一串串,纵横交错,蛇飞龙舞,令人目不暇接。在一棵不知名的树前,我发现有根带刺的藤缠着它,这是以前所未曾看过的。小卓解释说,这种长刺的藤,样子虽然有点可怕,但可供药用,而且藤长大了,刺会自然消失,就像人在青春期脸上长痘一样,年纪稍大后也会退掉。因此,这种藤长刺的现象被称为“美丽青春痘”。
雨继续在下,林子里树叶被敲打得沙沙声四起,路也更难走了。此时,天上响雷大作,一阵又一阵。小卓和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出于安全考虑,建议不要再往深处走,起先我还想坚持,但看到天色已晚,林子里相当昏暗,已经看不大清楚景观了,也就随着大伙一起撤下山,前往附近的漈村参访杨达卿纪念堂,进一步了解这位万木林创建者富有价值的光荣一生。
此次游万木林,虽然没有走完全程而有些遗憾,但亲历它,仍得到许多见识,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之后到漈村看了杨达卿纪念堂、杨荣受封的“登瀛”牌坊,以及福林堂(护林堂),更让我体会到那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能树木,木也能树人”的观念,也让我想起了国外一位作家的话:“树木是圣物,谁能同它们交谈,谁能倾听它们的语言,谁就能获悉真理。它们不宣讲学说,它们不注意细枝末节,只宣讲生命的原始法则。”
建瓯万木林的树,不也正是这样的“圣物”吗?但愿我们都来爱护它,并与之作亲切的“交谈”!
认识“杨太师”
在房道镇,乃至整个建瓯市,提起历史上的杨荣,很多人都略知一二,且充满敬意,称之为“太师”。这不仅因为他是万木林创建者杨达卿的嫡孙,对保护万木林做过一些值得称赞的事,更因为他是一个文韬武略,驰骋宦海,先后经历过5个皇帝当官40载,作出过一定贡献的建瓯老乡。
杨荣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初名子荣,字勉仁。建文二年(1400年)考取进士,授编修。在任期间,他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读了大量经史著作,为日后进入朝廷中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明成祖)以清君侧为名带领大军攻进南京城,绝等聪明的杨荣等在半路上,他不卑不亢地对朱棣说:“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这里他暗示朱棣,先即位,有谋篡之嫌,先谒陵后即位则名正言顺。朱棣也是个聪明人,他选择先谒陵。从此,杨荣受到了朱棣的赏识与重用,被选入文渊阁,名字也从原先的“子荣”改为“荣”。
当时的文渊阁是处理国家大事的中枢,阁员当中,杨荣年纪最轻,又最受明成祖的信任与喜爱。据《明史杨荣传》记载,明成祖为人不苟言笑,“威严,与诸大臣议事未决,或至发怒。”但是杨荣一到,皇上“辄为霁颜”(即很快转怒为喜),且“事亦遂决”。由此可见,杨荣在明成祖心目中的地位,是其他大臣所无法企及的。
明成祖执政期间,杨荣曾五次跟随他北征,参与所有的军务研究与部署,皇上对他言听计从,君臣之间配合得相当默契。但有些大臣心怀忌妒,想疏远他与明成祖的关系,便不怀好意地推荐他为“祭酒”(学官,国子监的主要管理者)。明成祖识破那些人的用意,又不想当面揭穿,就以征求意见的方式说,杨荣学问渊博,为人正派,当祭酒完全可以胜任,但他空出来的位置,你们哪一位可以顶替呢?这一问,把那些人问住了,“诸大臣乃不敢言。”
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决定把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杨荣在这个问题上,也独具慧眼。他看到迁都北京有利于应对蒙古部落的威胁,坚定地站在明成祖一边,并明确指出,“迨我皇上继承大统,又以蓟燕左环苍海,右拥太行,内跨中原,外控朔漠,宜为天下都会乃诏建北京焉。”由于他和一些大臣的积极支持,使原本遇到阻力的迁都之事,得以比较顺利地进行。笔者因此进一步揣测,举世闻名的北京紫禁城的兴建,与工部尚书(掌管工程、水利、交通等政令的长官)杨荣或许不无关系。
明成祖朱棣去世后,先后继位的是朱高炽(仁宗)、朱瞻基(宣宗)、朱祁镇(英宗)。因为继位时他们的年纪都比较小,就由朝中大臣辅助。杨荣最先担当此任,之后还有杨士奇与杨溥,世称“三杨”。可以说,明成祖去世后杨荣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明正统五年(1440年),因年老体衰,他辞官返乡,朝廷“命中官奉行”,但行至半路即不幸去世,享年70岁。死后被追赠太师,谥文敏,授世袭都指挥使。
读《明史杨荣传》,有两件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是永乐末期,浙江、福建等地出现“山贼”(即被迫铤而走险的农民),朝廷议论发兵镇压。当时明成祖北征正在塞外,有关镇压“山贼”的奏折到,他阅后拿给杨荣,征求其意见。杨荣说,“愚民苦有司,不得已相聚自保,兵出,将益聚不可解。遣使招抚,当不烦兵。”明成祖认为杨荣的意见正确,“从之,盗果息”。另一是有关安南(今越南)的事,明宣宗时,因某种争端朝廷派兵驻扎安南(永乐五年,明朝在那里置交趾省,宣德二年该省复独立建国),时间久了,有人提议撤兵,但遭到一些大臣尤其是武将们的反对。在相持不下的关键时刻,杨荣力言必须撤兵,他认为,“不宜以荒服疲中国”,即不能因不必要的争端发动战事拖累国家,而应该让百姓休养生息。宣宗接受这个`建议,从安南撤出了明朝的全部军队。通过这两件事可以看出,杨荣为官,处处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换成今天的话说,他身上有一股“以民为本”的正气,很值得肯定。
笔者此次到建瓯采风,特意前往杨荣的故里漈村。其时已近黄昏,寂静的山村,禾苗茁壮,荷花盛开。走过一座廊桥,转身便可看到当年朝廷为杨荣竖立的“登瀛”牌坊。站在古老的坊前,缅怀这位建瓯籍的明代重臣,不禁想对他说,杨太师,你可知道,故乡建瓯的老百姓,至今仍是那样地敬仰你!
(本文原载于《走进建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