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9 22:0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楚 欣



靖江村、无祀宫、鱼卷

——明代抗倭将领钱储的故事

 

    

 

 

靖江村、无祀宫、鱼卷,乃崇武古镇的一地、一庙、一美食。乍看,彼此间似乎没有任何联系。但实地了解后发现,此三者都与明代著名的抗倭将领钱储密切相关。

 

靖江村因钱储而得名

 

靖江村,乃钱储的出生地,也是他的殉难之处。

钱储(?——1560年),字叔厚,祖籍安徽合肥。先祖钱忠,系吴越王钱镠的后裔。明洪武年间南下福建,当上崇武的最高军事长官(“千户”,正五品)。钱储是第5代,当地老百姓理所当然地将其视为“乡人”。年轻时,他曾在邑庠(县学)读过书,非常勤奋,虽然只是“肄业”,但积累了相当的学识。因父亲早逝,钱储像先辈一样,也走上了从军之路,承袭崇武所千户的职务。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三月,倭寇入侵闽中,不久,即由海道窜犯崇武。孤悬海上的崇武,“城无宿备,人情震讋”。其时的千户钱储,英勇无畏,“冒矢石,为士卒先,穷七昼夜”。当城中出现粮食短缺之际,他散尽家财,赈济百姓,鼓励大家奋力抵抗。倭寇面对团结一致的崇武军民,死伤甚多,不得不仓惶败退。钱储领导的这场保卫战,最终完胜。过了两年,即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倭寇卷土重来,乘浓雾之机,“自大岞出不意袭陷城”。那时,钱储已经卸甲离任,不是带兵人,但目睹倭寇的穷凶极恶,他挺身而出,“率弟男等”与敌人对抗,场面非常惨烈,最终“死战不支,一门死者十余人,父子兄弟同日而刃也。”

钱储牺牲后,葬于崇武城外耕山,朝廷追授他为靖江侯,“靖江村”之名因此而来。

靖江村有条“钱侯巷”,是城中心千户所公署通向钱忠千户府第的必经之路。钱忠千户府第,也是钱储的故居,格局为徽派“四水归堂”,三进三开间带廊庑。经历数百年的风雨之后,损毁严重,但府第门两侧的一对“福禄石鼓”还在,人们因此称它为“石鼓大厝”。钱氏家族曾经以此为中心陆续盖起了13座大厝,形成规模颇大的建筑群,如今大部分都不见了,惟有尚存的一些石雕与砖雕,仍在诉说当年的辉煌。“钱侯巷”原先还有座靖江侯碑坊,也仅留一高约4米的石柱,顶端是尊石狮子。站在它的前面仰望,仍可感受到昔日这座石碑坊的气派。古城西门外的三官宫,也有一座纪念钱储的石碑,高220厘米,宽86厘米,上面题刻“崇武所武德将军钱公”9个大字,清晰可见。

如今的靖江村,是崇武镇的第二大行政村。村民们不负先烈钱储的期望,在奔小康的路上艰苦奋斗,不断前进,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典型村”“宽裕型文明村”等称号。村道整洁美观,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登上城墙,则可一览半月湾美丽的沙滩与潮起潮落的壮观景象。

 

无祀宫祀钱储香火鼎盛

 

“无祀”,按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卓吾)《祭无祀文代作》的解读,乃祭奠无嗣的死者。无祀宫的建立,则是为纪念崇武所千户、靖江侯钱储与百户王铁等抗倭忠烈。

据《崇武城所志》载,崇武先前有个同样性质的纪念场所,称“厉坛”,位于崇武北门外,“有四柱石亭一座,竖以石碑,上镌四字曰‘崇疆厉坛’,盖明代都指挥公始建也。”为什么都指挥要设此祭坛呢?写序的林瑞(乡绅,清初曾任游击、参将等职)认为,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崇武保卫战的死者虽然已经得到收埋,“但忠魂郁积,义魄无依,往往天阴为厉(鬼)。都指挥哀而怜之,故设此坛焉。”这个解释缺乏科学依据,尤其是说天气不好时死者就化作鬼,颇有迷信色彩,但修建者都指挥的心愿则是可嘉的。后来,厉坛荒废倒塌,石亭也受到损坏。清康熙年间,进士何洛与一位姓何的庠生,发动父老乡亲,将它“易为小院,坚造壁瓦”,使其得以“再兴祀”,且“簿正祭器、祭期及城垣粮册,俾得永远相传,无替厥祀。”这个小院因此称“无祀宫”。前些时候,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片《记住乡愁》关于崇武镇的介绍,提到了包括无祀宫在内的众多为抗倭英烈修建的庙宇,说是“香火鼎盛,世代不息”。这次赴崇武采风,笔者专门前往无祀宫等处参观,实地看到的情况,证明此言不虚。

查一下《崇武城所志》还发现,之前,崇武就有了专门祭祀钱储的“崇报祠”。那是万历七年(1579年),崇武“军人民等以千户钱公储死贼之难,告诸道府批允建”。也就是说,崇报祠是钱储牺牲后十几年,崇武军民主动提出,并经泉州府的批准而建起来的。祠建于崇武所偏东之处,距“钱侯巷”约10米,“塑像其中,四时祀焉”,祠内还有《崇武所靖江钱侯庙祀记》碑。碑文系本县进士、曾任广西布政司左参政的庄朝宾所撰。他在颂扬钱储“忠义之气”的同时指出,倘若嘉靖三十九年那场保卫战的指挥者能像钱储那样,“则城必不陷”,因而感到惋惜并“哀君之死”。崇报祠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废于何时,则不清楚。但庄朝宾所撰的庙祀记仍保存在有关的志书里,从中可以看到崇武军民为兴建此祠所作的努力。

 

鱼卷的“发明权”属于钱储

 

鱼卷是泉州地区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产地在崇武。素有“崇武鱼卷,深沪水丸”的说法。

崇武为什么出鱼卷?说是因滨海之故,很容易明白;说它与“军需”有着直接的内在联系,估计一时难以听懂,须得细加解释。

这事要从明代初年说起。那时,倭寇的侵扰活动十分猖狂,为了边境的安全,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滨海各地,北起山东蓬莱,南至广东崖海,修建卫城与所城,计60余座。崇武城即兴建于那年。其时,江夏侯周德兴奉命经略海基,置卫所以备防御,遂将宋代所设的小兜(崇武古称)巡检司移于小岞,并于原地建立崇武千户所(崇武之名始于此)。据明代惠安县令叶春及的《惠安政书》介绍,崇武千户所配备的军队达1220人。

崇武千户所的驻军,肩负着保卫海疆的重任,经常要出海巡查。然而海阔路远,巡查时间一长,粮食不够,就得靠海鲜。海鲜又容易腐烂。怎么办?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千户所的历任长官。

钱储接班后对此十分重视。这位从小生活在崇武海边的军人不断地琢磨着,有一天忽然开了窍。他想,如果将马鲛鱼剔头去骨,捣成泥,然后和上番薯粉,辅加一些作料,放在锅里蒸,既是美味佳肴,又不易变质,可持续吃它好些天。于是,他让部下按此试验,果然获得成功。从此,“军粮”问题也就彻底解决了。

不过,当时钱储“发明”的这种由鱼泥与番薯粉等加工的“军粮”,并没有名字,形状也不像现在这样。后来,随着它“流入”民间,情况起了变化。

崇武濒临大海,“讨鱼”人居多,平安最为重要。因此,对那种“军转地”的美味作了改良,将其卷成两头圆形的长条,寓意“头圆尾圆,长长久久”,并因此有了“鱼卷”之名。

鱼卷不仅作为小吃受到崇武人的青睐,“无卷不成宴”。传统宴席,往往是除头道甜食外,鱼卷汤是头道重磅菜,也是食客评判厨师水平的重要依据。鱼丸汤收席。以此寄托圆满、平安。

作为一种美食,能与一段历史,一位名人如此紧密联系,实不多见。正所谓:

戍海士卒辘饥肠,千户巧将鱼作粮。长长圆圆寄深意,至今犹把美名扬。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