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东山雪洞 话明代刘中藻
楚 欣
“韩阳风景世间无,堪与王维作画图。”
这是南宋穆阳人郑宷赞美家乡的诗句。韩阳,福安的别称,也指福安城关及其周边。
地处闽东北的福安,历史悠久,先秦时代就有闽越族在此居住。宋淳祐五年(1245年)建制,因理宗皇帝御批“敷赐五福,以安一县”而得名。1989年撤县建市。
福安,山清水秀,风光绮丽,乃八闽旅游的好去处,可供选择的地方和景点很多。笔者不久前到过的康厝畲族乡东山雪洞,就是其中之一。
为什么称“东山雪洞”?我请教当地同志,因未能得到教益,便斗胆揣测起来——可能缘于古代这里雪大。证据则是那首描述“韩阳八景”之一“东山雪霁”的诗:“东风无力挽狂澜,山野浑然一色看。雪压群峰皆白首,霁光和熙为开颜。”虽然东山雪洞与“东山雪霁”分属于康厝乡与城阳乡,但二者相距不远,冬天同样雪大是可能的。
作此推测,对还是错,不敢肯定,还望知者指点。
雪洞位于东山村南,系东山峰的一处自然景观。那里悬崖峭壁,拱岩叠石,留有7处摩崖石刻。前洞由一块巨石悬压于一侧而成,巨石上是篆书“虎跑”二字。再往上走几十步为正洞,面积约9平方米。右侧石壁上“刘子读易所”5个篆体大字,苍劲古朴。刘子,即刘中藻。走出洞外,只见山崖上刻着“峨嵋峡”三字。据介绍,峭壁右侧的危崖处有一道宽不足尺的人工石磴,号称“天桥”。过了“天桥”,攀上崖顶,就是“点将台”。那是一块巨石,中分为二,仿佛刀砍剑劈一般,上刻“试剑”二字,相传刘中藻曾在此试过剑。悬崖上还有“猿愁峡”“万壑岩”等题刻。
雪洞外侧,一条蜿蜒崎岖的山间小路(古代官道)从那里经过,岭上有座供行人歇脚的亭子——中藻亭。是当地村民为感念刘中藻而建的,大约在清朝年间,确切时间不详,20世纪末重修。亭内一些对联保留至今,如“九漈落寒潭,踏雪还寻刘子洞;五峰罗峭壁,登山为指谢公亭”“越过峻岭崇山,便为天乐;认得灵岩古井,方解猿愁”。
离东山村20里路的彭洋村,有一道山涧,发源于南面的五峰山,顺着山势一直流到穆阳溪。因瀑布连着瀑布,水潭接着水潭,即刘中藻命名的“泂山九潭”。目前已发现8组摩崖石刻。其中一块文曰:“天启元年,苏江刘中藻读书五峰,搜剔水石峦嶂之奇,由龙门以抵钓台潭所在,为问津为洗耳为西壁。”说明这里曾是刘中藻青少年时于彭洋村五峰寺读书的地方。对此,他情有独钟,不仅自号“泂山”,还收集、编著了《泂山九潭志》。《福安县志》载:“泂山九潭在彭洋……刘荐叔读书所,尝筑石莲山房。径曲景幽,有联云:‘贫无四壁书千卷,富有九潭水一湾。’”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要问,刘中藻何许人?刘中藻(1605—1649年),字荐叔,号泂山,祖籍福安赛岐苏阳村,先辈迁至穆阳村。不幸的是,3岁时,生母撒手人寰。10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不久,一场大火将他们家的房屋及所有财产付之一炬,继母因此带着弟妹改嫁,只剩下孤苦伶仃的他。此后数年,刘中藻替人放牛维持生计,经常三餐不济。生活相当穷困,但每天晚上,他还是坚持到族人开设的免费学堂读书,一直到13岁时才被舅舅接到东山村。
苦难的童年并没有让刘中藻陷入消沉,反而磨炼出更为坚强的意志。他奋发读书,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乡试中举,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登进士榜,授行人之职(掌管朝廷礼仪的官员)。然而赴任没几年,就遭遇了兵荒马乱、政权更迭的艰难岁月。先是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城略地。京都陷落时,刘中藻与许多明朝官员被捕。一个偶然机会,他逃回福安故里,隐居于东山雪洞,研读《易经》,修身养性,探寻救国救民之道。不久,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明朝彻底灭亡。清军执行严厉的民族征服政策,老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刘中藻每与友人谈起此事,总是泪如雨下。他还在《葛衣集》自序里写道:“葛衣之于君父,如饥渴之于饮食,疾痛之于呻吟,上之不能如白衣山人出入帷幄;次之不能效秦庭之哭,使广西义士揭竿响应,同赋无衣而又博浪无椎,铁如意空碎,无可奈何,自写自歌而已……”充分反映他心系天下苍生,又感救国乏力的无奈。
清顺治二年(1645年)农历闰六月,明王室鲁王于浙江绍兴称监国,唐王在福建登基称帝,福王、桂王等也纷纷建立小朝廷。经人推荐,刘中藻再度出山,辅佐唐王抗清。当时抗清的各种势力分别盘踞一方,力量互相抵销。因此,联合起来,是最迫切需要做的一件事。然而,由于谁都不愿臣服他人,致使这种游说成了一项极其危险的使命,游说者往往被诛。在这种情况下,刘中藻临危受命,到浙江游说鲁王。“公知江南北之所以败呼?四镇无同心之旅,吴、浙少牵合之师,一朝瓦解至此……”他以不卑不亢的态度,为鲁王及其内阁大臣朱大典分析形势,讲明要害,打动了鲁王与朱大典。可惜的是,由于权贵们担心自身利益遭损,极力阻挠,闽浙联合最终告吹。
从浙江游说回来,刘中藻擢升右佥都御史。因他平素为人耿直,得罪了唐王政权内部的当权派郑芝龙、王兆熊等人,受到了架空、排挤。那些人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还奉行不抵抗政策。见此情景,无奈的刘中藻只好回到福安。但他没有闲着,而是倾尽家财,并动员本地士绅出钱出力,组建了一支上万人的抗清劲旅,收复庆元、泰顺、寿宁、福安、宁德、古田、罗源7县。清顺治三年(1646年),唐王汀州兵败被杀。此时鲁王也因兵败自浙江航海至闽,刘中藻前往迎接。鲁王封他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由于刘中藻所率义军对百姓晓以民族大义,自身又能严明军纪,一时间吸引了许多民众加入,军威大振,先后攻克福宁、长乐等地。然而,鲁王小朝廷矛盾重重,不久即分崩离析,义军收复地也因此再度沦陷。清顺治五年(1648年),刘中藻率领孤军退守福安。次年正月,清军10万进攻福安。深知刘中藻义军厉害的福建总督陈锦不敢轻举妄动,而是命令清军于城外挖沟,立树栅,将福安团团包围起来。刘中藻则动员全城军民,为保卫这一块明朝残疆而坚持斗争。他身先士卒,浴血奋战,击退清军多次进攻。期间,清廷多次以高官厚禄诱降,均被拒绝。为逼其就范,清军抓了他的长子刘思沛。闻此消息,刘中藻虽心疼儿子,仍大气凛然回复:“我岂以千秋易一子?”
奋力抵抗4个月后,城内粮草耗尽,城外又无救兵。刘中藻深知此战已经回天无力了,加上“扬州十日”的事件在前,担心自己抗击清兵失利后,屠城的惨象会在福安重现,思虑良久,决定以自身的一死来保住福安城十余万民众的安全。于是,他清点库存,核对带兵期间收支的明细记录,分文不差。接着,修书致陈锦,呼吁清军切勿滥杀城内无辜百姓。清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二日,刘中藻悬挂明太祖等画像于中堂,穿戴明朝衣冠,为文自祭:“采薇有约休回首,正气歌成天地阴。”然后从容“吞金屑死”。
义军统帅既死,福安城很快就被攻破。所幸的是,清兵果然无犯城中民众,老百姓得以避过一场浩劫。这也正是刘中藻杀身成仁最希望得到的回馈。
刘中藻率兵抗清,但清统治者并没有把他当逆贼看待,只认为他的活动乃“各为其主”,不予追究,除长子刘思沛自杀外,刘中藻的遗孤都得到了赦免。如四子刘思键,清军围攻福安时,由保姆护送出城,半路被俘,但当局最终还是放他回家。刘思键长大后参加科考,高中进士。
康熙至乾隆年间,清廷编修《明史》。介绍刘中藻的传略虽然文字不多,却颇能反映他为黎民百姓牺牲自我的壮烈精神。历代福安人,对他的忠义德行更是钦仰有加,感恩不尽。虎尾山上,刘中藻墓至今还在。墓坪的照壁上,镌刻“忠比文山”(文山即文天祥)4个大字。两旁有副对联:“一旅奋孤忠为浙水闽山恢七邑,三朝褒大德与道周可法(黄道周、史可法)共仰千秋。”1984年,此墓被列为福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福建省确定的100名爱国历史名人,刘中藻位列其中,福州左海公园的福建爱国碑林,留下了他的英名。他的事迹还被编入乡土教材。
(本文选自《走进“八闽旅游景区”·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