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0 10:5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王小梅

 

余青松与紫金山天文台轶事

王小梅

紫金山天文台1.jpg

紫金山天文台

鸟瞰天文台.jpg

鸟瞰天文台

 

1927年11月20日,在南京国民政府召开的“中央研究院筹备会议”上,老同盟会员、前孙中山秘书高鲁提出的《建立国中现代式之模范天文台在紫金山》议案,获得通过。

高鲁被任命为刚组建的国立天文研究所代所长,他多次亲登紫金山北高峰(第一峰)视察地形,选择台址,并聘请南京名建筑师李宗侃设计出初步台图和登山汽车路线。1928年12月,完成工程设计。正准备募工开建时,高鲁突然奉调,任驻法国公使,原定建台计划遂即告停。

余青松1.jpg

余青松

之后一天,厦门大学天文系主任余青松,接到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的建台使命,于1929年7月北上南京就任中研院天文所所长。

上  任

余青松,福建厦门人。就读清华学堂(留美预备班)后,1918年赴美国留学,先学土木,再攻天文,获加州大学建筑学硕士、天文学博士学位。在美国立克天文台工作期间,曾创立“恒星光谱分类法”,被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命名为“余青松法”。不久,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吸收他为正式会员。

莅任之初,余青松对紫金山北高峰台址作实地视察时,发现北高峰的自然条件不适宜建台,即将实情呈报中研院。没想到,部分“国府”上层人士对此强烈不满。“国府”还下达了《立即建台紫金山北高峰》的293号训令。余青松坚持科学态度与实事求是原则,积极向院部和“国府”反映情况。最终选址改为紫金山天堡峰(第三峰)。

难  题

建什么样式的天文台?又引发争议。有的人认为,紫金山南麓的中山陵是“国父”陵寝地,为国际观瞻所系。天文台的设计不能太西洋化,要与陵园区域建筑的中国传统风格一致。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多半有房顶和屋檐。天文台必须有能转动的圆屋顶。这让余青松感到棘手。

上山公路如何建造?因为要想筑通北高峰的汽车路,选线只能在紫金山南麓。山北悬岩陡壁林立,且多有深涧。要想筑路,不仅要长距离盘旋,而且要架设多道桥梁。筑路费必巨,以“国府”尚未拨发的总共25万元的建台费去负此重担又势所不能。况且,如在山北筑路,就无法接通山南紫霞洞的泉水。将来天文台全部用水若从城内自来水厂长途运输上山,其价必昂。

于是,余青松决定,自己动手设计“中式天文台”的蓝图。1929年10月底,绘制完成。自图视之,中央天文台各圆顶观测室四周皆围以精雕石栏杆,中央建雕镂主楼。正中有一长石级台阶,上可直达圆顶观测室。长阶中段,再建一座中式的三孔石牌坊横跨其上。牌坊顶部覆盖着一层蓝色的琉璃瓦。圆顶室周围环绕着天坛式石栏杆。总体建筑不仅气势雄伟、美观,远处看又颇有中式建筑风味。

1929年9月,余青松率领属员用从陵园借来的等高仪、水平仪等测量仪器,开始在天堡峰西北方向上下打桩、标高、选线,工作了半月余,终于设计出一条从紫金山龙脖子口上山的4里盘山道。

1929年12月21日,4里盘山公路破土动工。工程开工后,屡遇雨雪和巨石挡道,陵园方面以地处“国父”陵地,严禁使用炸药,而手工开凿又极为不易。原定4个月完成的工期,历经1年多才于1931年6月完竣。所幸采用了点工制和余青松的“开二填一”的筑路方法,费用仅3万余元。

建台过程中,“国府”核定的建台费迟迟没有下拨。余青松曾设法向各方告贷,结果也成画饼。

这时,高鲁当初用庚子赔款,向世界一些著名厂家定购的一批天文仪器已运到,急待建台装置。这中间,子午仪室的建筑尤属刻不容缓。余青松无可奈何地决定,用天文所的3万元活期存款和下半年经费作自行建筑的尝试。同时拟定计划:先从天文台路和子午仪室开办,材料由天文所自备,工用点工制。雇用监工1人,司监督工程。账房1人,负责点名,发放工资,购办材料。工头1人,负责招募工匠,助理监工。其余瓦匠、木匠、铁匠、电匠、小工等均按日计算工资。

为了节省开支,余青松决定,天文台所有建筑的墙基、墙面,均就地取材,全部采用质地坚硬,表层有天然虎皮花纹的石块砌就。此举不仅使高居风力很强的天堡峰峦顶的天文台,成为防风、防火的坚固建筑,也为建台经费时感支绌的天文所节省了大笔材料和运输费。而且清一色虎皮石砌出水波纹状外墙,大方,庄重,美观。

1931年8月初,“国府”终于发下建台费25万元。天文台的变星仪室外部建筑和子午仪室地窑建筑全部完成,造价仅12000元。不久“一·二八”战事,淞沪沦为战区,“国府”仓皇迁都洛阳,南京已岌岌可危。余青松不得已将紫金山上施工的工匠们遣散,仅留两名小工看守已成建筑,同时电告德国蔡斯厂缓运光学仪器。直到1932年5月中旬,上海停战协定签字。7月中旬,余青松召回分在城内各处轮值司放防空警报的职员,准备续建子午仪室。5个月后,子午仪室、行星观测室、水塔建成。

天文爱好者参观天文台.jpg

天文爱好者参观天文台

天文台水源始终是个问题。太平天国时期,紫金山天堡峰建有“天堡城军事要塞”,虽屡遭兵燹,久经沧桑,至今依然保存完好。一天,余青松发现太平军遗下的一口废水井,喜出望外。他派人下去稍事疏浚后,井底果然渗出水来。余青松将井台扩修后,在不远处建起一座水塔,再装一架抽水机,将井水抽至塔内,解决了山上用水难题。

建 成

1934年8月25日,紫金山天文台终于建成。9月1日,举行揭幕典礼。

这天,龙脖子山路入口高悬“天文学是一切科学的推进机”的醒目横幅布标。山道两旁,红色土星、黄色金星、金色火星图旗帜迎风招展。会场里,两幅长壁画横悬于讲台左右的墙壁上。画上绘着紫金山天文台的雄姿、芝加哥天文馆的形象,飞向天空的高空探测气球、高耸云际的威尔逊望日塔、银河系大熊星座仙女星座的排列及妙景。讲台两旁用青竹围绕,台柱与房顶散置各式大小不同的星点。整个会场如同大自然的缩影,置身其间仿佛在宇宙间漫游。天文台的太阳、月亮、行星、恒星观测室的银色圆顶,高低错落,衡宇相望。台顶层圆顶内,一架远东地区最大的、直径为60厘米的反折射式现代天文望远镜,和台内陈列几架珍贵的我国古代天文望远镜交相辉映。

上午9时,各界代表济济一堂。揭幕典礼开始,蔡元培首先致词,他说:“余所长积数年之劳苦,开远东未有之先声,终建此台,今日揭幕,无任佩慰。”紫金山天文台第一任台长余青松致词:“今此台得以建成,除社会各界竭诚辅助外,也为本院同人等数年来心血之结晶,这中间杨杏佛先生出力尤宏。”“现在,本台能以研究所得,协助国家建设之发展,促使人类文明之进步,则幸甚矣。”

紫金山天文台拔地而起,受到国际天文学界同仁的关注。有不少国外学者慕名而来,参观学习。日本京都大学校长、著名的汉学专家新城新藏和几位日本学者到紫金山天文台参观,浏览全景后,站在变星仪室前面感慨说:“日本目前还没有一座建筑这样好的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2.jpg

紫金山观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