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4 16:3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 宇


·纪念沈葆桢诞辰200周年·

 

沈葆桢对台湾近代教育的贡献

林 宇

沈葆桢抚台1.jpg

台南“亿载金城”大门

 

琉球群岛,历史上曾为中国属国,其国王接受明清皇朝册封,每隔一、二年都要派使臣向朝廷进贡。日本废藩置县后,把琉球置于鹿儿岛县管辖范围。1871年11月,琉球国船民69人在海上遇风浪,漂流至台湾南端东侧,其中54人被当地牡丹社原住民(时称生番)杀害,另有3人失踪,只有12人逃脱,这12人经清朝厦门官署护送返回琉球,史称“牡丹社事件”。

清同治十三年三月二十一日(1874年5月6日),日本以此为借口,在“日进”、“孟春”、“筑波”等军舰掩护下,运送3000多名陆军官兵入侵我国台湾,发动“牡丹社之役”。同日,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调集福建船政水师“扬武”、“飞云”、“安澜”、“靖远”、“伏波”等船舰待命,准备赴台抗倭。三月二十九日,清廷任命沈葆桢为钦差大臣,总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所有福建镇道等官员归其节制。沈葆桢率队赴台后,采取理喻、设防、强军开禁等政策措施,对日本侵略军施加强大压力,迫使其退出台湾。沈葆桢从实际出发,推出一系列政策,对台湾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方面进行变革,加强了海峡两岸的联系、沟通与交流,增强了当地的社会稳定和对外敌入侵的抵御能力。从而开启了台湾的近代化进程。

一、强化原住民基础教育

面对原住民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现状,沈葆桢在“开山抚番”政策的实施中,十分注重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启蒙和普及。

举办“番学”,教化高山族同胞。台湾高山族同胞长期住在山区,交通不便,普遍没有就学,文化极其落后,对迁入的汉族同胞多有仇视心理,开启台湾高山族同胞的心智实施教化,确为台湾长治久安之必须。沈葆桢认为,“教化之本在学校”,他以举办“番学”教化番民作为基础教育的开端。“于枋寮地方建番塾一区,令各社送番童三数人学语言文字,以达其性,习跪拜礼让,以柔其气,各番无不贴服”。接着,又在刺桐脚、蚊蟑埔等10个规模较大的“番”社,办起“番塾”。道路开至何处,供山民学习的义学就办到那里。1875年仅在埔里社就设“番塾”26所。“番塾”内容包括读书、认字、写字、算术、唱歌、跳舞等。此后在虎头山、四重溪等14处又办起了规模较大的“义学”,招收汉族和“番民”子弟入学,教授学童读书、认字、写字、算术、唱歌、舞蹈,达到通文墨、知礼仪。办学不但不收学费,学生还可以获得生活费,如在四重溪、射麻里等8处的义学就规定“凡就学者,每人每月给钱五百文,以及笔纸及膏火费用”。对“番学”的课程,沈葆桢作了严格的规定,每天上午背诵课文,听取讲授,习写汉字;下午背诵复习、习字,课余时间学习官语、台语、番语及诗文。“番学”采用《三字经》,四书五经等为教科书,修业年限为三年。通过兴办学校,使高山族人知书明理、摆脱愚昧野蛮落后的生活方式,步入文明社会,同时也促进台湾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

二、编写教材,教化民众

沈葆桢立足长远,把推进台湾少数民族教育作为长期战略来实施。为此,他组织编写《训番俚言》教材,颁发台湾各地“番学”,作为义学的基础课本之一。该教材结合台湾实际,以传统观念和伦理、道德,教育规范高山族居民。教材仿《三字经》体例,五言一句,共1210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内容主要以宣传儒家道德、伦理纲常、奖善惩恶为主,用中国传统的国家观念和伦理、道德为核心。如教材中的“为民设官府,为民谋衣食”,“上下有等级”,“在家孝父母,有兄当敬兄,有弟当爱弟,男女当有别,邻里当相亲”,还有劝禁杀人、禁争斗、禁嗜酒、禁用刀剑以及倡导卫生、反对迷信、提倡农耕、兴修水利等方面内容。

这些,对于启迪、教化长期闭塞在荒山野村中的高山族同胞,走向近代化,直面现代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树立教育形象,正面引导民众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又对台湾进行艰苦的开发经营,是台湾百姓心中的民族英雄,深受台湾人的爱戴,尊其为“开台圣王”,台湾民间私祭不断。沈葆桢感于郑成功对台之贡献,顺应民意,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二日(1875年1月10日)会同福州将军文煜、闽浙总督李鹤年、福建巡抚王凯泰上书朝廷,奏请为郑氏建祠追谥。清廷为宣扬“忠义名节”,于光绪元年一月初十日(1875年2月15日)下旨准赐谥与建祠,诏称“该故藩仗节守义,忠烈昭然,遇有水旱,祈祷辄应,尤属有功台郡,着照所请,准予台湾城建立专祠,并予追谥,以顺舆情。”沈葆桢接旨后,命恭文书院院长陈谟主持建祠工作,祠称“明延平郡王祠”。正殿祀郑成功,配祀部将崇明伯甘辉、建安伯张万礼等,明海疆殉难者114名也合祀于内。沈葆桢为正殿题词“石井满腔血,瀛台寸草春”。还专门为该祠撰写了三副楹联:

开万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

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缺憾还诸天地,是创格完人。

 

海上视师,紫阳于五百年前,早为后贤筹结局;

天南晞发,缅甸在八千里外,特延闰朔付孤臣。

 

到此地回首凄然,只剩得江上一些儿流未枯眼泪;

将斯人苦心参过,更休说世间有那种做不了难题。

沈葆桢高度赞扬了郑成功开发台湾的丰功伟绩,还用朱熹父亲读书紫阳的典故来赞颂郑成功收复台湾,为中华民族领土统一打下基础的功绩。沈葆桢以建祠的形式确立了郑成功的历史地位,教育台湾民众爱国爱台,树立两岸一家的观念,增强民众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对安定民心稳定局势起到重要作用。

四、尊重民间信仰,有效引导教育

台湾地区条件艰苦,开发较晚,缺医少药,生产力落后。因此,民众有事只能祈求于上天和神明的保护,各种民间信仰种类繁多,村社宫庙众多。一遇灾病,即祭祀各种神佛,包括玉皇大帝、关帝、天官大帝、文昌大帝、保生大帝、天上圣母、延平王、城隍神等。

沈葆桢抚台期间,尊重民间意愿,重视利用民间信仰来凝聚民心,团结台湾民众。

首先,沈葆桢奏请敕封嘉义县城隍,称其“祷雨祈晴,久昭灵应”,请求“敕加封号,以顺舆情。”得到清廷的允可。接着他又奏请饬封苏澳海神和安平海神。苏澳和安平海域是内地向台湾运输物资的重要航道。两片海域常风平浪静,人们都认为是神明庇佑之因。沈葆桢上奏称苏澳海神“实能功德及民,例得奏请庙祀。令苏澳海神灵感潜孚,鸿流顺轨,俾帆樯稳便,士卒饱腾,功能昭彰,宜邀褒宠。”奏请加封安平海神折称“有时方风雨交作,遇有要务派船出港,立即风静波平,居民船户咸额手相庆,谓为向来所未有,实有神助,应请奏恳加封立庙,以答垂麻等因……伏查江海正神,实能功德及民,例得奏请庙祀”。

沈葆桢通过民意上达天听,把民间信仰上升到官方的认可和敕封,拉近官民的距离,激发台湾民众与祖国的感情,沟通两岸关系,确保地方稳定、健康发展。

沈葆桢在台办教育的经验深刻地影响了后人。继任者丁日昌、刘铭传都把教育列为长久之计,继办义学,创立新学。先后创办“西学堂”、“电报学堂”等,他们秉承沈葆桢创办船政学堂的理念,引进新式教育模式,延聘洋人教授西学,就地育才,有力地促进了台湾教育的近代化。

 

沈葆桢抚台.jpg

沈葆桢在台书写的“万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