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0 10:2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张锦才

谒胡耀邦陵园



胡耀邦像.jpg


胡耀邦同志的陵园在富华山上,离著名的共青城很近。十几年来,人们从全国各地来此谒陵,深切缅怀这位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到江西出差时就曾去过胡耀邦陵园。那时这里只有一个新修的墓,周围还是原来的山野。过了五六年,我再次来到这里,陵园已建成规模。现在,是第三次了,当汽车停在陵园前的场地时,我看到了一座大门。记得前一次来时似乎没有这个建筑,可能是以后建的。大门两侧的字是胡耀邦同志所书:

心存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

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

这副对联,是改清代南阳知府顾嘉衡的“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而成的,但思想境界之高,却是顾联所不能比的。它短短22个字,包含着做人做事的深奥哲理,是胡耀邦同志一生勤勤恳恳为党为人民的生动写照。关于这副对联,还有个故事。据说胡耀邦在团中央工作期间,曾到南阳地区调查研究。当他看到卧龙岗上武侯祠里顾嘉衡对联的真迹时,兴奋不已,时而轻声细读,时而高声朗诵,七步之内,上述所改的对联便脱口而出。

或许有人会问,胡耀邦同志的骨灰为什么要安葬在富华山呢?回答是,他与共青城有着密切的关系。事情要从1955年说起,那时党中央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批上海知识青年积极响应号召,志愿到江西德安县鄱阳湖畔的九仙岭垦荒种植。这件事仅仅过了40多天,即1955年11月29日,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便风尘仆仆地从北京赶来,与上海知青热情座谈,鼓励他们在这里扎根,建功立业,并为这支队伍取名“共青社”。当时现场没有毛笔,胡耀邦就地取材,用两个竹片夹着药棉题字。1978年,“共青社”改称“共青垦殖场”,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这里已初具城市面貌。1984年12月,胡耀邦同志再次来到这里,他漫步街头,登高望远,挥笔写下了“共青城”3个大字。

共青城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一直与胡耀邦同志的亲切关怀和指导分不开。因此,当1989年4月,他不幸逝世的噩耗传来时,共青城的干部群众万分悲痛,并在悲痛中萌生一种想法,希望耀邦同志的骨灰能安葬在他曾经关爱过的这片土地。这个想法得到有关方面的肯定后,耀邦同志的家属便到共青城为陵园选址。最初有人建议在城里选一块地,但家属不同意,因为占城里的地建墓不符合耀邦的意愿,最终还是确定在远离城市的富华山上。

富华山原名敷阳山,耀邦同志的夫人李昭以“富我中华”立意,将它改名为富华山。山不高,只有40多米,但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它比任何地方都“高出一头”。站在山上眺望,视野极其开阔,让人不禁想起唐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富华山因为有了胡耀邦同志的陵园,它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中便从此有了名。当然,胡耀邦同志不是虚无缥缈的神仙,他是与人民群众亲密无间的共产党人。

胡耀邦之墓.jpg


胡耀邦同志的骨灰是在他去世后的第二年安葬于此的。当时的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温家宝同志专程护送。我在陵园的放映馆里观看电视录像,发现了这个细节。温家宝同志与现在一样,非常清瘦,他站在墓前向逝者行鞠躬礼,显得肃穆而又凝重。

由于胡耀邦同志逝世时是73岁,陵园的设计者便处处突出“73”这个数字。例如:墓碑重达73吨,台阶共73级,喷泉的眼有73个。但这些特色如果不经介绍者挑明,人们不一定能看出来。能看出来的是陵园像一座巨大的森林公园,满山遍野,郁郁葱葱。古人云,“青山有幸埋忠骨”,富华山就是这样一座“有幸”的青山。

我沿着台阶拾级而上,肃立于胡耀邦同志的墓前。这座墓碑与众不同,宛如一面飘扬着的旗帜,上面刻有胡耀邦同志的头像和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少共先锋队的标志,它表明,墓主人生前曾担任过这三个重要组织的最高领导人。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相当罕见的,似乎没有第二人。

从胡耀邦同志陵园下来,远望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它上接赣江之水,然后注入长江,浩如烟海,气势非凡。我忽然想到,耀邦同志的胸怀,不也正是这样的吗?他一生光明磊落,胸襟坦荡,忠于人民忠于党,是一位值得我们永远崇敬和怀念的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