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盗安民 御敌殉节
——水师名将江继芸
江继芸塑像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江继芸出生于福清县海坛右营村一个名将之家。
江继芸的高祖江心镜,早年从南靖县迁居海坛岛。祖父江全韬曾任福建水师提标参将,随部驻台,参与平定台湾朱一贵之乱,立有军功。儒生出身的父亲江毓亭,也受封“武略骑尉”。
江继芸“少倜傥有大志”。在父亲的指导下,他研习兵书,颇通用兵,深获曾任温州总兵詹殿擢将军的赏识,詹殿擢还将爱女许配于他。
嘉庆十三年(1808年)春,新婚不久的江继芸别妻从戎,编入水师。此时,蔡牵、朱渍武装海盗集团横行东南沿海,闽、浙水师正合力围剿。入伍后,江继芸随海坛镇总兵孙大刚出洋征剿海盗。据《平潭县志》卷二十六《忠义传》载,江继芸“随海坛镇孙大刚出洋”,追击蔡牵分帮的船只,英勇果敢,以“首先过船,生擒海盗毛凤鸣等十名并炮械”等项,屡立战功,得到“仁宗颁赏,奖武大银牌,拔补外委”。嘉庆十四年,江继芸参加歼灭蔡牵的关键一役——黑水洋大战,肃清蔡牵及余党。嘉庆二十年,江继芸出洋缉盗,生擒大小海盗10名,以此功提升为把总。嘉庆二十三年,巡哨发现海盗,他一路追击,捕获海盗,再迁千总。道光六年(1826年),积功升任福建水师前营守备,道光十年转任福建水师右营守备,再迁都司、游击。
江继芸在福建水师任上曾两次赴台湾平乱。道光六年六月初五,彰化县台民李通与粤民黄文润“挟嫌纠斗起衅”,数日之间蔓延嘉义、彰化两地,纠伙者打斗不息且抗拒官兵。江继芸随部渡台,驻防沪尾炮台,协同台湾水师平乱,还“截拿海匪陈朝等三名”,立下功勋。
道光十二年(1832年),台湾因旱而乱。台南张丙趁乱起事,很快占领台南县大部分地区与云林斗六门一带,建国号“天运”,自称“开国大元帅”。张丙聚集数万兵力,强攻盐水港,知府吕志恒、副将周承恩、把总朱国珍等殉职。凤山与彰化另有许成、黄城率众反叛,与张丙所部汇合,合攻嘉义。此时,江继芸任福建水师右营游击。他急率部赴台驰援,先战枋树窝,旗开得胜;再战小鸡笼,又传捷报。张丙之乱平定后,江继芸升署福建水师中营参将,道光十五年升任台湾水师协副将。
道光十九年初,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州厉行禁烟,英国殖民者借此挑衅。南澳镇总兵沈镇邦惧怕英夷,任由贩卖鸦片的船只在闽、粤交界处洋面上活动。六月,林则徐等上奏朝廷,罢免沈镇邦,由江继芸任南澳镇总兵。江继芸整顿舟师,加强巡防,经常率部巡查、缉拿走私鸦片船只和烟贩,深得林则徐、邓廷桢赏识。道光二十年初,邓廷桢调任闽浙总督,奏擢江继芸为福建海坛镇总兵。
不久,林、邓被革职,禁烟运动受挫。江继芸虽十分愤慨,但仍表示:“大敌当前,国家有难,我身为朝廷武将,守土有责,主战将领虽遭贬,却难移我为国效力抗击英夷之心!”他一面加强防务,积极备战,一面继续查禁鸦片,因此深得继任闽浙总督颜伯焘的信任与好评。
其时,英夷屡犯鹭岛,颜伯焘坐镇闽南,指挥备战和抗敌,江继芸转任金门镇总兵。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七月初,英夷统帅璞鼎查率领由海军司令巴尔克、陆军司令果戈夫带领的混合舰队和海军陆战队直逼厦门。
初九日傍晚,敌舰强行进泊厦门内港,清军炮台即向敌舰发炮,英舰“哥伦拜恩”号受重创。为补厦门守军兵力之不足,颜伯焘急调江继芸率师驰援厦门,与巡道刘耀椿一起指挥御敌。
初十日清晨,英舰“弗莱吉森”号在厦门港四处梭巡。下午一时,南风劲吹,敌舰船分成三队乘风潮发起进攻。面对强敌压境,颜伯焘赴虎头山督战。他传令炮台合力轰击,守军从青屿、屿仔尾、鼓浪屿三面炮击,击沉敌舰1艘、兵船5艘。敌舰队轮番轰击清军炮台和防御工事。在重炮火力的掩护下,敌海军陆战队乘小舢板分路上岸,包抄清军炮台。江继芸指挥守护炮台的官兵,以枪炮、大刀、长矛与敌短兵相搏。史料载:“尽力堵御,上而复下者,或三四次,或四五次,亦皆斩杀敌无算。”
敌我双方武力角逐之际,原先积极主战的闽浙总督颜伯焘却心生畏惧,竟与刘耀椿各带一批精兵退守同安,下令“所有分防各将领等交金门镇臣江继芸竭力支持”。战斗如火如荼,各路守军伤亡惨重,又闻总督退守同安,军心大乱。
面对困境,江继芸带领数量有限的将士,坚守炮台、关隘,“赴援”陆师残部。英军试图登岸、抢占炮台的图谋没有得逞。下午四时,受创颇重的“西索斯梯斯”号与“皇后”号,转身外逃,陆上英军见主力舰船退出,纷纷乘舢板追逐而去。江继芸见形势转变,急率一支精兵,乘艇追歼逃敌,因后援不继而壮烈牺牲。
江继芸殉难后,英军掉转船头,抢占滩头,登陆上岸,长列炮台被攻陷,厦门陷落。后来,厦门百姓在鸭仔港附近海滩找到江继芸,遗体收殓、安置在村边的草楼里,轮流守灵,直至他的儿子到厦扶柩回海坛。
江继芸灵柩运回海坛,在江厝停放两年,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八月,才择吉日出殡安葬。道光帝派遣钦差大臣带恤银、葬银、祭银1120两和祭文致祭:“鞠躬尽瘁,臣子之芳踪;恤死报勤,国家之盛典。尔江继芸,赋性忠直,国尔忘身,御敌冲锋,奋勇阵殒,朕用悼焉。特赐祭葬,以慰幽魂,呜呼!聿昭不朽之荣,庶享匪躬之报。尔如有知,尚克歆享。”出殡当天,海坛百姓闻讯集于江厝埕,参加祭奠。
江继芸墓占地约1240平方米,石构“风”字形墓式,三合灰土封顶,向西,计有五圹两拜,石供案上立抹脚青石墓碑。墓前分内、外三埕,分立石翁仲、石马、石虎、石羊各一对,墓联有三副,分别为:“报国心常青,荣褒姓氏香”“好整修史者,椽笔表幽光”“鹭岛一时殉大节,离庭千秋重精忠”。
2000年春,平潭江继芸的后人在城关江厝埕旧址建“江继芸纪念馆”,以彰其功。北京平潭同乡会第22期《乡情汇编》编发了江继芸五世孙江桐生珍藏160多年的珍贵文物,包括清道光帝颁发的四道圣旨、谕祭及江继芸的纸质彩绘画像等。
江继芸的墓经过1987年、1992年两次复修,依然完好。“江公神道碑”尚存,碑文为:“皇清 钦赐祭葬,诰授武显将军、镇守福建海坛管辖闽安等处地方总镇府、调任金门总镇、历署闽粤南澳等处地方总镇都督府,带寻常纪录二次加三级香山江公神道。道光癸卯年八月口日勒石。”
清代晚期,墓葬能享有这么高荣誉规格的在全国少有。这是因为它的主人是位令人敬佩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