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亦炼人
——记原福建炼油厂厂长周纯富
2009年1月6日,泉州市隆重举行“海西骄子·名城之光”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泉州市杰出、优秀经济人物颁奖典礼暨第四届泉州经济年会。原福建炼油厂厂长周纯富被评为泉州市30位杰出经济人物之一。
事也凑巧,20年前,也就是 1989年1月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石化总公司签订了合资建设协议书,正式成立了福建炼油厂,任命周纯富为福建炼油厂第一任厂长。
1939年9月,周纯富出生于四川省南江县,1967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学院机械系,参加过大庆、荆门两座炼油厂建设和运行管理。这位来自大巴山深处的汉子,曾任荆门炼油厂工会主席,来福建后除任炼油厂厂长、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外,还兼任福建省中外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福建省石油学会理事长,为泉州经济乃至福建经济做出了杰出贡献,先后荣获全国工会先进个人称号、1993年获福建省“重点建设功臣”荣誉称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石化总公司劳动模范称号、福建省优秀企业家称号等。
一
那是1988年4月18日,湖北荆门石化总厂的周纯富正带队在安徽考察。那天,他收到一封中国石化总公司的加急电报,火速赶到北京。第二天一早,中国石化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陈锦华在办公室里接见了他。陈锦华总经理对周纯富说:“中国石化和福建省政府要在福建合资建一个炼油厂,经总公司党组决定,派你去福建筹备建厂。”周纯富欣然受命,时年49岁。
1988年6月,周纯富向公司请了几天假,自己花钱,买了南下的车票,独自一人从湖北荆门亲赴选定的厂址福建湄洲湾南岸的惠安肖厝(现为泉港)实地考察。6月18日,恰逢我国传统端午节。惠安人正在虔诚地插艾烧香,祭神拜祖。周纯富跳下乘坐的福厦公路的长途汽车,爬上一辆当地人称为“蹦蹦车”的三轮摩托,直奔湄洲湾南岸的乡村小镇肖厝。到了肖厝,他看到的是一片低矮的石砌住房、碎石小道,见不到一条像样的现代公路。“没路、没水、没电,怎么建炼油厂?”他倒吸了一口冷气。
1988年9月6日,周纯富带着6人小组赶到福州,进住福州酒店参加福建炼油厂初步设计审查会。会前,副省长施性谋来酒店看望他们,说:“福建没有大的工业,很需要这个项目。福建没有石化工业人才,很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
会议期间,周纯富拜访了时任福建省省长王兆国、省委副书记贾庆林、副省长施性谋、泉州市委书记张明俊、市长陈荣春、副市长王文泰等省市领导。
周纯富等负责筹建的同志,主张建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炼油化工企业。他们向中国石化总公司和福建省领导汇报时提出:建设福建炼油厂,要突出一个“早”字,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体现一个“新”字,新思维新管理新格局;贯彻一个“高”字,高速度高科技高效益;要做到四个一流:一流的建设速度,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物质装备,一流的素质。周纯富的想法得到了中石化和福建省领导的坚决支持。
1988年10月,怀揣着创业决心和激情的周纯富和从全国石化系统调来的47名技术骨干,来到福建会合了,并立马移师惠安进入现场办公。11月,从大庆又调来一批骨干,随后自兰州调来一批精英,也加入了筹建行列,成了第一代“福炼人”。
1988年12月1日,上午9时,筹建多年的福建炼油厂生活区开工典礼仪式如期举行。福建省及地市县各级政府官员、中石化总公司各级领导以及海内外嘉宾如期光临,地方群众数千人到场观看。当主持人、惠安县委副书记陈增煜宣布破土动工后,几台推土机齐头并进,村民们顿时欢呼了起来。
福建炼油厂生活区破土动工的消息,传遍了八闽大地,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1988年12月30日,厂区土方工程也破土动工了。施性谋副省长参加剪彩。1989年1月6日,福建炼油厂正式成立,周纯富被正式任命为厂长。
二
干起来才是真的,干起来才知道难。当时,中石化与福建省合资兴建炼油厂所需要的30多亿元资金全部靠贷款。我国宏观经济此时恰恰进入调整时期,银根紧缩。周纯富却一心要把他的“早”“新”“高”付诸实施。
要早、要新、要高,就要从基建工程开始,就要打破老习惯,开创新路子。多年来,基建工程形成了一种传统模式:基建与生产分家。要等基建完工,再由生产班子来接管企业,而原先的基建管理班子人员难以遣散,安置又有难度,企业从一开始就要背上沉重的包袱。为了抛开包袱,周纯富提出了“小筹建,大承包”的基建管理新模式。也就是,福炼本身只管筹款和成本控制、监督工程进度、建设质量,充分利用建设施工单位的管理资源和成功经验,基建工程由施工单位全权承包。这样做,新生的福炼就不必背上上百人的基建班子,还可以提高建设速度和质量。实践证明,他的新模式完全可行,基建投资严格控制在预算成本之内,不仅没有超支,反而略有结余,为全国大型基建工程的成本控制写下了新纪录。
经过4年多的建设与奋斗,终于在1992年9月30日结出了硕果。那天18时许,天已黑了。周纯富爬上60多米高的炼塔,拧开喷油油嘴,5套炼油装置正式投产。4小时后,生产线上流出了福建“第一桶汽油”,且品质合格,福建“无油时代”从此结束了。从动工兴建到建成投产,只用了40个月,建设工期之短,速度之快,在全国同行中名列第一。接着,5套炼油装置投料试车又一次成功。试生产当年,炼油厂就正式承担国家生产计划任务,加工出了10种国内外原油约200万吨,生产出了160万吨成品油,创利税3亿多元。这在同行中是相当少见的。
1993年9月,福建炼油厂10套炼油装置全部建成投产,年加工原油的能力提升为250万吨,创造了当年产生效益。这在国内石化业同行中至今仍然独一无二。
“不做则已,要做就要20年不落后!”周纯富这样说,也是这样做。在当时,国内其他炼油厂都是一个炼油装置一个控制室,仪表还全靠手动、风动、电动等控制。而福建炼油厂10套炼油装置,只设一个中心控制室,且全部采用电脑自动控制。这是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
建中心控制室,需引进一套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的电脑自控系统。该系统价值180多万美元。一下子花这么多钱,值不值得,曾经发生激烈的争论。
周纯富回忆说,报告都打到了中石化总公司,讨论了几次都没定下来。眼看两三个月都过去了,可把他急坏了。最后,还是时任中石化总公司总经理的陈锦华拍板“上!”
此后,福建炼油厂派出一批技术骨干到美国培训近3个月,学习系统的操作控制。回来后,把它运用到炼油生产中去,为我国石化企业开创了全新的生产控制系统。此后,还为兄弟企业培训了大批系统控制操作人才。由于采用了一个控制系统,福炼成了年加工原油250万吨生产能力的企业,而只用3000名职工,仅为国内同等规模炼油企业职工人数的三分之一;生产车间操作工人仅313人,达到国际同等规模炼油企业的先进水平。
困难克服了一个,又来了一个。原先设计的工艺方案,福炼是加工本国胜利油田的原油。但是建成投产以后,福炼被安排加工进口原油。从炼国产原油改为炼进口洋油,对炼油装置的工艺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摆在福炼人面前有两条路:一是,来一种新原油要停一次产,安排好了相应的工艺技术和催化剂后再点火。这样做,会严重损耗设备和原材料。二是,向高科技要效益,利用计算机的强大运算功能和快速反应能力,建立“桌面炼油厂”,输入各种原油的全部物理指标、让电脑进行模拟炼油,得出最佳方案后,加以运用,进行不间断地连续生产。周纯富毅然决定,选择后者。
然而,开发“桌面炼油系统”等计算机生产控制系统,需要相当的投入。他拨出1000万元,与清华大学等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发,建立了包括自动化操作系统、过程监控系统、生产计划调度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到经营决策系统的计算机辅助管理集成生产系统,实现了从原油的采购、储存、混合、生产、销售到决策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一体化和最优化。这个系统被人称“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该系统以集多种高新技术于一体和服务于大型连续过程的特点,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重点应用工程。这是石化行业唯一列入国家“863计划”的项目。
“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开发成功了。高科技使福炼如虎添翼。1997年夏季,福炼的炼油能力从250万吨扩大到450万吨,生产能力扩大了80%,投资仅用2.1亿元。有人计算,每吨炼油能力的扩建成本仅用105元,只占初始建设成本的十二分之一,创造了国内同行的最好水平。
三
周纯富常说:“企业的设备管理、质量管理、效益管理,其实就是人的管理。一流的设备要靠一流的职工去操作,一流的质量要靠一流的职工来保证,一流的效益要靠一流的职工去创造。没有职工素质的一流,整个企业就会成为‘白流’。”为此,他把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建立了职工培训中心,每个职工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经考试合格,领取上岗证才能上岗。
在福炼,一线操作中不仅有中专毕业生,而且有大学毕业生。3000名职工中,虽然工程技术人员占三分之一,但是周纯富并不满足现状,而是积极与福州大学等合作办班,开展继续教育,鼓励职工在职攻读研究生,以便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鼓励操作员从岗位操作向系统操作发展,从一人专司一个岗发展到一人操作一个系统,培养出全能型的操作工。这样做的结果,既提高了职工素质,又精简了人员。
走进福炼的厂区和生活区,纵横交错的管网,没有任何“跑冒滴漏”现象;宽阔平坦的混凝土路面上,也见不到一丝废弃的杂物。整个厂区,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显示出了福炼职工的文明程度,也体现了福炼领导人的管理水平。对此,来福炼考察的一批石化专家无不感慨地说:“我们在国外看到的,如今在福炼也可以看到了。”
周纯富是从大庆来的。他继承发扬大庆“三老四严”的传家宝。他认为:“企业内部管理,关键在基层,在班组。”因此,必须从班组抓起。他根据各车间班组的特点,将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制成卡片,而后每日一小题,每周一大题地对职工逐日逐周进行考核,以提高职工的应付突发事件和处置各种事故的能力。每个班组都设有精神文明建设、岗位练兵、班组经济核算、设备隐患、设备特护等10余种记事本。除此之外,福炼为此专门制定了班组工作十大条例,安全生产的十大禁令。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把企业管理纳入了有章可循的轨道。
福建炼油厂在周纯富等一批批开拓者的16年不懈努力下,跨越了3个台阶:福建炼油厂——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当年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荒丘,如今成了工厂林立、一片繁荣的泉港石化工业园区。在这里,已建成投产和在建的石化及相关企业39家,总投资约530亿元,一座巨大规模的石化基地拔地而起。这过程凝聚着周纯富和广大福炼人的心血和汗水。
1998年,年近60岁的周纯富调往厦门石化开发办任副主任了。
但人们记住了他和他在福炼走过的不寻常的岁月,以及所创下的不寻常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