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的“忘”与不忘
在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史迹展A区至B区的过渡厅里,人们可以看到一组意味深长的雕塑作品:一边是林则徐贵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途中的风采,一边是他沦为“罪臣”流放新疆途中的惨状;而中间摆放着的,则是根据他流放途中所刻印章放大的篆刻作品———“宠辱皆忘”四个字———这四个字可以说是林则徐光辉一生的真切写照!
那么,林则徐在受宠(任高官,掌大权)之际“忘”了些什么呢?
首先,在受宠之际“忘”了光宗耀祖、封妻荫子:1824年7月,林则徐在掌管一省行政的江苏布政使任上,母亲病故;友人梁章钜深知他家资甚薄,曾拟联合同僚捐助其厚葬亡母,但他坚决谢绝了朋友的好意,对自己深爱的慈母仅俭而葬之。1835年下半年,身为钦差大臣的林则徐在广州复函给妻子说:接来函知需款甚急,但我仅能汇上平日省下的三百二十两纹银,望家中能省则省。1845年12月,为三个儿子分家产时,竟寒碜得“无现银可分”,“各得钱三千串”;后来,连曾国藩也在一封家书中不胜感慨地赞叹道:“闻林文忠(笔者注:指林公)三子分家各得六千吊(笔者注:此数字有出入),督抚二十年,家私如此,真不可及,吾辈当以为法。”
其次,林则徐在受宠之际也“忘”了荣华富贵、体统威仪:1839年1月,贵为钦差大臣的他肩负重任前往广州途中轻车简从、“水波不兴”,前无鸣锣开道的尊荣,后无警戒卫护的威风,沿途一切费用自付,一路粗茶淡饭,且事先发出传牌,严肃告示沿途州县不得耗费接待,并严令部下“不得暗受分毫”。同年9月,林则徐巡阅澳门,澳当局曾拟预设公馆隆重接待,他一概谢绝;在澳期间,一应从简务实,并谢绝了任何礼品的馈赠……
林则徐在深受皇上恩宠之际,还“忘”了知恩图报,甚至“忘”了乌纱帽、“忘”了脑袋瓜:那是1832年秋天,江苏再次遭遇特大水灾,农业严重歉收,农民忍饥挨饿,可是清政府对灾区却照样催粮逼税,毫不宽缓。对此,身为江苏巡抚的他了解救百姓的倒悬之苦,冒着丢官、杀头的风险,断然采取“先斩后奏”的极端行动,紧急动用田税银两赈济灾民!与此同时,又联络两江总督陶澍拟共同为民请命,上疏(上奏折)请求减缓灾区粮税。可就在此时,道光皇帝先发制人地下旨严词呵斥:江苏等省征粮收税极不得力,反而只知为民请命以博取声名、中饱私囊……在此情况下,陶澍再也不敢与林则徐联名上疏;然而林则徐却不顾头上官帽甚至头颅的安危,公然违抗皇上的严厉训诫和关于官员不得以独自一人的名义上报灾情的规定,而以个人的名义上疏,吁请朝廷体恤灾民减缓粮税,并声明“倘有应得的处分,待当独任”———这就是当年震动朝野的“单衔上疏”事件。
林则徐在受辱之际又“忘”了些什么?
他奉旨查禁鸦片并在虎门销烟可谓功高如山,但道光皇帝为了讨好敌人,却降“罪”于他,将其流放新疆伊犁。劳苦功高而沦为“罪臣”,这是何等的奇冤大辱啊!何况此时的林则徐年事已高,身患重病,到达伊犁时身体虚弱得“作字不能过二百,看书不能及三十行”。可是,他全然“忘”了自己的不幸。到新疆后,就在沙俄企图染指的地方,带病研究有关的历史、地理状况,并根据边防空虚、百姓贫困的实际情形,向朝廷建议将垦地分给当地百姓耕种,并把原来的屯兵制改为操防制,以实现屯田与备边结合、士兵与百姓结合,从而在祖国西北边疆筑起一道卫国保民的铜墙铁壁。
为了发展农业、改善百姓生活,林则徐主动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提出垦荒的要求,得到应允后,便以其花甲之年的老病之躯,带领民工奔赴阿齐乌苏等地区,风餐露宿、披荆斩棘地开垦了大量荒地;对此,布彦泰将军曾特地上奏皇帝,称“平生所见之人,实无出其右者”。开发南疆之际,布彦泰将军问他愿到较近还是较远的地方去,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为边远荒凉之处。从此之后,林则徐带着民工风里来,雨里去,走一处,查一处,垦一处,在总计约三万余里的行程中,他经历过一夜下雪三寸的严寒,穿越过“日炎土燥”的戈壁,亲临过“野兽出没之所”,饱尝过“地辟无住处”的艰辛,还多次遭遇了渡冰河、过危桥甚至人仰车翻等各种险情……累计起来,从1843年秋到1845年10月共约两年多的时光里,林则徐在新疆全力投入了垦荒。
林则徐还规划与兴修了新疆历史上最大的大皇渠渠首工程及大皇渠灌区(还曾捐资承修其中的龙口工程),在南、北疆查勘规划了约80万亩新的屯垦灌区及其水利工程,大力推广引取地下水灌溉的“坎儿井”技术,普遍推广内地先进的纺纱工具和技术……
总而言之,作为一代伟人的林则徐,确实做到了如同自己所言的“宠辱皆忘”。而他的这种“忘”,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遗忘、健忘,更不是“马大哈忘性大”的没心没肺;恰恰相反,这种“忘”是大智、大勇、大德、大能境界的体现。他将个人得失祸福置之脑后,抛之九霄,不在乎,不计较,而做到该讲的就讲,该干的便干!
其实,林则徐的“忘”实乃出自于不忘,任何时候绝对不忘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并且始终把它摆在压倒一切的最高位置上,无论处境顺逆,只要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就义不容辞、义无反顾甚至义薄云天地尽力去做,而且尽可能做得最好。
可见,林则徐在忘与不忘之间,是有选择的。他选择了忘我,而不忘百姓;选择了舍己,而牢记利国利民。这是他成为后人敬仰原因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