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镜予与《洞头教育》
方 晓 方 澄
方镜予像
2024年,在父亲方镜予120诞辰前夕,旅居英国的外甥范榕从一个收集“上世纪绝版图书”的名为“在职研究生抽屉”的网站上,翻找到方镜予编著的《洞头教育》原书扫描件。他惊喜万分,立即把文件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我们。方镜予的《洞头教育》脱稿于1932年8月,同年10月出版,共80页,封面内页齐全,但图像质量较差。收到文件后,我们立即着手修复,并打印装订成册,使它重新面世。
方镜予,籍贯福州,出生于福州台江下道。其父方逢晨是著名中医,其长兄方铭勋和二兄方又新都参加了辛亥革命。方镜予自小受民主革命的熏陶,17岁身揣5块大洋,只身东渡日本勤工俭学,19岁考入京都日本雪桥美工学院。留学期间,他学习了先进的工艺美术,深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他看到“中国以四千年农业国之历史,又有许多可种膏腴之平原,何以年来外粮输入激增?此种责任应由教育方面负之”,“农产之落后,由于农民不知利用科学方法,由于未受相当之教育”,从此立志科学教育救国。
1927年毕业后,方镜予带着12卷厚厚的日文版《最新化学工业大全》回到福州。他在福州百克工业社当技师不到一年,就辞职到闽南的安海养正中学担任美工教员。期间,他拟定创办农村完全小学的方案以实践农村教育之特殊问题,慕名到长乐“营前模范农村”,“曾谒村长作一度之商洽,嗣因他事牵缠未果”。1930年11月,他接受长乐营前模范农村委任,到洞头乡管理农事试验场,并于1931年1月“明令”兼理筹办洞头小学。
“营前模范农村”是福建省政府于1927年12月设立的,由孙中山原秘书、农工厅时任厅长黄展云兼任村长,进行了一些乡村建设的改革。据《“营前模范村”史料汇编(一)》记载,1930年夏,因省政府认为营前模范村“带有赤化色彩和倾向”,计划撤销。黄展云闻讯,愤而离去,模范村于是面临人事、经济重重困难。此时,方镜予来到洞头,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一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压力,另一方面也给他遵循教育救国的理念、创办农村学校并独立主持实践农村教育问题留下了空间。
方镜予在洞头小学任校长达4年,《洞头教育》是他在创办洞头小学一年半后编写的,记载了在短短的一年半中洞头农村教育实验之初步成果,以及“以学校为中心,以研究乡村一切状况与建设途径之探讨”。
《洞头教育》详述了方镜予等人筹办洞头小学之艰辛历程。“本校经费在本村范围以内学校比较之,实居于末之地位”。学校的开办费有限,仅180元,洞头学校只能择址破旧的洞头乡灵洞寺。然而,方镜予和同仁们并未气馁,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各尽能力,分工合作。“手里有的铁锤,有的灰刷,有的铁笔墨水”,干得热火朝天,每日工作多在十二时以上,“于细雨霏霏冷风习习里,为此等工作声、成功愉快声,而打破深夜的寂寞”,将破庙改建成校舍。随后,组织校董会,办理入学测验,编制学级,分配课程。从开始筹备工作到正式上课,仅用不到3周的时间,就迎来了第一批学生。我们不能不敬佩他们的热情奉献与神速高效!
《洞头教育》书影
方镜予认为,“教育之设施,自以环境之特殊而异。未明了环境而妄设施者,则教育成为浪费”。为了解洞头当地农村社会需要,方镜予带领学生做了大量深入的农村调查。《洞头教育》以将近40%的篇幅记录了当年洞头乡的各项农村社会调查。全书用19张图表,展示当地乡村社会的调查数据,涵盖了环境、人口、职业、土地、经济、教育、文化等多个方面,为我们揭示了二战前夕中国南方农村近于破产的经济状况。
在进行深入的农村调查的基础上,方镜予主持洞头小学,大胆进行农村教育实验,努力创办适应乡村社会需要的洞头教育。一方面“以全乡为教室,自然为教材,全民众为学生,以提高道德、增进生产、启发智能……以达到健全社会为鹄矢”。另一方面,“以学校为社会文化中心机关,亦可以说是改造社会之大本营,以适应现在社会之需要,训练未来主人——儿童,领导成年农友,为社会谋改造图进步”。他再三强调,农村教育的一切设施,一定要适应乡村教育的需求,切不可“袭取城市遗规”。“教育为人生之需要,改良环境生活而需要,以求其适应。所以某时期有某时期之教育,某一社会有某一社会之生活”。适应乡村社会的需要办好农村教育以改造社会是方镜予洞头教育的办学宗旨。方镜予的现代的农村教育思想理念,对当今教育改革仍然有现实意义。
从农村的实际需要出发,方镜予非常重视农村教育的实践性、科学性、创造性与职业效能。他认为:“农村教育如不能增进职业效能、科学知识,改造精神,虽多何益?”为激发儿童向上力和研究兴趣,考虑到农村的特点,一方面,他精选课程,增设“自治活动”“农艺”“劳作”“记账实习”“珠算”“野外生活”“自然研究”“自然实践”等紧密结合农村需求的实践课程;另一方面,他改革教学方法,从书本到实践,从“教室教学”扩大到“活动教学”。如,“农艺”课不用课本,而由农场提供教材,让学生在各年级指定的园地、栽培园和公园以及实验农场,通过劳动实践掌握各种农艺;“劳作”课让学生自己动手帮助修建校舍、合作社室、厕所等,在享受劳动成果的同时,接受实践教育,掌握木工和土工等手艺。
为增加学生兴趣,培养其组织能力、竞争力和合作精神,结合社会乡土课程,方镜予亲自指导,仿效乡村政治组织和经济活动,成立学生自治机关,开展各种课内外自治活动,包括乡事调查竞进团、农事竞进团、社会服务竞进团、消费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激发其内心热情,自行探讨”。以乡事调查竞进团为例,《洞头教育》所详细记录的洞头环境人事之统计,多由儿童助力。此项调查登记随时由学生自治机关负责调制,于周会报告于全体。既让二、三、四年级的学生对本乡社会经济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又培养了他们对研究的兴趣。洞头学校所组织的学生消费合作社仿效经济实体,实行股份制,提供批发零售,以“提倡合作教育,避免中间人垄断,减轻村民负担为宗旨”。这样一来,一方面让村民从中获益,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经济实践活动学习掌握初步的商业知识。
洞头教育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学”,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提高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社会生活能力、竞争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将来离开学校后改造乡村社会做好准备。在90多年前,这不能不说是伟大的农村教育创新实验,对当代的教学改革依然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2024年,方澄(左)与方晓(右)造访洞头小学旧址重修后的灵洞寺
洞头教育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教学管理,对中国农村教育改革很有启发。如,洞头小学实行学分制,改六小时制为分钟制,德、智、体、美、音等教室教学和课外活动交叉进行,学生得以张弛结合,健康成长;取消寒暑假,改放农忙假,以适应农村劳作需求。另增设“稻忙补习班”,帮助余暇儿童补习。
方镜予强调“学校社会化”,“把学校做中心,扩充他的工作到洞头乡民众社会治事的心理,是看洞头乡教育事件当作他自己的事件,看洞头乡学校当作他娱乐的场所”。“教育方面——以适用现代乡村社会生活,由儿童以至成年。设备方面—— 一切教具布置,以能力自能修造者均由师生制造或修葺,以应付经济环境,能以适应社会者,均可公开,以践‘学校社会化’之实。生计方面——灌溉科学方法,增加生产。群育方面——利用机会之集合,以促成社交与团体生活之习惯。康健方面——除随时宣传卫生外,设立体育场所,力谋公共之康乐。休闲方面——提倡正当娱乐与欣赏自然,建设民众公园等以潜移不正当之消遣”。在含工资“每月只有60元(其中,办公费不足10元)”的极其困难的经济条件下,“除小学外还想到社会教育未免有些侈望”。然而,洞头学校为了保持初衷,从第二学期起免收所有学生学费,为部分特困优秀学生免收书费,还免费办一学期成年夜班,同时发动师生为洞头乡开辟民众公园并由学生管理,创办农余书报馆、露天读报处、农余音乐厅等社会教育机构。
在方镜予120周年诞辰之际,当我们翻开92年前出版的《洞头教育》,不能不为当年方镜予致力于教育救国、投身于农村教育的无私奉献所感动,也不能不为他的现代的农村教育改革理念、独特的“活动教学”、因地制宜的教学管理以及以学校为中心改造落后农村社会的决心与热情所震撼。
(本文原载于《炎黄纵横》杂志2024年4期;方晓为谢菲尔德大学哲学博士,英国赫尔大学研究员、原助理教务长兼国际办公室副主任;方澄为福建省电化教育馆原馆长、编审)
参考文献:
[1]方镜予编著:《洞头教育》,洞头小学校发行,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十月出版。
[2]陈熙:《黄朝平先生年表》,见林道维主编《“营前模范村”史料汇编(一):“营前模范村”创建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