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3 11:3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肖新建 杨光伟


·“纪念方志敏率红十军入闽90周年”专题·

方志敏对闽北苏区创建、巩固与发展所作的贡献


肖新建 杨光伟

 



     闽北苏区与赣东北苏区地理位置相邻,都是我党早期领导农民武装斗争,所先后建立的革命根据地。1930年7月至1933年4月,闽北苏区划入赣东北省(后更名为闽浙赣省),成为“方志敏式根据地”的组成部分。

      方志敏作为闽浙赣苏区的主要缔造者、领导者,对闽北根据地的建立产生过深刻影响,对闽北苏区的巩固、发展和繁荣作出过重要贡献。


       一、方志敏对闽北根据地建立产生深刻影响


     1927年底至次年初,方志敏、黄道、邵式平在江西弋阳、横峰领导农民暴动,在信江北侧开辟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中共弋阳、横峰县委先后成立,接着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府。1929年2月,中共信江特委成立,方志敏代理书记。

      同一时期,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也将建瓯、崇安并列为福建暴动第四区,在闽北地区积极筹划、准备和发动农民起义。

      1928年初,建瓯县委领导上屯暴动失败。4月,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陈昭礼来到崇安,介绍各地起义情况,要求崇安县委加快暴动准备步伐,配合闽西以及全国的斗争形势。这时,一年一度从赣东北来武夷山的采茶工人,带来了方志敏、黄道、邵式平领导弋横暴动,建立苏维埃府的消息。崇安县委所属党组织深受鼓舞,在崇安东、西、北乡近百个村庄和浦城西乡20多个村庄建立了民众会,并筹钱到江西购买土枪、火药,邀请铁匠来铸造武器。仅崇安北乡和浦城西乡就购置了土炮500门、土枪近千支。崇安县委以戈横暴动为楷模,组织民众会以防土匪为名,秘密组织军事训练,进行暴动准备。

      1928年9月28日,徐履峻领导第一次上梅暴动,暴动范围涉及崇安及浦城的508个村庄,建立了革命政权与革命军队的雏形——民众局。可惜不到一个月,民众局就在敌人大举反扑下遭破坏,徐履峻英勇牺牲。1929年1月29日,陈耿继续领导第二次上梅暴动,并派出力量,在江西铅山县东坑和建(瓯)松(溪)政(和)交界的路下桥发动暴动。陈耿将民众局改为红军局,将16支民众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5团,形成武装割据局面,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闽北根据地的创建,是受到方志敏等所开辟的信江(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深刻影响的。1929年5月9日,《中共江西省委给信江特委的指示信——关于信江目前工作及其代表大会决议案中的错误》中,在答复特委请求事项中时指出:“福建崇安最近情形不知道,省委当写信去问中央,俟得中央回信后再告知你们。”1930年6月,中共福建省委根据中央政治局通过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要求“闽北红军应集中向江西游击,与赣东红军取得联系,准备帮助三、四军夺取南昌,以动摇武汉反动统治的基础”。可见,虽然这两块根据地在当时分属江西和福建省委所领导,但因地理相近的缘故,闽北根据地与信江(赣东北)根据地是保持联系的,并受到“方志敏根据地”的深刻影响。


      二、方志敏在关键时刻巩固了闽北苏区


      1930年7月,信江特委与在景德镇的赣东北特委合并,组成新的赣东北特委。同时,中央决定闽北地区划归赣东北特委领导,闽北红军55团、教导团1500多人,与赣东北红军会师,组编红十军,攻打九江,配合完成“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任务。闽北红军开赴赣东北后,只留下赤警营两个连的武装。这时,蒋介石发动了对全国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国民党刘和鼎56师和省防军钱玉光旅都进驻闽北,汤恩伯部两个团也从江西扑向闽北。至年底,闽北苏区大部分根据地丢失,只剩下坑口、浆溪一带的小块地方。

     攻打九江的部队,也遭受严重损失。这时,党的六届三中全会结束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1931年1月,赣东北军委会将闽北剩下的300多红军组成独立团,派回崇安保卫闽北苏区。闽北独立团虽然英勇顽强,但人数少、装备差,来闽北才一个多月,团长谢春钱就在梭罗洋与敌军激战中壮烈牺牲。为整顿赣东北红军,党决定方志敏重回红军工作,代理红十军政委。方志敏面对闽北告急,立即派潘骥到崇安继任闽北独立团团长。潘骥到闽北不久,也在崇安的一次战斗中,被敌人子弹打烂了整张嘴巴,抬到张头山的红军中医院,三天后便牺牲了。

      方志敏亲率红十军入闽作战。4月27日,他和军长周建屏带领红十军主力4000多人,从横峰铺前出发,经过一天急行军,翻过温林关,与闽北独立团会合。

      红十军决定,先打距坑口五华里的长涧源据点,解除敌人对闽北分区委的威胁。长涧源,驻守着敌军一个连。方志敏在战前动员时说:“这是我军进入福建的第一仗,无论如何要打好,壮我军威。”

      28日下午,闽北独立团配合红十军先头部队,包围了长涧源敌据点。开始,敌军还以为是闽北独立团,满不在乎。当红军向据点打出几发迫击炮弹,敌人慌了神,连忙缩进制高点上的碉堡。红军进攻一天一夜,敌人依据地形优势和碉堡坚固,拒不投降。特务营长黄立贵,带领战士钻进靠近碉堡的一个处房子里,在战斗枪声掩护下挖地道,一直挖到碉堡底下,点燃浇上煤油的柴草。守敌猝不及防,纷纷缴械投降。

      5月3日凌晨,方志敏又带领红军攻打赤石。赤石依崇阳溪而建,是崇安的商业集镇,茶庄、商铺林立。除临河一面,三面筑有两丈多高的围墙,并有八个碉堡。国民党海军陆战队一个团的兵力,驻守这里。方志敏与周建屏亲临前线指挥,红军奋不顾身攻打敌碉堡。同时,派出一支部队埋伏在崇安城至赤石镇的峡谷两侧,等从县城出来救援的敌军走进包围圈后,先是一阵猛烈射击,然后红军举着大刀棱标冲入敌阵。敌人投降的投降,俘虏的俘虏,逃跑的逃跑。赤石碉堡里的敌军得知援军失败,慌忙弃城逃走了。群众敲锣打鼓,载歌载舞迎接方志敏与红十军进入赤石,唱道:“武夷山上泪满坡,九曲溪畔血成河。日盼夜想红军归,报仇雪恨唱凯歌。斗柄回寅已转春,红军来了幸福多,革命才有出头日,苦歌不唱唱新歌。”

      红十军此次入闽作战,共进行了十一次战斗,仗仗皆胜,稳定了闽北苏区的局势。5月7日,红十军班返回赣东北前,将黄立贵任营长的特务营留在闽北,重组独立团,并将缴获的上千支枪、数万发子弹和几门迫击炮,悉数留给了闽北红军。


       三、闽北是“方志敏式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加强闽北苏区建设,方志敏回赣东北后,请黄道到闽北担任分区委书记。

      方志敏与黄道,在南昌读高中时相识,同时走上革命道路。后来方志敏到黄道的家乡横峰,黄道到方志敏的家乡弋阳,两人一起组织发动了弋横暴动。方志敏离开苏维埃主席岗位,重回红十军工作时,黄道又代理赣东北苏维埃主席。

      1931年7月上旬,黄道在崇安坑口主持召开了闽北分区委第一次扩大会议。他根据与方志敏一起治理赣东北的经验,制定了深入发动群众、进行土地分配、建立健全苏维埃政权、加强红军独立团建设、发展地方武装等任务的决议案。这个《政治决议案》,绘就了闽北根据地建设发展的宏图,成为指导闽北苏区建设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闽北分区委为了巩固和发展苏区根据地,坚持武装斗争与政权建设、军事建设、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的方针。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苏区波浪式发展壮大,消灭了地主武装,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到1932年下半年,闽北苏区统辖崇安、建阳、浦城、邵武、铅山、广丰、上饶等县的350多个乡村,纵横300多里,近30万人口。这些地区都按照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政府制定的《土地分配法》,农民分得了田地,出现了农业生产发展和青年农民踊跃参军参战的热潮。闽北独立团也发展壮大为独立师,各县都成立了独立团或独立营、队。

      方志敏针对闽北经济分散,很不集中的情况,专门指示闽北“要办银行,成立对外贸易处,把经济很好集中起来”。闽北苏维埃政府根据方志敏主席这一指示,向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呈送了报告,建立了闽北银行。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颁布了保护贸易自由的政策,在各县设立了对外贸易处,负责向白区出口茶、木、竹、笋、纸等大宗农副产品,换取盐、布、铁、药品等根据地军民需要的各种物资。

      闽北苏区的工业也迅速发展。各县都开办有农具、硝盐、榨油、被服、制革、造纸、印刷、木桐、木炭、制糖、制茶、笋干等工厂作坊。这些工厂作坊生产,保障了战争条件下红军的军需给养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

      毛泽东赞扬闽浙赣苏区是“方志敏式根据地”、“坚强的苏维埃阵地”,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也授予闽浙赣苏区为“苏维埃模范省”称号,这些殊荣中包含着闽北苏区。


       四、方志敏助推闽北与中央苏区打通


      闽北苏区位于中央苏区与赣东北苏区之间。1931年11月,中央要求“把分散的苏区打成一处”,“联系成整个苏区”。赣东北省委为落实这一要求,提出“为完成这一任务起见,赣东北苏区首先就要与闽北苏区打成一片,以增强我们打通中央苏区的力量。”1932年4月17日,赣东北省委还给闽北分区委发出指示信,指出:“东北与闽北苏区打通的工作差不多叫了一年多了,过去东北与闽北相差仅四十里路的白区,现在检阅起来,也还是四十里路……正因为我们叫的很高,使敌人更加紧注意与防御,如最近黄沙港在南岸沿河各处都派兵驻扎,特别戒严,这就是敌人为要截断我们的交通,使我们不能联系,以致反增加了东北与闽北苏区打通的困难。”

      1932年9月,为打通赣东北、闽北两个苏区,方志敏率领红十军,第二次入闽作战。

      他在紫溪召开红十军团以上干部会议,就第二次入闽的意义和任务作了讲话,并研究入闽作战的方案,最后通过了以下作战计划:一、以红十军的大部攻打赤石,另派小部配合闽北独立师同时攻打星村,扫除这两个据点之敌,完成崇安全境苏维埃化;二、红十军与独立师合攻浦城,扩大浦城苏区,并争取一批给养;三、打下浦城后到铅山行动一段时间,以完成打通闽北与赣东北苏区的任务。

      后来的战斗,基本按照这个作战计划展开。

      9月15日,红十军、闽北独立师一夜行军100余公里,于凌晨分别包围了赤石和星村。两个市镇同时被红军攻下,全歼敌军一个团与一个营的力量,粉碎了敌人南路“围剿”的部署。打赤石时还有意外收获,缴获敌军一部无线电台。红军进入崇安城后,方志敏第一次用电台向中央报告战绩,中央很快回电,祝贺红十军大捷。

      按照作战计划,方志敏、周建屏派遣一支小部队,虚张声势向南进军,做出攻打建瓯之势,红十军和闽北独立师主力,则趁夜色从五夫出发,向浦城县开进。先头部队快到浦城时,不料在溪尾遇到一连下乡收猪捐的敌军,在我军迎头痛击下,敌人大部被歼,少数漏网之敌向浦城县城狂奔,边跑边高喊红军来了。浦城敌军听到枪声,等不到逃敌全部进城,便将城门关上了。

      奇袭只好变为强攻。17日晚,红军全部进入阵地。18日凌晨4点45分,我军炮火开始猛轰各登城点。接着发起总攻,各团敢死队在炮火掩护下,抬着竹梯,前赴后继,奋勇登城。国民党浦城县长穿街走巷,敲锣动员群众去“守城”,刚回到县衙门口,恰巧我军一发炮弹落在他脚下,虽未爆炸,却吓得他再也不敢露面了。

      终于,我军登城后,打开了北城门。攻城之战立即转向决定性的阶段,大军蜂拥而入,连续冲破敌军四门防线,将守敌一举歼灭。此役共歼敌2个团又1个营,缴获步枪700多支,轻重机枪38挺,迫击炮5门。同时,又缴获了一部电台,方志敏将这部电台留给了闽北红军。

     10月,红一方面军在红军总政委周恩来、总司令朱德率领下,利用蒋介石集中兵力“围剿”鄂豫皖、湘鄂西苏区之机,向闽赣边进军,收复了建(宁)黎(川)泰(宁)地区,为打通中央苏区与闽北苏区的联系扫除了障碍。闽北红军1000余人在黄立贵率领下,奉命向邵武、光泽方向挺进。10月22日,闽北红军与罗炳辉、谭震林率领的红12军,在邵武县城实现会师。1933年1月11日,闽北红军配合红12军攻克光泽县城。1月25日,闽东北红十军也在贵溪上清与中央红军会师。至此,闽北苏区、赣东北苏区都与中央苏区打通联系,连成一片。

      2月5日,周恩来、朱德在光泽县牛田,致电闽浙赣省委、省苏,征询对组建闽赣边省委的意见,并通知邵式平到中央局讨论。4月26日,中央人民委员会举行十四届常务会,决定“将建黎泰、金资光邵、闽北苏区,以及信抚两河间一带划为闽赣省”。闽赣省是继江西、福建之后,第三个中央苏区省。闽北苏区,也有幸成为了中央苏区。

     本文选自纪念方志敏率红十军入闽90周年暨重读《可爱的中国》《清贫》论坛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