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3 10:1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张达明


朱德何以“一辈子没吃过饱饭”

张达明

 

1940年,朱德与康克清在延安。.JPG

一九四O年,朱德与康克清在延安。

 

朱德元帅生前多次感叹道:“我这一辈子没吃过饱饭!”

朱德家境贫寒,幼年从未吃过一顿饱饭。参加革命后,他的大半生又都在战争环境中度过,饿肚子成了常有的事。年老时,得了糖尿病,医生不让他吃辣的、油的、甜的。四川人平时炒菜喜欢放糖,放辣椒,他的菜不能放糖放辣椒,饭量也得严格限制,他实在没有口福。

按照当时的规定,朱德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最高领导人,开始都定一级工资,后来毛泽东提议降为四级,月工资400多元,以后还得“递减”,直至退休。

作为军队干部,朱德的工资要比党政干部高一些。他是军队中的第一元帅,完全可以拿元帅中的最高工资。他以自己不在军队中担任实际职务为由,坚决不拿元帅的工资。这样,他和夫人康克清两人的工资加起来,才达到一个元帅的工资标准。他家大小十几口人,孩子们日常的吃穿、上学等开支都很大,还要不时接济老乡和亲戚,经常捉襟见肘,饭菜质量自然要差很多,平时往往要吃大锅菜,而且少见荤腥。为保证朱德的营养,康克清有时单独给他做些好点的菜,但他舍不得吃,大多让给了孩子们。

上公共食堂吃饭时,朱德家买的多是便宜的饭菜。杨尚昆一家也常在食堂吃饭。杨家只有四口人,相对宽裕,买的饭菜比朱德家要好一些。很多时候,杨尚昆会把买好的菜送到朱德家的饭桌上:“来来来,换一换,把你们家的菜给我一些。”

中央办公厅要给朱德家一些补助,每次都被朱德婉言谢绝。有时朱德不在家,工作人员收下了补助,他回来得知,即原封不动地退回。

孩子们对他的做法不理解,朱德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我只是一名普通党员,是人民的公仆,生活上不能有特殊。你们要继承的是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而不是物质享受。我不要孝子贤孙,要的是革命接班人。我要尽到我的责任,把你们培养成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

有时候,孙子们缠着朱德讲故事。朱德讲一会儿,就把手伸到旁边的饼干盒里。其实,那里面装的是烤馒头,都是事先在锅炉旁烤好的。他得糖尿病,每顿饭不能多吃,康克清就给他烤些馒头片放在饼干盒里。讲一会故事,感觉肚子饿得不行,他就伸手掏一块,一边啃一边继续给孙子讲故事。

尽管人口多开支大,朱德20多年中竟积蓄了2万元。这笔钱对“一辈子没吃过饱饭”的他来说,确实不少。但他对夫人康克清说:“这笔钱不要动用,不要分给孩子们,要把它交给组织,做我的党费。”

朱德逝世后,康克清按照他生前的嘱托,将这笔钱全部交了党费。那张20306·16元的存款单,现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西三楼展厅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