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湖北中南海”
——毛泽东在武昌
苗连贵
毛泽东在梅岭
武汉东湖宾馆
都府堤,曾经的“心情苍凉”地
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在北京接见青年学生,听说座中有武汉的,便问:“你们说是武汉人,那你们晓不晓得武昌的都府堤(读ti)啊?”几个学生把湖南乡音“都府堤”误听为“豆腐蹄”,忙说没有吃过。毛泽东呵呵大笑:“你们连都府堤都不晓得,那我看你们就不是武汉人啰!”
都府堤,毛泽东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事过近半个世纪,他仍难以忘怀。
都府堤是一条临江的小街,长不及1华里,历史的风云却在这里铸就了3处红色胜迹。如今的小街,经过整修,麻石铺路,周遭的民宅及马头墙的形制均恢复为清末民初风格,所涂的颜色一如红军时期军装的灰蓝,庄重、质朴。路两旁植有朴树、香樟、丹桂。小街自北而南,依次是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旧居和中共“五大”会址。
农讲所原为学堂(张之洞创办的北路小学堂)。四进庭院,芳草绿树,粉墙黛瓦,宁静而肃然。
一进为常委办公室,毛泽东当年就在这里办公。旧式的条桌,岁月将赭黄色的油漆磨蚀得斑斑驳驳。桌面有些裂纹,似若隐若显的文字,记录伟人创办农讲所运筹谋划的艰辛。
二进为大教堂,墙壁正中挂孙中山先生像,左右是国民党的旗帜。1927年3月农讲所开课之日,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在此给学生讲授《农村教育》《农民问题》。他响亮的湘音、睿智的目光、有力的手势极具吸引力。课讲得浅近明白,易为两湖子弟所接受。
穿过大教堂,后面是一片草地,名为“大操场”,是当年学生上军事课和举行大会的地方。农讲所全盛时期有学生800人,毕业后,革命火种播向四面八方,不少人参加了“南昌起义”和“秋收暴动”。
都府堤41号,一座典型的鄂地风格民宅。进门即是天井,阳光直泻下来,把铺地的青石板映照得分外光亮。轻轻推开带窗格子的木扇门,走进堂屋,左手第一间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居室,屋里有八仙桌,桌上有座钟和白瓷茶具,靠里是双人大床,土布床垫,印花蓝布被褥,俭朴净洁,家庭氛围浓郁。靠窗一张书桌,上置煤油灯、砚盘,以及插着毛笔的笔筒,它们是毛泽东夜间工作的伙伴。1927年,毛泽东从湖南考察归来,通宵达旦伏案疾书,就在这张书桌上诞生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部经典著作。
出旧居,南行数步即中共“五大”会址。这里原为国立武昌第一小学,门楼雕饰精工,中西合璧风格,校舍为二层楼房,黑脊、长廊、红柱,学馆样式。会场设在一楼,一排排白茬木长条凳把厅堂挤得满满当当。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4月27日至5月9日,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领导层却依然执行妥协退让的政策。毛泽东不仅被排斥在外,而且被剥夺了表决权。
眼看大革命即将失败,毛泽东“心情苍凉”,与杨开慧一起登上了武昌的蛇山。极目远眺,烟雨蒙蒙,大江浩浩东去,龟蛇二山夹江对峙……他诗情涌动,不禁吟出了激昂慷慨的《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词中抒发了对大革命失败前夕危急形势的深切忧虑,表达了澎湃的革命激情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念与决心。
偏爱小吃,钟情汤包、豆皮与豆丝
毛泽东一向偏爱小吃。你请他吃名肴大馔、生猛海鲜,他不一定吃得来,但对地方小吃情有独钟。
汤包在老汉口是小吃一绝,“四季美”三字是其金字招牌,声名远播,不但平民百姓趋之若鹜,名人政要也慕名而来。1958年,毛、刘、周、邓等领导人在武昌开会,曾专程过江造访“四季美”,品尝了当时的汤包大王钟生楚的精品汤包,吃得很是高兴,还亲去厨房接见他。
豆皮之得名,在于其有一层薄薄的面皮,实际是把米和绿豆磨浆,在锅里摊成薄皮,起包裹衬托馅料的作用。馅料,先铺一层糯米,半寸厚,蒸熟了,上铺馅料。正宗的馅料是香菇、冬笋、木耳、黄花、瘦肉,剁碎成丁,先烹熟,然后用锅铲反复揿压,使之嵌在糯米里,最后撒以葱花。诸事停当,翻锅:糯米和馅料在下,皮在上,酥黄亮眼,引人馋欲,然后用小瓷盘并铁皮铲纵横交错划开,切成小方块,再一一装盘,端给食客。
说豆皮,不能不提老通城,老通城是豆皮的代名词。毛泽东喜食豆皮甚至超过了汤包,从武昌到汉口,他光顾四季美一次,吃老通城则有两回。
不过,毛泽东在武昌吃得最多的还是豆丝。所谓“打豆丝”,即将米磨浆,按9比1的比例兑以绿豆,同豆皮一样,大锅里摊成薄皮,揭起,放在米筛上,置凉后,在案板上折叠,叠成像一本书,不消半日,就摞成垛,散发出米和豆的“书香”。豆丝现做现卖。买回去,切丝——实际是切成条,一指宽。之所以叫“丝”,乃荆楚人的口语习惯。
坊间炒豆丝最有名的,是武昌青龙巷的老谦记牛肉豆丝。老谦记选料讲究,用优质糯稻黄粘米和上等绿豆磨浆,配精牛肉,料好,制作精工,名播三镇。当年毛泽东住都府堤,与青龙巷近在咫尺,对老谦记的香辣牛肉豆丝一见倾心,常踏着小巷的青石条路,以之“过早”。建国后,曾与李先念谈起。老谦记一度关张,1958年在李先念的关心下复业。
1949年以来,住北京最久,次之东湖
东湖在武昌城东,故名。东湖大,汪洋恣肆,水天一色,是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城中湖。东湖有山,左拥珞珈,右揽磨山,山山水水情相依。湖心有岛,小巧、碧绿,凸起于湖面,宛如一只青螺,湖光山色的点睛之笔。东湖的美,美在自然风韵,少人工雕琢,也不在历史风物上着墨。东湖的景区有“听涛”、“落雁”,光听这名称就可想见其寥廓、野趣、静谧,极具自然之美。
自来人们爱将东湖与西湖相比,“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是杭州”——杭州西湖。南宋文人袁说友在《游武昌东湖》里说:“只说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说东湖。”这首诗可以说是东湖与西湖比美之肇端,此后两湖互争高下不休。上世纪50年代,朱德作了个评判:“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
毛泽东不同意了。他曾对当时的中南地区军政负责人直言:“东湖比西湖好,这里有长江,夏天可以游泳。东湖的樟树、桂花树、竹子……风景真好。四周的柳树、水杉树甚多,对岸是老虎尾,远处是中山亭,那边是珞珈山,茂密的树林里是武汉大学校址。东湖真好!”(语出《东湖风景区分期建设草案纲要》)他是真心喜欢东湖!
毛泽东向来喜爱自然环境。“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仁大智之人皆随性、率意,不受拘束。定都北京时,他执意要住香山,最终未能拗过众人,住进精致的中南海。东湖辽阔宏远,疏朗大气,更合他的心意。
一九六六年七月十七日,毛泽东与亚非朋友在东湖宾馆。
东湖最早的建筑群是东湖宾馆,前身为爱国银行家周苍柏(其女,即声乐大师周小燕)的私家花园“海光农圃”,田园风情浓郁,1949年后周苍柏将之献给了国家。
毛泽东先住东湖宾馆南山甲所,后迁梅岭1号,在居所办公、开会、接见外国友人。闲时,他爱在湖边走走,听浪花拍岸,看鸥鹭翱翔,或坐藤椅在梅树下看书。他还曾在梅岭操场看部队战士打篮球,并提出一句著名的口号:“打球不要老赢人家。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句口号,影响了一代体育人。
住东湖,游泳自然不可少。但东湖是静水,毛泽东更喜欢从东湖出发去长江游泳。他说:“长江水宽流急,是游泳的好地方。”浪涛给人以搏击的快感。游累了,顺流下淌,或仰或侧,毫不费力,“胜似闲庭信步”。
1956年夏,毛泽东第一次游长江,产生了名篇《水调歌头·游泳》,并使武昌鱼名传天下。据东湖宾馆馆史研究室主任郑敏庭介绍,毛泽东游罢,上船吃饭时,宾馆厨师杨纯清做了4菜1汤,其中有一道清蒸鳊鱼。鳊鱼,又名武昌鱼,北周虞信有诗:“还思建业水,终忆武昌鱼。”唐代岑参亦曾赋诗:“秋来倍思武昌鱼,梦魂只在巴陵道。”可见武昌鱼历岁久远,美味诱人。毛泽东吃了鱼,为之激赏,回到东湖宾馆,兴奋之余,挥笔写下:“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当晚,叫人请来杨纯清,笑容满面地说:“杨师傅,你做的武昌鱼非常不错。”手指桌上条幅:“我刚刚填写了一首词,送给你要不要呀?不吃你做的武昌鱼,我是填不出词来的。”说罢朗声大笑(一说,毛泽东吃的武昌鱼是武昌大中华酒楼厨师做的)。
1966年7月16日,毛泽东最后一次游长江,从红砂石码头下水,畅游长江40华里。从此“7·16”成为武汉每年必办的“渡江节”(2020年停办)。有人统计,从1956年到1966年,毛泽东由东湖入长江,游泳18次。他老人家一生爱游泳,至老不废。1974年他到长沙,住进蓉园一号。这年他81岁,垂暮之年,疾病缠身,步履维艰,走路要人扶,可是一下到泳池,立马和在岸上判若两人。
东湖也是毛泽东办公和决策之地。1974年7月至10月,毛泽东最后一次来到东湖梅岭,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将邓小平推到党政军领导的第一线。10月4日下午,他让秘书电告北京,提议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其间,他前后接待了5批来自第三世界的国家元首及政要,有3次邓小平作为陪同团团长出席。毛泽东在中外媒体记者面前称赞邓小平:“绵里藏针,柔中有刚,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邓小平这次复出,为后来主持中央工作,担当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埋下了历史性的伏笔。
毛泽东爱东湖。1949年以来,他住北京最久,次之东湖,来了44次(一说48次),少则1月,最长住了178天。1962年他69岁,在东湖过的生日,与工作人员摆了一桌“家宴”,1966年、1969年两次在东湖过春节。
东湖,毛泽东的第二个家,东湖也因此曾被人们戏称为“湖北中南海”。
东湖,“白云黄鹤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