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4 22:0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杨瑞荣

 

记在台隐蔽战线革命志士詹斌詹恒

杨瑞荣

詹斌(左)、詹恒(右)照片

 

詹斌、詹恒兄弟俩,是我党在台湾从事隐蔽战线工作的革命志士。因为秘密工作的身份,曾被定为“历史反革命”,亲属也遭受株连。半个世纪后,历史还其真相,政治上恢复了名誉。

詹斌,又名詹诚之,1905年出生,武夷山市星村镇后塘村人,黄埔军校第二期学员,曾任国民党第48师政治部主任、少将、伪国大代表。抗日战争中,他是坚定的主战派,一心驱除外敌;抗日战争结束后,从事我党秘密情报收集传递工作,为解放战争做出贡献。

新中国建立前夕,詹斌受党组织委派,在杭州告别有身孕的妻子,乘上军用飞机,前往台湾,继续以一名国民党高级军官的身份,潜入“虎穴”为我党输送情报。

詹恒,1902年出生,黄埔军校毕业后,曾在福州英华中学、格致中学当军事教官。抗日战争前夕,加入党组织,在福州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49年潜入台湾后,以绘画为业,在与胞弟詹斌取得联系后,暗中收集国民党在台的军事部署,以及国民党在福建沿海各地潜伏的敌特人员名单。

在台期间,詹斌、詹恒兄弟俩,将生死置之度外,为祖国统一大业,默默无闻地做着秘密工作。不久,中共地下党在台最高领导人蔡孝乾二度抓捕,最终变节,致使中共地下党情报机构遭空前破坏,1900多人被捕,公审处决1100多人,800多人被判10年以上重刑,此即台湾史上的“扑杀红色时代”的白色恐怖。

1950年3月,詹斌、詹恒兄弟俩,被国民党“保密局”以“共党”嫌疑分子抓捕,关押在台湾“火烧岛”监狱。他俩身陷囹圄,遭受严刑拷打,逼供,折磨,但始终坚守党的机密,严守党的纪律,没有暴露自己真实身份,结果,以“通共”莫须有罪名,被分别判处17年徒刑。

关押期间,詹斌、詹恒兄弟威武不屈,多次组织狱友绝食、争取人权自由、改善牢友生活待遇等抗争活动;詹恒擅长书画,以高山劲松、寒冬腊梅、菊花为创作题材,绘画赠送给难友。梅、菊,不畏严寒,傲雪挺拔,含花绽放,象征狱中革命志士的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刑满释放后,詹斌、詹恒兄弟流落街头,摆摊卖画度日,过着凄惨的生活。1979年12月7日,詹恒逝世,终年77岁;1981年詹斌病逝,终年76岁。詹恒临终前写下遗嘱,托付给前来探视的崇安乡亲郑先生,表示死后,骨灰回归故乡崇安县,并将自己晚年绘画的梅、菊二幅画转寄大陆的长女当作遗作收存、纪念。詹恒生前以“武夷山人”创作书画,并挥豪题写了“海峡相隔三十载,留下梅菊更自香”的诗句,表达一名革命者在海峡彼岸对故乡的美好怀念,对共产主义坚定信念的美好憧憬。

2007年8月27日,尘封了56年的詹恒詹斌的身份终于明确,获得了我党隐蔽战线在台“革命志士”光荣称号。詹恒之长女詹国媛从此摘掉了“历史反革命”亲属帽子。2018年,福建省安全厅接国家安全部指令,曾二次派出工作组赴武夷山市寻找在台隐蔽战线革命志士詹斌、詹恒在武夷山市亲属。后在市委台办协助下找到了,并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他们目前工作、生活情况,征询了他们的要求,并代表国家安全部郑重宣布:詹斌、詹恒,是我党在台从事隐蔽战线革命志士。

2011年清明节前夕,在有关部门帮助下,心怀多年思念的詹国媛和女儿一道赴台,把詹斌詹恒的骨灰带回了祖国大陆,安放在故乡武夷山,实现了烈士英灵,魂归故里,与武夷丹山碧水同在的夙愿。


詹恒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