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1 15:3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沈延环

学习习总书记批示 感受扶贫成效

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部分会员到赤溪村实地考察


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部分会员到赤溪村实地考察

 

9月14日,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组织部分会员到福鼎市赤溪村开展“学习总书记批示,感受扶贫成效”实地考察活动。省委原副书记何少川、省政协原副主席陈荣春及常务副会长马照南等40多人参加活动。会员们观看了赤溪村容、群众住房和扶贫展示馆,并与村干部座谈;会上,福鼎市副市长陈辉和原闽东日报总编辑王绍据还分别就福鼎市和赤溪村扶贫进程作了回顾。赤溪村的变化使会员们进一步感受到党的扶贫政策的正确,感受到习总书记的关怀正在转化为农民群众摆脱贫困的巨大力量。

赤溪村是福鼎市磻溪镇的一个畲族行政村。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福鼎县委报道组王绍据采写的反映赤溪下山溪自然村贫困情况的的读者来信《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关怀贫困地区》,全国规模的扶贫攻坚序幕由此拉开,赤溪村也因此成为中国“扶贫第一村”。1984-2014年,30年的扶贫与发展,赤溪村财政从负债10多万元到收入2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66元增加到11674元,畲族群众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到人均纯收入10700元。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民住上了新房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对赤溪村的扶贫工作作了重要批示,当地干部群众受到极大的鼓舞,并以此为动力,开拓创新,加大步伐,努力把赤溪建成国家级扶贫示范村。

30年扶贫历尽艰辛,成效渐显。研究会部分会员在与村干部座谈中,了解到该村扶贫开发经历的三个阶段,实践的三种模式:

第一阶段:1984年至1994年,“就地帮扶”模式。《人民日报》读者来信发表后,宁德地区和福鼎县都开展了扶贫工作,帮助下山溪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收效甚微。这种“输血”式扶贫进行了10年,1994年,20多户的下山溪自然村人均收入仍不足200元。

第二阶段:1995年至2010年,“造福工程”异地搬迁安置模式。面对“输血”没效果、“造血”缺条件的困境,1995年,宁德地区(现宁德市)实施“造福工程”,采取政府引导、部门支持、社会资助、群众投工投劳的方式,安置下山溪村全部22户群众整体搬迁到赤溪。村民们有了新居,并分到了粮田。政府还为安置点解决了饮水、用电、小孩上学等问题。“造福工程”改变了过去简单直接的“输血”方法,为全方位造血创造了条件。

第三阶段:2011年起,“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2011年,省委、省政府将赤溪村确定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这种模式每三年为一轮,每轮安排帮扶200多个贫困村,每村由一个省直责任单位实施帮扶。省民宗厅负责本轮帮扶赤溪村。三年帮扶取得明显成效。赤溪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新的改善,步入小康行列。

村支书杜家住谈了他们扶贫开发的几点做法。首先是扶贫先扶志,传播文化,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比如,成立妇女中心、青少年中心,开设农家书屋、扶贫历史展示厅、生态文化主题公园,组织返乡大学生创业等。其次是新建环村两条溪的防洪堤与沿海景观带,更好展示畲族村寨风貌和山水人家景观,创办休闲农业基地,开发畲村特色旅游,去年,接待游客约14万人次,近150户村民收入达10万元以上,其中畲族群众近50户。第三是修建通往太姥山和福鼎城关的水泥路及连接太姥山与杨家溪的杨赤公路。第四是努力做到精准帮扶,对全村家庭人口、劳动力、收入结构、收入情况、劳动扶能经验及就业愿望等逐户登记造册、建档立卡,采取针对性强的帮扶措施。为保证帮扶措施的落实,村党支部将科技致富带头人等选入村“两委”班子,强化党建工作机制。

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和座谈,大家受到了一次生动的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座谈会上,研究会向赤溪村赠送书籍,表达精神扶贫的一点心意。随后,会员们参观了宁德核电厂、柏洋村和鼎文化公园等,对福鼎市和闽东地区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