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与省作协联合采风团走进建阳采风
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省作家协会联合采风团一行30人在省委原副书记、中国作协会员何少川率领下,于10月27日-30日走进建阳区采风,以合作编撰“走进建阳”报告文学散文集。
建阳区委书记袁仁旺向采风团介绍了建阳区情。
建阳位于福建北部,建溪上游,武夷山南麓,别称潭城,为福建省最早建置的五县之一,是一座具有1810年建县史的历史文化名城。面积3383平方公里,人口35.3万。
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邑。远在4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劳动,繁衍生息。东汉建安十年(公元205年)置建平县,寓建安年间平定闽越之意。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更名为建阳县。南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唐石里(今黄坑镇)产嘉禾一本15穗,诏改建阳为嘉禾县。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复名建阳县。建阳还是原中央苏区县和革命老区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
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城。建阳人杰地灵,文化昌盛。与孔子齐名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在此研究理学,著书立说,创建了学术史上令人瞩目的“考亭学派”,考亭也因此喻为“南闽阙里”、“理学之乡”。“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游酢,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诗人、画家僧惠崇,刻书家余象斗、熊大木,医学家熊宗立,天文学家游艺等都是建阳人。建阳为宋代八大窑之一“建窑建盏”原产地,被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享有“建盏之乡”的美誉。建阳为宋代三大印刷中心之一,麻沙、书坊雕版印刷在宋代全国闻名,“建本”图书远销海内外,有“图书之府”、“建本之乡”的美称。
交通便捷的区位中心。建阳地处闽北中心,作为武夷新区核心区所在地,与南平市下属十个县(市、区)中除延平区外的8个县(市)接壤。建阳交通发达,浦南、武邵、宁武高速公路贯穿境内,横南铁路、京福高铁和规划建设中的浦建龙梅快速铁路在此交汇,武夷国际新机场也确定落户在建阳,未来将形成“铁、公、机”三位一体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成为闽浙赣三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闽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物产丰饶的美丽家园。建阳地处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宜人。雨季集中,崇阳溪、南浦溪、麻阳溪三大水系流经境内。建阳生态环境优越,山青水秀,层林叠翠,适宜动植物生殖繁衍,森林面积1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5.1%,森林资源居全省第四位,为全国南方重点林区之一,是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素有“林海竹乡”、“嘉禾之乡”美称。建阳物产丰饶,葡萄、桔柚、茶叶、食用菌等特色现代农业名扬省内外,是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全国商品粮基地、中国锥栗之乡,“建阳桔柚”、“建阳白茶”、“小湖杨梅”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近年来,建阳紧紧围绕“融入新区谋发展,立足全省找位置”的目标定位,积极融入武夷新区建设,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快速、健康发展,做大做强工业,做精做优农业,突出突破第三产业。综合实力从闽北第二方阵进入第一方阵,连续四年蝉联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创业竞赛和绩效考评连续多年保持在南平市前列。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市、全国人口计生先进集体、中国特色竹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以及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知识产权强县、省级平安先行市和卫生城市、省级森林城市和福建十大醉美县城。
2014年,建阳实现生产总值140.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双双突破200亿元大关;实现财政总收入15.2亿元,今年1-9月,全区实现生产总值89.82亿元,公共财政总收入10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7.82亿元(含武夷新区部分),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2.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78.1亿元。
采风团成员参观考察了莒口镇小源村、屏山书院、麻沙镇建本展示厅、楠木林,游酢陵园、蔡氏宗祠,建盏文化街、建本文化展览馆、考亭书院牌坊、建盏企业、卧龙湾旅游休闲度假区等,并分30个专题分头深入企业、乡村、文化景点进行采访。
南平市和建阳区领导庄稼汉、林宝金、张建光、蓝斯文、袁仁旺、胡宗礼、王晓等看望采风团或参与有关活动。(以下是采风部分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