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与省作协联合采风团
走进崇武采风
3月27-29日,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省作协联合采风团一行33人,在省政协原副主席陈荣春带领下走进崇武采风,以合作编撰“走进崇武景区散文集”。
崇武镇长曾惠阳向采风团介绍了崇武镇情。
崇武,古称小兜。公元前二千多年新石器晚期,这里已有先民聚居,唐代出现汉人居住村庄。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划这里为崇武守节里,明洪武二十年(1387)建崇武城,崇武正式定名,寓“崇尚武备”之意,后来因文化发展,释其意为“崇文尚武”。
崇武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突出部,位于东海与南海的气象分界线上。东临台湾海峡,与台湾相距仅97海里,是祖国大陆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崇武陆域19.6平方公里,海岸线36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常住人口7万5千人(外来人口2万8千人)。2018年全镇工业总产值181亿元,三产比例为5∶52∶43。
改革开放以来,崇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2年就被列为首批闽南沿海开发工业“卫星镇”。是福建对台的重要窗口和历史文化名镇,也是两岸破冰后首先与台湾进行商品贸易人员往来的港口。
近年来先后荣获“中国石雕之乡”“国家4A级名胜风景区”“中国魅力乡土民风名镇”“中国最美八大海岸线之一”“全国文明村镇”“国家卫生镇”“全国十佳古镇”“中国绿色名镇”“全国优秀乡镇”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崇武因重要的战略地位、绮丽的滨海风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族群融合,形成了极其深厚丰沛的历史人文积淀和多元文化。屯兵文化、海洋(含渔业)文化、石雕文化、惠女文化、宗教宗祠文化、诗词文化、棋艺文化、旅游文化……林林总总,雅俗并存。其中最典型的是屯兵、海洋(含渔业)、石雕、惠女、旅游五大文化。
中国石雕素有“北曲阳,南惠安”之说。而崇武是南派雕艺的发祥地和主要产地,可以说其本身就是一座大型的石文化博物馆。崇武石雕因工艺历史悠久,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及海洋文化于一体,形成精雕细刻、纤巧灵动的南派艺术风格。目前,崇武有大小石雕厂家100多家。石雕仍是目前崇武的支柱产业,产值占崇武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目前,崇武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石雕石材生产加工基地,世界各地有2000多种石材云集崇武,经过雕刻、加工后,产品畅销日本、东南亚及欧美等20多个国家。
崇武石雕历史悠久,往上可追溯至东晋,发达于唐宋,成派于清。泉州东西塔、惠安洛阳桥、崇武古城就是崇武石匠留下的巨大手笔,而海内外尤其是台湾、东南亚众多的名刹古寺,如台湾的龙山寺、龙海白礁慈济宫、无锡的灵山宫、九华山山门等,为崇武石雕赢得巨大声誉。共和国众多的纪念建筑和碑坊,城市景观广场,如北京十大建筑中的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江苏周恩来纪念馆,老区的红色系列群雕,以及中山陵,都留下崇武工匠的作品。集美鳌园,更是集南派雕艺于一体的艺术瑰宝……
崇武是惠女主要聚居地之一。崇武惠女服饰更是以“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的民间俗谚而广为人知。并因其色彩明亮、造型奇特以及惠女勤奋吃苦、贤惠坚忍的内在特质而成为惠女服饰的代表,其形象也成为福建五大旅游广告之一而闻名于世,而那帧广告的惠女形象代言人、“惠女风情园”的创始者曾梅霞,白手起家,把一个临海荒山、乱葬坟岗建成一个集山海风光、惠女服饰展馆、惠女模特常年表演为一体的摄影、写生、艺术创作基地和休闲观光景点。
古城、大海、沙滩,4A级石雕博览园依城面海。一览无余的海景、景区内四大古典名著人物雕刻、全国少有的大地岩雕群、东海南海气象分界线,大自然的慷慨赐与,让崇武拥有迷人的滨海风光。景区每年接待游客80多万人次。
崇武古城,占地52.5万平方米,城周长2567米,基宽5米,墙高7米,城垛1304个,有东南西北4个城门和一个“水关”偏门。崇武古城城墙上设烽火台、瞭望台,建有两层跑马道。城内还建有千户所公署、演武厅以及981间营房。城里街巷曲折,寺庙众多,人烟稠密。大都系当初随建城而来的戍兵后裔,三千多士兵及眷属,姓氏多达80多个,素有“崇武百家姓”俚语。民间至今仍保存的“祭海”“献金”“开海门”“初五吃大顿”等民俗活动,既有中原文化的遗风,又是海洋文化的象征,也体现了崇武人海纳百川、好客豪迈、勇敢拼搏的性格特征。
“天然影棚”的滨海风光,使崇武成为艺术家向往、游客乐至的研学旅游胜地。据不完全统计,以崇武为题材和背景的影视和文字作品达100多部,国内外十数家著名电视台均到崇武拍摄。近年央视4套拍摄的《记住乡愁》(第三季)和近期播映的十套《中国影象方志》“惠安篇”中展示的崇武风情,都引起海内外巨大反响,进一步推动崇武旅游业的发展。
采风团参观了崇武解放军庙、崇武古镇、中心渔港、海洋公园、石雕企业、惠女风情园、惠女哨所等。而后分成33个专题分头进行采访。
镇领导曾惠彬、林伟平陪同活动。
(以下是部分采风照片)
摄影作者:薛瑜婷等
2019.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