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联合采风团走进涵江采风
为展示涵江区特色地域文化,推动全域旅游,由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与福建省作协联合组织的采风团一行35人,在省政协原副主席陈荣春带领下,于3月8日至10日到莆田市涵江区采风,以合作撰编“走进八闽旅游景区——涵江散文集”。
涵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茜华和区文旅局负责同志向采风团介绍了涵江区情。
涵江于1984年建区,区域面积873.21平方公里(山区579.13平方公里,平原220.42平方公里,海域73.6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5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街道)、管委会,共199个村居,常驻人口48万人,是莆田市的工业重区,获评全国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区、全国工业百强区、全国健康促进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生态区、省级森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区。
2022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84.56亿元,GDP总量排名全市第一;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5.2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8亿元;外贸出口总额5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100万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万元;财政收入税性比重达87%,居全市县区首位。
涵江有如下几个特点:
风光旖旎。山、海、平原兼备,呈“七山一海二平原”格局,有4个省级森林公园和1个国家4A级景区,森林覆盖率68%以上,空气优良率97 %;区内河网交织密布,内河水系230公里,河道总长259公里,木兰溪经涵江汇入兴化湾,全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白塘湖点缀其中,享有“东方威尼斯”美誉。
历史厚重。涵江拓于唐,立于宋,兴于明,自古商贾云集,人文鼎盛,是千年古镇,曾是福建四大重镇之一,有“小上海”之美称。历史上,涌现出史学家郑樵、监察御史江春霖、抗金名臣李富等名人和夹漈草堂、囊山寺等遗迹。革命时期,留下外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大洋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红军207团旧址等红色资源,是“闽中红旗不倒”精神起源地之一。
重要腹地。地处福建中部沿海,是莆田“东北翼”,濒临兴化湾,东接江阴港,北连福州永泰,位于福厦要冲,交通便捷发达,距福州长乐机场、晋江机场约100公里,陆上交通便捷,拥有“两高”(沈海高速、莆炎高速)、“三铁”(福厦铁路、向莆铁路、在建福厦高铁)、“五通道”(国道324、国道228、省道201、省道202、城际快速通道联十一线)立体交通网络,区内所有乡镇20分钟均可上高速,是福州大都市圈、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的“桥头堡”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带的重要腹地。
港口独特。拥有天然良港涵江港,港区环兴化湾岸线总长19.6公里,航道全长43.88公里,可满足5万吨级集装船舶全天候双向通航,乘潮可通航10万吨级的集装船舶,历史上形成了三江口港及江口港作业区。获批在建的临港产业园围填海705公顷,是福州大都市圈和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的腹地。
著名侨乡。80万在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分布在67个国家和地区,涌现出新加坡远东机构和香港信和置业创办人黄廷芳、印尼力宝集团主席李文正、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主席陈江和、印尼泛印集团董事长李文光等侨领精英,有“海内一个涵江,海外一个涵江”美誉,是全省重点侨乡。
工业立区。作为全省首批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区,涵江坚持以工业立区,大力发展外资经济、民营经济,曾经是全球最大的电子计算器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平板液晶显示器生产基地、出口摩托车制动器生产基地和易拉罐盖生产基地,被誉为“电子城”“鞋革城”“啤酒城”。近年来,重点发展食品加工、鞋革服装、工艺美术三大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工业产值突破1300亿元,拥有着莆田市30%的规模工业产值和25%以上的规模企业数,食品产业、鞋服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数字经济分别占莆田市的55%、31%、61%、50%、58% ,建成全球单体最大的啤酒生产基地、全球日用玻璃行业单一最大生产基地、亚太区最大精酿啤酒工厂、全国最大即食海带生产基地等,获评国家级新能源产业示范区、全国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区等。
创新高地。拥有全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先后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电子信息)、省级示范数字经济园区、省级绿色园区等。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超过全省、全市平均水平,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省级高层次人才总量均居莆田市第一。
旅游胜地。莆田新旧二十四景中有八景在涵江(白塘秋月、宁海初日、锦江春色、夹祭草堂、望江竹浪、永兴画璋、雁阵归舟、古囊峢巘)。拥有4A级景区1家(瑞云山风景区),3A级景区1家(闽中司令部纪念园),2A级景区4家(南坛温泉度假村、崇福村秋水谷景区、百威啤酒博物馆、坪盘村);拥有萝苜田省级历史文化街区1个,拥有省级特色村24个,省级三星级旅游村2个(东大村、张洋村),省级休闲集镇3个(大洋乡、白塘镇、萩芦镇),全域生态旅游小镇2个(萩芦镇、大洋乡),福建省金牌旅游村2个(南下村、坪盘村),省级百镇千村2个(黄龙村、广山村)。省市乡村振兴示范村18个,市金牌旅游村3个(东大村、萍湖村、澳东村)。
全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269处,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31处(其中省级文保单位14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莆仙十音八乐(涵江文十番)、错金银传统技艺”2项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0项。涵江美食花样多。扁食、炝粉、方糕、豆浆炒、粿洒、麦芽糖、土笋冻、水手福袋、蛋饺、荔枝肉、菜头饼、焖豆腐等被列入莆田市非遗小吃名单。芳山千人挑盘担、元宵出游、大花担、穿箩表演、涵东塘北游灯、涵西延宁宫搭祈福蔗塔、灯塔、桔塔斋菜展示、松东跑十七、镇前打铁球、洋尾跑廿六、中秋拜月等民俗活动别具特色。今年正月初三,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聚焦涵江区洋尾村,直播展示了莆仙戏游船、踏马迎春、挑盘担、九鲤灯舞、百花宴、霞徐红团等,招徕众多市民游客前往感受莆仙特色年味。区内还有一批历史名人遗迹和革命遗址等红色资源。
采风团成员参观了白塘湖景区、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洋尾村等景点,而后分成35个专题进行采访。涵江区领导连向红、张茜华看望、陪同了采风团活动。(沈延环/文;全然/图)
附:
涵江采风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