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耀武夷的朱子文化
马照南
初夏的武夷山,山青水绿天蓝,显得特别妩媚动人。武夷山不仅有雄奇俊秀的丹山碧水、醇香岩茶,还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山水交融,自然人文和谐统一。著名文化思想史学家、哲学家,享年104岁的学术泰斗蔡尚思曾写下两首小诗: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
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
武夷为名山,朱熹是先贤。
人地两相配,唯有此间全。
多少年过去了,这两首诗在脑海中始终挥之不去。这一方面是蔡教授的诗高度概括了中国文化史、学术史,让人印象深刻,为武夷山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起了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武夷山之于朱熹,恰如泰山之于孔子,相生相伴,名人名山,相得益彰。
武夷山九曲秀美风光,引发朱子吟唱的《九曲棹歌》,成了千古绝唱。朱子在武夷山写成《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宋代以后,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使中华文化有了比肩孔子《五经》的新经典。元代哲学家、思想家熊禾赞曰:“周东迁而夫子出,宋南渡而文公生。”“宇宙间三十六名山,地未有如武夷之胜;孔孟后千五百余载,道未有如文公之尊。”武夷山和朱子,两个都是世界级的。朱子文化辉耀武夷,无愧于“人地两相配,唯有此间全”。
武夷山很早就以世界的眼光组织开展朱子文化研究普及,让武夷山水彰显朱子文化,让朱子文化融入武夷山水。1988年成立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唱响朱子文化。1999年获评世界双遗产以来,融入力度明显加大。今日到武夷,人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人文风景区的气度和涵养。无论漂游九曲、轻叩石阶,还是踏访茶山、漫步景区,都能感受到清新的生态气息和温馨的朱子文化气象。
隐藏于九曲溪畔、环境幽雅的武夷书院,常年游人如织。中外游客到此听取朱子生平事迹的介绍,他的清贫悲凉身世,他的博学、清廉、爱国爱民情怀,他对武夷山的深度解读,对文化的深刻感悟,对孔子思想的敬重、继承与发展,也听到朱子受到不公正评价,遭到的误读误解,常常深受感动。
宋代学者习惯称书院为“精舍”。武夷精舍是朱熹亲手劳动创建的第三座书院。在这里他写作许多重要文稿,包括《四书》。他直接授业的弟子达200多人。弟子与其在此交流学习心得,开展学术研究。学成之后,纷纷在武夷山溪畔山麓建立书院,著述授徒。仅在武夷书院,传播理学思想的著名学者多达43位。武夷山成为宋、元、明三朝理学中心,成为天下闻名的文化名山。
武夷书院每年都会举办大型活动,如每年都进行的“朱子之路”。台湾、香港及东南亚的大学生、硕士、博士们,一批批来到武夷书院,瞻仰朱子,探寻中华文化根脉,缅怀朱子对中华文化的重大贡献,向文化伟人施以敬拜礼。
在武夷山探寻朱子,五夫镇是必到之处。五夫,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然环境幽美,自古就有“邹鲁渊源”之称。尤其是宋代,这里文化昌隆,名人辈出,有抗金名将刘子羽、吴介、吴遴,词圣柳永,“湖湘学派”创始人胡安国家族的“胡氏五贤”,可谓是群英荟萃、学者云集,学术渊源深厚。
正是因为五夫文化氛围浓厚、环境独特,爱子心切的朱松,临终前再三谢绝了婺源族人和政和两位弟弟的邀请,毅然把少年朱熹托付给志同道合的刘子羽,拜“五夫三先生”刘子翚、刘勉之、胡宪为师,造就了文化史教育史上一段感人的佳话。14岁的朱子受父之命,与母亲妹妹来到五夫,刻苦求学。在这里,他受到刘家、胡家的良好照顾,学业精进,19岁考中进士,并娶了老师刘勉之爱女,成家立业,并在此生活长达50年,直到62岁才到父亲确定的入籍地建阳居住。
走进五夫,映入眼帘的是端庄的朱子塑像,在十里荷花、山峰叠翠簇拥下,显得巍峨高大。踏过古香古色的兴贤街,潭溪边朱子栽种的大樟树依然挺立在溪畔。朱子居住的紫阳楼,也修葺一新。五夫镇,将建设成为弘扬、交流、体验朱子文化的第一重镇。
五夫有全国最早命名的 “朱子学校”。在校园设立了雅致的朱子文化园。学校创立了“朱子敬师礼”,诵读《朱子家训》。每年,武夷山和闽北各地都有3万多名学生参加“成年礼”“敬师礼”,朱子思想让他们终身受益。“各位同学,大家要牢记,你们是朱子故乡的学生,要像朱子一样刻苦学习,爱国爱乡,永远报效祖国!”这是一位校长在“朱子敬师礼”上的讲话。朱子思想在他热爱的家乡代代相传,这是最让人欣喜的!
朱子文化是活的文化,是生活在我们思想深处和言行举止中的文化,是与时俱进、融入现代生活的文化,也是与现代世界接轨的文化。
这些年,当地政府大力推动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文化研究、文化交流。武夷山知名度越来越高,朱子文化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文物部门组织开展朱子文化遗存的文物、书院、建筑物等普查,推动设立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武夷山和福建各地与朱子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022项,不可移动文物116处,可移动文物15件。有朱子石刻60处,及多处朱子手植樟树,有朱子及师友门人后学创办的300所书院。“朱子祭典”“朱子婚礼”等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武夷山武夷精舍、兴贤书院、朱子社仓、紫阳楼已经修复,还建设朱子庙等一批朱子文化的重要设施。连同建阳考亭书院、政和云根书院、延平书院、尤溪南溪书院等,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朱子文化基地群。
朱子文化研究普及蓬蓬勃勃。武夷山先后举办了数十场有影响的国际性朱子学术研讨会和高峰论坛,产生许多创新性学术研究成果。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举办朱子文化知识竞答。纪念朱子诞辰活动网络曝光8.39亿人次,点击7.12亿人次,126.5万人参加答题,满分18万多人,打印满分证书31755人。参赛者认为“参加竞答,好比系统学习朱子文化,对朱子的高风亮节、崇高人格、博学多才、宽阔胸襟、杰出贡献感到无比钦佩和景仰”。光明网、中国网、东南网、凤凰网等近百家新闻网站、众多知名微博、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广泛传播,参与者遍及世界五大洲国家地区,其中美国、澳大利亚最多。
讲好朱子故事,传承朱子家风。收集朱子和他的师友弟子故事,运用现代语境,汇编一批具有乡土味、通俗化的“朱子故事”。拍摄朱子电视片,组织报告文学、散文等文艺精品创作,策划朱子文艺展演活动,对鱼龙戏、五夫傩舞等艺术形式进行艺术再加工,打造常态演艺节目,让朱子非遗文化 “活”起来。《朱子文化》杂志发行到美国、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还有朱子家训、格言大型歌舞《朱子之歌》赴台、港、澳和马来西亚巡演。
朱子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朱子寻根之旅”“书院文化游”“万亩荷塘生态游”等线路,开发“朱子四友”伴手礼,会同“朱子之路”沿线城市联手打造朱子文化旅游精品线路。200名欧美知名旅行商开展“朱子之路再出发”活动,探访丝路茶路传奇。“朱子品牌”润泽八闽,跨越海峡,走向世界。
(本文选自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武夷山》;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