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儒学概念。源于《中庸》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朱熹把“中”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命题:“喜怒哀乐浑然在中,未感于物,未有倚着一偏之患,亦未有过不及之差,故特以中名之,而又以为天下之大本。程子所谓中者在中之气,所谓只喜怒哀乐不发便是中,所谓中所以状性之体段,所谓中者性之德,所谓无倚着处,皆谓此也。”“盖天命之性,天理之全体也。率性之道者,人性之当然也。未发之中,以全体而言也。时中之中,以当然而言也。要皆指本体而言。”(《朱子文集》卷四三《答林择之》)。陈淳在《北溪字义·中和》中释“中”有二义,有已发之中,有未发之中。未发是就性上论,已发是就事上论。已发之中,当喜而喜,当怒而怒。那恰好处,无过不及,便是中。此中即所谓和。所以周敦颐在《通书》说“中者,和也”,就是指已发之中而言。中和之中,是专主未发而言。有在心之中,有在事物之中。所以文公解中庸二字必合内外而言。谓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是“中”之确切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