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祭 也称祭扫。在坟墓前的祭祀仪式。墓祭早在先秦时期就形成,当时没有固定的日期和程式。贵族品官主要在家中祭祖,平民百姓则限于寝室。现今的墓祭形成于秦汉后,时间也相对固定,春祭在清明、寒食节,秋祭在重阳、冬至节(重阳祭扫祖坟并不普遍)。祖墓很多,不可能都祭,家庭的墓祭一般只祭三至四代以内的近祖,所以一般由血缘较亲近的族人参加。祭扫要清除祖坟周围的杂草,使之不再有衰草寒烟、荒松悲风的凄凉景象。民间旧俗,祖墓之土平时不宜轻动,唯清明祭扫之时可以无忌地进行,所以祖墓如有损坏,也在是日整修。坟墓打扫清净之后,就把“纸钱”压在祖坟前后左右,因这一活动,又称墓祭为“压纸”。闽东、闽西把纸钱在墓地烧化,称“烧纸”。同时陈列供品,烧香虔祷,请祖先神灵享用。供品丰俭随意,唯其中必有一种“清明粿”。福州地区扫墓结束,扫墓者必折一枝马尾松松枝,带回家插于门上,用以表示这户人家没有忘记祖先,已经扫过墓了。大家族的春祭开基祖墓一般由族长组织全族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