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 汉族民系。是指于三明市的宁化、清流、明溪,龙岩市的长汀、上杭、武平、永定、连城等地的汉族居民。漳州市的南靖、平和、诏安三县与闽西永定县及粤东交界的一些村庄也有部分客家人。客家汉民迁入闽西之初,主要居住在汀江两岸和沙溪上游地带。闽西客家的现有居民有一部分是从中原原居地直接迁移到闽西,但更多的客家先民是先迁移到江西南部、福建北部、福建沿海各地转迁而来的。汉晋南北朝时期,有少量中原汉民入迁闽西。唐末以来,特别是宋代,客家人迁入闽西的数量越来越多。北宋时期,客家移民逐渐从汀江和沙溪两岸向山区扩展。到了明清时期,还有十余姓氏陆续迁入。客家先民来到闽西山区后,与土著的矛盾斗争成为他们相互关系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通过彼此的接触和交流,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领域达到相互合作,相互同化。由于汉族移民在政治和文化上的优势,使得许多土著蛮獠亦逐渐向汉民转化。从经济生活层面上看,闽西群山环绕,山区土地零散,入迁的客家汉民的垦荒开发十分困难,大多只能就山势起伏建成梯田。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因此这里的农业生产以带有山区特色的稻作农业为主、山林经济为辅。由于交通闭塞,商业不发达,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色彩极浓。客家妇女也成为经济生产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较少缠足,参加多种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客家人生活环境窘迫,从而形成艰苦朴素的品性和尚武之习。相对恶劣的农业生产环境也使一部分客家人去寻求农业之外的生业。闽西客家人比同处内地山区的闽北人更具有工商业的经济意识。从现在世界华侨华人的福建祖籍分布情况看,闽西籍的华侨华人要明显多于闽北籍华侨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