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少数民族 台湾少数民族原先广泛分布在台湾山区(尤其是台湾中部),并且沿着冲积平原聚集成一个个的部落。截至2009年12月,台湾少数民族人口数为504,531人,占台湾人口数的2.1%。台湾少数民族在遗传学和语言学的分类上属于南岛民族和南岛语系。在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陈第《东番记》将台湾少数民族称为“东番”;同一时期在台湾殖民的荷兰政府,则是将台湾少数民族称为Indias或Blacks。18世纪初,清朝政府统治台湾后,建立一套系统定义各少数民族族群的名称。如清朝文人使用“生番”泛指不服从清政府的少数民族族群,而“熟番”则为服从清政府,被汉文化同化,并履行缴付人头税约定的少数民族族群。在19世纪晚期,“平埔番”和“高山番”的称谓出现,并分别与“熟番”“生番”交替使用。日据时期,人类学者伊能嘉矩于1898年首度提出了台湾少数民族的分类体系,将台湾少数民族分为“4群8族11部”,并说明各族的分布区域与文化特质;19世纪90年代,日本学者和政府修改之前的二元分类系统,以“平埔族”取代之前的“平埔番”“熟番”,使用“高砂族”代换之前的“高山番”“生番”。“高砂人”被分为泰雅人、布农人、邹人、赛夏人、排湾人、卑南人和阿美人。雅美人(现称达悟人)和鲁凯人稍后加入,成为台湾少数民族传统的九个族群。20世纪50年代初,“台湾当局”使用了“平地山胞”和“山地山胞”取代之前的日本的分类系统,回归二元分类,用意在减轻少数民族在日本统治时期所受的影响,并且反映出台湾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后来台湾当局采用了日本的传统九个族群分类法,但官方去除了“平埔族”这个分类,学术界和民间则依然沿用少数及所属的九个族群,以及平埔人之称谓。此外尚有十多万已被汉化的平埔人。平埔人历史上包括十个族群,他们散居在台湾西部、北部和西南部平原与沿海,长期与汉族杂处、通婚,较早接受汉族文化。至19世纪以后已基本与汉族融为一体。大陆学术界较多采用台湾少数民族这个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