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8 13:2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闽台文化大辞典

  朱熹(1130—1200)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仲晦,号晦庵、晦翁,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尤溪)。宋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三年后出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任满,回武夷山讲学著述。三十年,从学李侗,承袭洛学正统。隆兴元年(1163),孝宗诏求臣民意见,朱熹建议用理学推行政治。二年,陛见孝宗,主张抗金,反对和议。乾道三年(1167),赴长沙岳麓书院讲学,开启书院会讲制度之先河。淳熙二年(1175),与陆九渊等会于信州(今江西铅山)鹅湖。五年,知南康军。六年,重建白鹿洞书院,置办学田,亲订学规(即《白鹿洞书院揭示》)。八年,邀陆九渊到该院讲学。十五年,上万言奏章,触及权臣利益,被劾为“假道学”,诏命知漳州。绍熙二年(1191),移居建阳考亭,聚徒讲学。五年,任湖南安抚使,再抵潭州,重整岳麓书院,并把《白鹿洞书院提示》颁布于此。同年,举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因指责韩侂胄,旋罢官,复回考亭讲学,不再过问政事。不久,韩侂胄兴“伪学逆党”之禁,门人多被流放、监禁。庆元六年(1200)卒,葬建阳。一生为官9年,讲学传道40多年,亲手创建云谷、寒泉、武夷等书院,著书立说,创立闽学,著有《周易本义》《诗集传》《四书集注》《楚辞集注》及文集等传世,其中《四书集注》为南宋以后科举取士的主要教材,对中国社会影响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