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鹏翔 (1927-1996)答嘴鼓a。福建泉州人。幼年丧父,家境清贫,抗战时期辍学,在闽南各地流浪,以打工为生。这一时期,他从民间口传文学中吸取养分,累积了大量的民间语汇,为以后的文艺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1952年起,在厦门市开元区大同街道,配合当时的“扫盲”等一些社会工作,编创一些宣传“段子”。引起了兰波里的注意和指教。并对他加强韵语的基本训练,为他日后答嘴鼓的创作奠定了基石。林鹏翔在蓝波里先生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运用丰富生动的汇,锲而不舍进行答嘴鼓创作。他在继承闽南民间文学与地方戏曲的基础上,又吸收了相声艺术的“包袱”和“数来宝”等艺术。运用在答嘴鼓创作中。20世纪60年代末,他创作了大量短小精悍的对口词、相声、三句半、快板,并亲自当导演,把一些反映现实的文艺节目搬上舞台,在社会上取得轰动效果。80年代,进入厦门市文化馆干部,并被推选为厦门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福建省曲艺家协会主席。他创作的《庆新春》《台北飞来的新娘》《唐山过台湾》等作品获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