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1 17:3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闽台文化大辞典

  漳州锦歌 闽南最古老的民间曲种。流行于漳州芗城区及其周边地区。历史悠久,约产生于明末清初,清中期盛行。漳州锦歌植根于民间大众之中,曲调优美流畅,唱词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漳州锦歌的歌仔册,承袭了魏晋变文和宋元讲唱文学传统,以汉唐中原古语和中州古韵的闽南方言,书写大批可念、可诵、可唱的歌仔。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把锦歌也带至台湾,并与当地民歌、调相结合,形成了“歌仔”,因此有专家认为,锦歌是歌仔戏的“老祖宗”。锦歌的唱腔风格大致要分为堂、亭两大流派。堂派主要流传在农村中,唱腔粗犷有力,曲调接受民间歌谣,擅长唱“杂念调”,旋律灵活,变化多样,每句后面都有落尾。亭派流行在城市,唱腔比较幽雅、细致,咬字分明,采用南曲的曲调比较多,使用的乐器和指法比较近南曲。锦歌的曲调丰富繁杂,大体可分为四类。一类叫“杂念仔”“杂咀仔”,唱腔近于念诵,自由活泼;一类是“四腔仔”“五腔仔”,也叫“七字仔”“大调”或“丹田调”,是锦歌独具风格的基本曲调;一类叫“花调”“杂调”;一类是“顺乐曲”。演唱形式有一人唱念,两人对答,三、四人接着唱念,也有自唱乐队伴奏的。漳州市的围坐弹唱多,厦门有许多节目是站着演唱,并借助动作来表现。锦歌的主要曲目有四大柱:《陈三五娘》《秦雪梅》《山伯英台》《孟姜女》,八小节:《妙常怨》《董永》《井边会》《吕蒙正》《刘永》《寿昌》《闵桢》《高文举与玉贞》等。抗日战争时期,产生了一些反映革命斗争生活的曲目,如《长工歌》、《送郎参军》等。八十年代以来,一批融入了时代气息的新编锦歌相继在各类比赛中获奖,九十年代成立了锦歌研究会,编印“锦歌论文集”,演唱歌曲集,成立了西桥龙眼营锦歌社。 1993 年举行了“海峡两岸锦歌(歌仔)艺术研讨会”,编印了锦歌论文集。2006520日经国务院颁布漳州锦歌列为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