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8 10:5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汪毅夫



·汪毅夫说两岸·

台湾进士李清琦写的一篇碑文

 

汪毅夫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藏有一方碑刻,碑文是台湾进士李清琦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撰写的,题为《清封朝议大夫州同衔附贡生可林李公墓志》,副题为《清敕授宣德郎  貤封儒林郎  晋封朝议大夫州同衔附贡生可林李公墓志》。其文曰:

八世祖伯卓吾公,以理学鸣於明,崇吾公吹箎和之。厥後守家法,行孝弟。太高祖鼎峰公,高祖景园公,曾祖端厚公,均潜曜弗光。先大父儒林公,守祖训,专实践,恂恂长者。生子四,先父朝议公居长,次怡昭公,三培玉公,其四即公,为儒林公遗腹子也。公讳献琛,字培初,号可林,性爽迈,不拘小节。朝议公爱之甚,督之勤,公亦事兄如父。年廿四补晋江庠生,屡蹈棘闱,两荐不售,意豁如也。丙子秋不遇时,家计中落,公思分劳,买棹台阳,设帐月港,尝纵论《范蠡传》,喟然曰:此大丈夫不遇於时者之为也。乃兼权子母。朝议公雅不欲,公报书云:读书求名,以俟来者,弟若姪秋试,辄寄资斧。琦夙从公习举子业,己丑倖秋荐,公喜甚,谓可少慰伯氏志。庚寅冬,朝议公弃世,公闻讣大恸,每泣然曰:吾未由报德矣。挈眷归,丧葬诸事,一肩任之。其后,琦索米长安,臣饥欲□,唯公是赖,债不築台。鸣呼,李大逊之不私财第,五伦之爱兄子,二史垂美,公兼之矣!公又念儒林公、朝议公,劳如精卫,福不清闲。乙未春,至普陀追荐冥福,事毕回滬。琦闻,告假侍归厦。时和局已成,全台割畀。公每东望怅然,长啸若有恨者。在厦匝月,台眷来而公翼日病矣。越十日卒。时光绪乙未七月七日酉时也,生道光乙巳十月十九日戌时,春秋五十有一。公初以附生援例入成均,旋捐授州同。後琦遇覃恩,请於朝,貤封朝议大夫,配姚恭人先公卒,侧氏廖。子二:清朗,姚恭人出;奇楠,廖母出。女二:长适生员蔡凤祺,次适伍柏檀,皆姚恭人出。呜乎!双星初会,少微陨迁。回念朝议公及诸叔父,皆未享遐龄,二十年中零落顿尽。小子琦禀承何所,一家中支撑何人,诸弟茕茕,楹书莫读,教诲无状,我竟辜恩。痛哉!以光绪癸卯又五月十九日,葬晋江东关外紫峰乡莿头山之麓,穴坐丁向癸,兼午子分金丙午、丙子,谨摭实行,俟采风者 。

期服姪李清琦谨志并书

不孝孤哀子  清朗  奇楠   泣血沥石

我想就这篇碑文谈几个话题。

从碑文的题目谈起。题目里的“附贡”是“附生、例贡”的合称。清之在学生员分廪生、增生和附生(合称诸生);贡生分岁贡、优贡、拔贡、恩贡和副贡(合称五贡),五贡以外,有援例捐纳的例贡。我们从碑文里“公初以附生援例入成均”一语可知,墓主李可林的科举功名是附生和例贡,合称“附贡”。成均是国子监的别称,“入成均”者为贡生或监生。“州同”即各州同知,品级为从六品;“州同衔”虽非实职,品级亦为从六品。宣德郎、儒林郎和朝议大夫也不是实职,是朝廷封赠的官名,宣德郎和儒林郎(吏员出身者称宣德郎)均为从六品,朝议大夫为从四品。从碑文“旋捐授州同”可知,“州同”及其对应的“宣德郎” “儒林郎”是李可林本人捐纳而得;又从“后琦遇覃恩,请于朝,貤赠朝议大夫”可知,“朝议大夫”及其品级(从四品),是李清琦经朝廷批准推恩及于其叔父李可林的(正、从四品官员的夫人称恭人,所以碑文称李可林夫人为“姚恭人”)。由李可林的“儒林郎”推恩及于其父,故碑文称李可林父、李清琦祖父“儒林公”;由李清琦的“朝议大夫”推恩及于其父,故碑文称李清琦父“朝议公”(清之封赠制度规定,六、七品官员的封赠称“敕授”,各封推恩逮及父母和妻室;四、五品官员的封赠称“诰授”,追赠两代,各封推恩逮及父母、祖父母。李清琦得从四品朝议大夫封赠,本来可以推恩逮及其父母和祖父母,经朝廷批准改为其父母和叔父母)。碑文里“八世祖伯卓吾公”,是“以儒学鸣于明”的大儒李卓吾,台湾进士李清琦氏出名门,李卓吾为其“八世祖伯”也;“买棹台阳“,雇船东渡台湾也;“兼权子母”,“兼权”即考量,“子母”即本金和利息,做生意也(据我所知,旧称做生意,除了“兼权子母”,还有“操计然术”和“化居有”等语);“己丑倖秋荐”,指李清琦中举事,李清琦为福建乡试清光绪十五年(1889)己丑恩科第78名举人;“时和局已成,全台割畀”指《马关条约》(《中日讲和条约》)签订、清廷被迫割让台湾;“公每东望怅然,长啸若有恨者”,这也是李清琦的“夫子自道”,痛失台湾是李可林、李清琦,也是全体国人怅然而恨者也;“在厦匝月,台眷来而公翼日病矣”,“匝月”,满月,一个月也;“翼日”,翼通翌,翌日也;“光绪癸卯又五月十七日”,“光绪癸卯”为1903年,是年闰五月,“又五月”,闰五月也;“孤哀子”,父亡称“孤子”,母亡称“哀子”,父母双亡称“孤哀子”。

(作者系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教授